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热式固体氨充装装置及充装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16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48
一种自热式固体氨充装装置及充装工艺,包括冷却水流程装置和液氨气化及充装流程装置;所述冷却水流程装置包括冷却水槽5,冷却水槽5通过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2且该管道上设置有离心泵7,板式换热器2的上端管道连接固体氨充装罐3,固体氨充装罐3的底端通过回流管道连接冷却水槽5;所述液氨气化及充装流程装置包括液氨储罐6和氨气缓冲罐1,液氨储罐6通过管道连接氨气缓冲罐1且该管道上设置有输送泵8,氨气缓冲罐1的底部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2的下端,本装置及工艺将液氨气化、分离、过滤、调压、充装、降温等工序进行了优化组合。本工艺对整个充装工艺进行了合理设计,省去了气化液氨的设备和能耗,同时省去冷却水降温的设备与能耗。

A self heating solid ammonia filling device and fill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热式固体氨充装装置及充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后处理氨气吸附充装,具体涉及一种自热式固体氨充装装置及充装工艺。
技术介绍
SSCR汽车尾气后处理(固体氨处理系统),该系统性能和使用成本优于SCR(尿素尾气处理液)处理系统,解决了尿素液尾气处理达不到国五排放标准的问题。该技术对我国车用柴油机有效控制氮氧化物排放互通互补技术综合体,宽泛的适应性和处理结果可完全支撑柴油机整机满足国五、国六排放法规要求,使汽车尾气中的NOX(氮氧化物)在催化剂载体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的N2和H2O。固体氨与液体尿素相比,在相同质量的车载还原剂情况下,行驶里程至少提高3倍以上,且无需时时加注液体还原剂,固体氨系统更适合目前国IV排放法规要求,更适合未来更高的排放法规的冷启动限值要求,SSCR后处理装置项目的成本低廉,更具竞争优势。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HC)、氮氧化物(NOx)、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除此之外,还含有二氧化硫、臭气(甲醛等)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热式固体氨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流程装置和液氨气化及充装流程装置;所述冷却水流程装置包括冷却水槽(5),冷却水槽(5)通过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2)且该管道上设置有离心泵(7),板式换热器(2)的上端管道连接固体氨充装罐(3),固体氨充装罐(3)的底端通过回流管道连接冷却水槽(5);所述液氨气化及充装流程装置包括液氨储罐(6)和氨气缓冲罐(1),液氨储罐(6)通过管道连接氨气缓冲罐(1)且该管道上设置有输送泵(8),氨气缓冲罐(1)的底部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2)的下端,板式换热器(2)的上端通过回流管道连接氨气缓冲罐(1)的上端,氨气缓冲罐(1)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固体氨充装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热式固体氨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流程装置和液氨气化及充装流程装置;所述冷却水流程装置包括冷却水槽(5),冷却水槽(5)通过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2)且该管道上设置有离心泵(7),板式换热器(2)的上端管道连接固体氨充装罐(3),固体氨充装罐(3)的底端通过回流管道连接冷却水槽(5);所述液氨气化及充装流程装置包括液氨储罐(6)和氨气缓冲罐(1),液氨储罐(6)通过管道连接氨气缓冲罐(1)且该管道上设置有输送泵(8),氨气缓冲罐(1)的底部管道连接板式换热器(2)的下端,板式换热器(2)的上端通过回流管道连接氨气缓冲罐(1)的上端,氨气缓冲罐(1)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固体氨充装罐(3),氨气缓冲罐(1)与固体氨充装罐(3)之间设置有过滤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固体氨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缓冲罐(1)内固定设置有分离缓速板(11),所述分离缓速板(11)呈倒“V”型设置,所述氨气缓冲罐(1)顶端设置有氨气溢出口(12),所述氨气溢出口(12)底端贯穿氨气缓冲罐(1)顶壁,且延伸至氨气缓冲罐(1)内至分离缓速板(11)顶端,所述氨气缓冲罐(1)两侧分别设置有氨气导入口(13)和液氨输入口(14),所述氨气导入口(13)和液氨输入口(14)一端分别贯穿氨气缓冲罐(1)两侧壁,且延伸至氨气缓冲罐(1)内至分离缓速板(11)底端,所述氨气缓冲罐(1)底端设置有液氨输出口(15),所述液氨输出口(15)顶端贯穿氨气缓冲罐(1)底壁,且延伸至氨气缓冲罐(1)内腔至氨气导入口(13)或液氨输入口(14)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热式固体氨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2)为板式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热式固体氨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4)内固定设置有过滤膜(41)、第一吸附层(42)和第二吸附层(43),所述第一吸附层(42)设置于过滤膜(41)一侧,所述第二吸附层(43)设置于第一吸附层(42)另一侧,所述过滤器(4)两端分别设置有氨气输入口(44)和氨气输出口(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兴磊尹兴月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昌圣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