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氢站加热系统及燃料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519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氢站加热系统及燃料车辆,其中,其中,该系统包括:液氢管道,用于供给液态氢;燃烧气化装置,与液氢管道贴合,用于与液氢管道进行热交换,以将液氢管道中的液态氢气化;氢气点燃装置,用于引入并燃烧因蒸发所溢出的气态氢,以给燃烧气化装置提供与液氢管道进行热交换的热量,就此,通过该氢气点燃装置将液氢蒸发出来的氢气进行点燃,以加热上述燃烧气化装置,从而使得燃烧气化装置可以通过与液氢管道进行热交换,以对液氢管道进行加热,从而实现液氢气化。即:可以实现对液氢蒸发出来的氢气进行利用,满足液氢气化的吸热需求。而且,不会造成额外能量消耗,也不会导致额外的成本损耗以及环境污染。

Heating system and fuel vehicle of hydrogenation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氢站加热系统及燃料车辆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加氢站加热系统及燃料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加氢站的储罐主要以高压气态为主,但由于能量密度的限制,高压气态储氢方式不仅储藏重量有限,同时也属于高压储罐,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而采用液氢技术,则可以实现常压或者低压储存,同时液态氢还可以提高储能密度及储存量等。但液态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加热,以保证其气化,因此需要相应的换热装置实现对液态氢气化过程的加热。现有技术采用外加热的方式给液态氢进行加热,满足液态氢转化气态氢气时所需的热量,而这就会造成额外能量消耗,由此导致额外的成本损耗以及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氢站加热系统及燃料车辆,其克服了以上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氢站加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液氢管道,用于供给液态氢;燃烧气化装置,与所述液氢管道贴合,用于与所述液氢管道进行热交换,以将所述液氢管道中的液态氢气化;氢气点燃装置,用于引入并燃烧因蒸发所溢出的气态氢,以给所述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氢站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液氢管道(111),用于供给液态氢;/n燃烧气化装置(22),与所述液氢管道(111)贴合,用于与所述液氢管道(111)进行热交换,以将所述液氢管道(111)中的液态氢气化;/n氢气点燃装置(24),用于引入并燃烧因蒸发所溢出的气态氢,以给所述燃烧气化装置(22)提供与所述液氢管道(111)进行热交换的热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氢站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液氢管道(111),用于供给液态氢;
燃烧气化装置(22),与所述液氢管道(111)贴合,用于与所述液氢管道(111)进行热交换,以将所述液氢管道(111)中的液态氢气化;
氢气点燃装置(24),用于引入并燃烧因蒸发所溢出的气态氢,以给所述燃烧气化装置(22)提供与所述液氢管道(111)进行热交换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站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气化装置(22)包括:
燃烧介质管道(221),一部分所述燃烧介质管道(221)缠绕于所述液氢管道(111)的外表面上,另一部分所述燃烧介质管道(221)位于所述氢气点燃装置(24)的燃烧区域内,且所述燃烧介质管道(221)的内部流通有热量交互介质,以被所述氢气点燃装置(24)加热并与所述液氢管道(111)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站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热介质管道组(30),缠绕于所述液氢管道(111)的外表面上,且用于与所述液氢管道(111)进行热交换,而且,所述导热介质管道组(30)的内部流通有待冷却的导热介质,其中,所述导热介质的温度高于所述液氢管道(111)中液态氢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氢站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管道组(30)至少包括:初始气化管道(31)、及气化完成管道(32);
其中,初始气化管道(31),数量设置为一个或多个,用于与所述液氢管道(111)中的液态氢进行热交换,以将所述液氢管道(111)中的液态氢进行初始加热气化、以及将所述初始气化管道(31)中的介质进行降温,并在所述液氢管道(111)中得到液态氢及气态氢的混合物;
气化完成管道(32),数量设置为一个或多个,用于将经所述初始气化管道(31)初始加热气化得到的液态氢及气态氢的混合物完全气化;
而且,所述初始气化管道(31)、及所述气化完成管道(32)沿液态氢的流动方向在所述液氢管道(111)上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氢站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气化管道(31)包括以下一种或两种:
加氢机管道,数量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且每个所述加氢机管道的两端均连接于对应的加氢机的气态氢输入端及气态氢输出端,以传输经所述加氢机压缩后的气态氢;
操作间换热管道(311),数量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且每个所述操作间换热管道(311)的两端均连接于对应的操作间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晨尹荣惠陈雨时原诚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