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液体自动气化防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20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液体自动气化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箱、液相管道、加热筒、气相管道、第一止逆阀、第二止逆阀、液相检测组件、低温气体泵以及气相检测组件。通过第一止逆阀实现对低温液体的单向控制,防止低温液体倒流,低温液体在加热筒中进行加热气化,由液体转化成气体,经过第二止逆阀对气体进行单向控制,防止气体倒流至加热筒中,经过低温气体泵的压缩将压力提高至符合使用要求的压力范围内。通过交错叠加的导热金属丝对液体进行加热,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液相检测组件和气相检测组件分别对液体和气体进行实时检测,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工序少,具有使用方便、可靠以及安全的特点。

An explosion-proof device for automatic gasification of cryogenic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液体自动气化防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企业的液体气化
,尤其涉及一种低温液体自动气化防爆装置。
技术介绍
低温指的是0℃以下的温度,煤化工企业的低温液体包括液氧、液氮、液氩、液氨、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液态二氧化碳中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液体。低温液体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气化和增压,达到使用要求后,才能被使用。现有技术中对低温液体进行加热增压是通过一套装置来进行实现,结构较为复杂,占地面积较大,需要操作的工序较多,在加热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液体自动气化防爆装置,实现由液相转换为气相。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是同构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低温液体自动气化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箱、液相管道、加热筒、气相管道、第一止逆阀、第二止逆阀、液相检测组件、低温气体泵以及气相检测组件。液相管道、气相管道、加热筒、第一止逆阀以及第二止逆阀分别位于防爆箱内部。液相管道的输入端穿过防爆箱的第一侧面,液相管道的输出端与第一止逆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止逆阀的输出端与加热筒的输入端连接,加热筒的输出端与低温气体泵的输入端连接,低温气体泵的输出端与第二止逆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止逆阀的输出端与气相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气相管道的输出端穿过防爆箱的第二侧面。第一止逆阀的出口与加热筒的进口之间安装有液相检测组件,低温气体泵的出口与第二止逆阀之间安装有气相检测组件。加热筒内安装有加热网,加热网采用导热金属丝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第一止逆阀实现对低温液体的单向控制,防止低温液体倒流,低温液体在加热筒中进行加热气化,由液体转化成气体,经过第二止逆阀对气体进行单向控制,防止气体倒流至加热筒中,经过低温气体泵的压缩将压力提高至符合使用要求的压力范围内。通过交错叠加的导热金属丝对液体进行加热,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液相检测组件和气相检测组件分别对液体和气体进行实时检测,随时反映出压力、流量以及温度参数,为加热气化提供依据,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工序少,具有使用方便、可靠以及安全的特点。进一步优化为:液相检测组件由液相压力表、液相流量表以及液相温度表组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实时检测液相压力、流量以及温度参数的目的。进一步优化为:气相检测组件由气相压力表、气相流量表以及气相温度表组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实时检测气相压力、流量以及温度参数的目的。进一步优化为:加热网由导热金属丝交错逐层叠加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换热流量,提高了换热效率。进一步优化为:加热筒采用高密质的纤维网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密质的纤维网结构紧密牢固不易被损坏,安全可靠。进一步优化为:加热筒的两端面呈弧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所有液体都能被进行热交换最终被气化。进一步优化为:液相检测组件采用电子检测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检测组件反应灵敏,检测精度高,误差小。进一步优化为:气相检测组件采用电子检测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检测组件反应灵敏,检测精度高,误差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热筒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液相管道;2-第一止逆阀;3-防爆箱;4-加热筒;5-低温气体泵;6-第二止逆阀;7-气相管道;8-气相检测组件;9-液相检测组件;10-加热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需特别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的所有电控设备和控制元件均符合煤矿井下全作业标准要求,所有电控设备和控制元件均通过矿用安全标准检查,并验收合格。一种低温液体自动气化防爆装置,用于将液体进行气化,如图1所示,包括防爆箱3、液相管道1、加热筒4、气相管道7、第一止逆阀2、第二止逆阀6、液相检测组件9、低温气体泵5以及气相检测组件9。液相管道1、气相管道7、加热筒4、第一止逆阀2以及第二止逆阀6分别位于防爆箱3内部。液相管道1的输入端穿过防爆3箱的第一侧面,液相管道1的输出端与第一止逆阀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止逆阀2的输出端与加热筒4的输入端连接,加热筒4的输出端与低温气体泵5的输入端连接,低温气体泵5的输出端与第二止逆阀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止逆阀6的输出端与气相管道7的输入端连接,气相管道7的输出端穿过防爆箱3的第二侧面。第一止逆阀2的出口与加热筒4的进口之间安装有液相检测组件9,低温气体泵5的出口与第二止逆阀6之间安装有气相检测组件8。加热筒4内部安装有加热网10,加热筒4的两端面呈弧面,有助于所有液体都能被进行热交换最终被气化。加热网10采用导热金属丝制成。液相检测组件8由液相压力表、液相流量表以及液相温度表组成,达到实时检测液相压力、流量以及温度参数的目的。气相检测组件9由气相压力表、气相流量表以及气相温度表组成,达到实时检测气相压力、流量以及温度参数的目的。加热网10由导热金属丝交错逐层叠加而成,增加了换热流量,提高了换热效率。加热筒4采用高密质的纤维网制成,高密质的纤维网结构紧密牢固不易被损坏,安全可靠。液相检测组件9采用电子检测组件,电子检测组件反应灵敏,检测精度高,误差小。气相检测组件8采用电子检测组件,电子检测组件反应灵敏,检测精度高,误差小。通过第一止逆阀2实现对低温液体的单向控制,防止低温液体倒流,低温液体在加热筒4中进行加热气化,由液体转化成气体,经过第二止逆阀6对气体进行单向控制,防止气体倒流至加热筒4中,经过低温气体泵5的压缩将压力提高至符合使用要求的压力范围内。通过交错叠加的加热网10对液体进行加热,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液相检测组件9和气相检测组件8分别对液体和气体进行实时检测,随时反映出液态和气态的压力、流量以及温度参数,为加热气化提供依据,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工序少,具有使用方便、可靠以及安全的特点。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液体自动气化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箱、液相管道、加热筒、气相管道、第一止逆阀、第二止逆阀、液相检测组件、低温气体泵以及气相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管道、所述气相管道、所述加热筒、所述第一止逆阀以及所述第二止逆阀分别位于所述防爆箱内部;所述液相管道的输入端穿过所述防爆箱的第一侧面,所述液相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止逆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止逆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筒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筒的输出端与所述低温气体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温气体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止逆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止逆阀的输出端与所述气相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相管道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防爆箱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止逆阀的出口与所述加热筒的进口之间安装有所述液相检测组件,所述低温气体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止逆阀之间安装有所述气相检测组件;所述加热筒包内安装有加热网,所述加热网采用导热金属丝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液体自动气化防爆装置,包括防爆箱、液相管道、加热筒、气相管道、第一止逆阀、第二止逆阀、液相检测组件、低温气体泵以及气相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管道、所述气相管道、所述加热筒、所述第一止逆阀以及所述第二止逆阀分别位于所述防爆箱内部;所述液相管道的输入端穿过所述防爆箱的第一侧面,所述液相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止逆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止逆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筒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筒的输出端与所述低温气体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温气体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止逆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止逆阀的输出端与所述气相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相管道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防爆箱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止逆阀的出口与所述加热筒的进口之间安装有所述液相检测组件,所述低温气体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止逆阀之间安装有所述气相检测组件;所述加热筒包内安装有加热网,所述加热网采用导热金属丝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液体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申李鹏董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