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及其拼装而成的高铁路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466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和由其拼装而成的高铁路基,该高铁路基包括刚性桩地基和安装在刚性桩地基上的多个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相邻的两个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通过端面上的凸榫和凹槽嵌装在一起,各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通过穿插在预应力孔道中的预应力锚索锚固,顶板的两侧超出底板的部分形成悬挑路肩,在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内部空腔中可以充填或部分充填有填料。该路基的路基填料填筑工程量大幅降低,对周边环境影响小;高铁路基地基处理范围大大减小,有效减少了高铁路基征地面积,工程整体造价下降明显。

Vertical lattice prefabricated segment and its assembled high-speed railway subgr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及其拼装而成的高铁路基
本技术属于铁路路基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及其拼装而成的高铁路基。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对地基沉降变形极为敏感,设计中对地基沉降变形控制已经达到毫米级控制标准。传统路基结构多采用梯形断面形式,需要两侧对称放坡,但当路基填高较大时,传统梯形填土路基放坡范围大幅增加,导致路基断面横向尺寸大大提高,而路基本体的过大自重也使得高铁地基加固范围与加固深度均出现较大程度的增加,土方工程量与工程造价非常高。这些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严重限制了路基结构在高铁建设中的应用,实际工程中存在大量的“以桥带路”现象,新建高铁线路中的路基占比越来越小。因此,针对高铁路基工程特点,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填土路基断面尺寸和结构自重,用地少、造价低且结构安全可靠的新型高铁路基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较低的高铁路基用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制成的高铁路基。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形成的顶板(1a)、底板(1c)、内支撑结构(1d)和两个侧壁板(1b),所述两个侧壁板(1b)竖直设置,所述顶板(1a)和底板(1c)水平设置,/n所述底板(1c)的左右两侧与两个侧壁板(1b)的底边连接;/n所述顶板(1a)的宽度大于底板(1c)的宽度,两个侧壁板(1b)的顶边与顶板(1a)的底面连接;/n所述内支撑结构(1d)的水平剖面呈十字形,由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板(11a)和第二立板(11b)相互垂直交叉而成;所述第一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侧壁板(1b)的中部连接,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1a)和底板(1c)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立板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形成的顶板(1a)、底板(1c)、内支撑结构(1d)和两个侧壁板(1b),所述两个侧壁板(1b)竖直设置,所述顶板(1a)和底板(1c)水平设置,
所述底板(1c)的左右两侧与两个侧壁板(1b)的底边连接;
所述顶板(1a)的宽度大于底板(1c)的宽度,两个侧壁板(1b)的顶边与顶板(1a)的底面连接;
所述内支撑结构(1d)的水平剖面呈十字形,由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板(11a)和第二立板(11b)相互垂直交叉而成;所述第一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侧壁板(1b)的中部连接,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1a)和底板(1c)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立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1a)和底板(1c)的中部连接;
在所述内支撑结构(1d)与顶板(1a)、底板(1c)和两个侧壁板(1b)的连接处以及两个立板的连接处形成有加强结构,在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各连接节点位置处均设置有锚固槽(8),在锚固槽(8)内设置有沿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长度方向贯通的预应力孔道(9);
在所述两个侧壁板(1b)和第二立板(11b)的前端面上形成有凸榫(7a),相应的后端面的对应位置处形成有凹槽(7b),所述凸榫和凹槽的形状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为形成在连接位置两侧的抹角(4),所述抹角沿整个长度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绪国郭帅杰陈洪运肖世伟王铸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