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475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速公路路肩,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解决了公路路肩传统施工方法中斜坡部分施工困难及压实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在路面结构的基层与路面结构的底基层临坡脚侧一定距离竖直支模,待填料达到压实度后,在路面结构的基层与路面结构的底基层未铺筑区域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并沿纵向间隔设置排水管,然后填筑碎石,形成碎石排水层来排出基层顶面的滞留水;碎石排水层与路面结构的基层和路面结构的底基层的接触面由传统的斜直线形调整为台阶形;碎石排水层外铺设钢筋网和现浇混凝土护肩;沥青拦水带设置在路面结构的面层上。

A kind of Expressway filling shoulder convenient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
本技术涉及高速公路路肩,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
技术介绍
路肩是指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部分,包括硬路肩和土路肩。路肩的主要作用有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为发生机械故障或遇到紧急情况的车辆需要临时提供停车位置、提供侧向余宽安装交安设施、使雨水能够在远离行车道的位置排放和减少行车道雨水渗透等。路肩是保证公路路基、路面整体性和路面排水的重要结构,因此路肩的质量关系到路基路面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行车的通畅。高速公路填方路段一般按一定坡率进行压实,传统的路肩施工按坡率压实时,斜坡部分施工困难,无法保证其压实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解决了公路路肩传统施工方法中斜坡部分施工困难及压实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在路面结构的基层与底基层的临坡脚侧一定距离竖直支模,并在基层与底基层未铺筑区域采用碎石进行填筑,形成碎石排水层,用来排出基层顶面的滞留水,碎石排水层与基层和底基层的接触面由传统的斜直线形调整为台阶形。本技术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解决了公路路肩传统施工方法中斜坡部分施工困难及压实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圈内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统施工方法下高速公路填方路面结构的断面图。图中:路面结构的面层1;路面结构的基层2;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碎石排水层4;现浇混凝土护肩5;复合土工膜6;排水管7;沥青拦水带8;钢筋网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高速公路路肩,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包括路面结构的面层1、路面结构的基层2、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碎石排水层4、现浇混凝土护肩5、复合土工膜6、排水管7、沥青拦水带8、钢筋网9,解决了公路路肩传统施工方法中斜坡部分施工困难及压实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在路面结构的基层2与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临坡脚侧一定距离竖直支模,待填料达到压实度后,在路面结构的基层2与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未铺筑区域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6,并沿纵向间隔设置排水管7,然后填筑碎石,形成碎石排水层4来排出基层顶面的滞留水;碎石排水层4与路面结构的基层2和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的接触面由传统的斜直线形调整为台阶形;碎石排水层4外铺设钢筋网9和现浇混凝土护肩5;沥青拦水带8设置在路面结构的面层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包括路面结构的面层(1)、路面结构的基层(2)、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碎石排水层(4)、现浇混凝土护肩(5)、复合土工膜(6)、排水管(7)、沥青拦水带(8)、钢筋网(9),其特征在于:在路面结构的基层(2)与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临坡脚侧一定距离竖直支模,待填料达到压实度后,在路面结构的基层(2)与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未铺筑区域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6),并沿纵向间隔设置排水管(7),然后填筑碎石,形成碎石排水层(4)来排出基层顶面的滞留水,碎石排水层(4)与路面结构的基层(2)和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的接触面由传统的斜直线形调整为台阶形,碎石排水层(4)外铺设钢筋网(9)和现浇混凝土护肩(5);沥青拦水带(8)设置在路面结构的面层(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高速公路填方路肩,包括路面结构的面层(1)、路面结构的基层(2)、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碎石排水层(4)、现浇混凝土护肩(5)、复合土工膜(6)、排水管(7)、沥青拦水带(8)、钢筋网(9),其特征在于:在路面结构的基层(2)与路面结构的底基层(3)临坡脚侧一定距离竖直支模,待填料达到压实度后,在路面结构的基层(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澄臻李国玺袁振波邓平孙俊张志华王海林骆作辉王亚奇王振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