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路沿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476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路沿石,包括沿石本体,沿石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外弧状坡面和内弧状坡面,外弧状坡面上覆装有反光涂条,内弧状坡面向下连接有台阶部,台阶部连接有斜坡,内弧状坡面上排列设置有绿植槽,绿植槽内种植有绿色植物,沿石本体设置有内腔,内腔的两侧之间横向铺设有缓冲板。该反光涂条处于向路位置,有良好的夜间警示作用,预防路沿石的损坏及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当车辆撞向路沿石时,首先通过斜坡进行第一步缓冲,然后通过台阶部,进行减速缓冲,同时内弧状坡面也具有一定的缓冲距离,整体结合具有很好的防撞警示功能;通过在绿植槽内种植有绿色植物,缓解道路环境污染难题;通过铺设缓冲板,具有防撞缓冲吸能性能。

A kind of curbstone for road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路沿石
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路沿石。
技术介绍
路沿石是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目前道路工程施工所用的路沿石其内外表面都是垂直于路面的,由于整个垂直高度较高,当车辆偏离车道与路沿石接触时,路沿石不仅会伤害车辆的轮胎,而且在车速很快的情况下撞击路沿石,整个冲击力非常大,很容易导致翻车事故,这对车辆的行驶会有较大安全隐患。随着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差,绿化成为现今发展的重要课题,而现有的路沿石缺乏对绿化的功能性设计,无法很好的优化环境,不符合当今的发展主题。另外,有些道路路段的两边没有路灯,由于路沿石没有任何的夜间警示功能,司机很容易因视线问题行驶至路沿石上,无法很好的预防路沿石的损坏及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路沿石,具有缓冲车辆并损耗冲击力、绿化环境及夜间警示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路沿石,包括沿石本体,所述沿石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外弧状坡面和内弧状坡面,所述外弧状坡面上覆装有反光涂条,所述内弧状坡面向下连接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连接有斜坡,所述内弧状坡面上排列设置有绿植槽,所述绿植槽内种植有绿色植物,所述沿石本体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两侧之间横向铺设有缓冲板。优选的,所述沿石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呈拱形,所述沿石本体的侧沿设置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与排水沟相通。优选的,所述过水孔的数量为2个。优选的,所述反光涂条的材料为均匀面撒反光微珠的热熔标线涂料。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数量为3组,且上下均匀间隔排布。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外弧状坡面上覆装反光涂条,该反光涂条处于向路的位置,具有良好的夜间警示作用,以便于驾驶员能够在夜间进行很好的识别,预防路沿石的损坏及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当车辆撞向路沿石时,首先通过斜坡进行第一步缓冲,然后通过台阶部各个台阶,进行减速缓冲,并产生振动警示提醒驾驶员驶回正确道路,避免造成损失,同时内弧状坡面也具有一定的缓冲距离,整体结合具有很好的防撞警示功能,避免导致翻车事故;通过在绿植槽内种植有绿色植物,能够绿化城市,减少环境中的灰尘,优化环境,缓解道路环境污染难题;另外,通过沿石本体的内腔两侧之间横向铺设缓冲板,能够增强内部的结构强度,具有良好的防撞缓冲吸能性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沿石本体;11、外弧状坡面;12、内弧状坡面;13、反光涂条;14、台阶部;15、斜坡;16、绿植槽;17、内腔;18、缓冲板;19、排水沟;20、过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路沿石,包括沿石本体10,沿石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外弧状坡面11和内弧状坡面12,外弧状坡面11上覆装有反光涂条13,内弧状坡面12向下连接有台阶部14,台阶部14连接有斜坡15,内弧状坡面12上排列设置有绿植槽16,绿植槽16内种植有绿色植物(附图中未画出),沿石本体10设置有内腔17,内腔17的两侧之间横向铺设有缓冲板18。在本实施方案中,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外弧状坡面11上覆装反光涂条13,该反光涂条13处于向路的位置,具有良好的夜间警示作用,以便于驾驶员能够在夜间进行很好的识别,预防路沿石的损坏及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当车辆撞向路沿石时,首先通过斜坡15进行第一步缓冲,然后通过台阶部14各个台阶,进行减速缓冲,并产生振动警示提醒驾驶员驶回正确道路,避免造成损失,同时内弧状坡面12也具有一定的缓冲距离,整体结合具有很好的防撞警示功能,避免导致翻车事故;通过在绿植槽16内种植有绿色植物,能够绿化城市,减少环境中的灰尘,优化环境,缓解道路环境污染难题;另外,通过沿石本体10的内腔17两侧之间横向铺设缓冲板18,能够增强内部的结构强度,具有良好的防撞缓冲吸能性能。具体的,台阶部14具体为三层台阶,并且高度正好能够使车辆撞击时具有一定的振动。内弧状坡面12较陡,防止车辆出现翻车状况。绿植槽16的数量为3个,且均匀排列设置在内弧状坡面12上。进一步地,沿石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沟19,排水沟19呈拱形,沿石本体10的侧沿设置有过水孔20,过水孔20与排水沟19相通。在本实施例中,道路的水通过过水孔20进入排水沟19,具有很好的排水功能,防止发生道路积水过多,避免道路淹没。进一步地,过水孔20的数量为2个。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路沿石都是排列组合在一起,每块路沿石设置2个过水孔20较为合理适用。进一步地,反光涂条13的材料为均匀面撒反光微珠的热熔标线涂料。在本实施例中,均匀面撒反光微珠的热熔标线涂料,线型饱满,耐磨性强,面撒反光微珠,使得具有良好的夜间反光效果。进一步地,缓冲板18的数量为3组,且上下均匀间隔排布。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板18的数量为3组,且上下均匀间隔排布,使得路沿石的内部具有非常稳定的结构强度,具有良好的防撞缓冲吸能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路沿石,包括沿石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石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外弧状坡面(11)和内弧状坡面(12),所述外弧状坡面(11)上覆装有反光涂条(13),所述内弧状坡面(12)向下连接有台阶部(14),所述台阶部(14)连接有斜坡(15),所述内弧状坡面(12)上排列设置有绿植槽(16),所述绿植槽(16)内种植有绿色植物,所述沿石本体(10)设置有内腔(17),所述内腔(17)的两侧之间横向铺设有缓冲板(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路沿石,包括沿石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石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外弧状坡面(11)和内弧状坡面(12),所述外弧状坡面(11)上覆装有反光涂条(13),所述内弧状坡面(12)向下连接有台阶部(14),所述台阶部(14)连接有斜坡(15),所述内弧状坡面(12)上排列设置有绿植槽(16),所述绿植槽(16)内种植有绿色植物,所述沿石本体(10)设置有内腔(17),所述内腔(17)的两侧之间横向铺设有缓冲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工程的路沿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石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宏远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