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135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及加工工艺,涉及轴承技术领域。该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内嵌装有用于与对磨轴接触的固体润滑层,且轴承本体的侧表面呈等距环绕状开设有若干形状为条形的散热槽,单个散热槽内呈列状等距设置有五个为一组的散热囊,且散热槽贯穿轴承本体的内壁。该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及加工工艺,通过固体润滑层内材料的配合设计,能够基于PTFE纤维混合层形成转移膜对磨轴进行保护,有效提高了轴承的自润滑性能,同时通过铜粉层有效提高了该轴承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其良好的导热性能可及时将轴承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转移。

Hybrid self-lubricating bearing based on PTFE fiber and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及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具体为一种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自润滑轴承包括复合材料自润滑轴承、固体镶嵌自润滑轴承、双金属材料自润滑轴承和特殊材料自润滑轴承,按照不同用途和工况,选用不同的自润滑轴承。自润滑轴承具有承载能力高,耐冲击,耐高温,自润滑能力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重载,低速,往复或摆动等难以润滑和形成油膜的场合,同时不怕水冲和其它酸液的浸蚀和冲刷。在运转过程中能够形成转移膜,起到保护对磨轴的作用,同时对于磨轴的硬度要求降低,从而降低了相关零件的加工难度。在轴承承受摩擦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直接影响到了轴承自身的正常性能,较差的散热效果将会减少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加检修费用,当温度升高较快导致温度超标时,容易导致机组非计划停运或减负荷运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是极大的。因此需要对自润滑轴承的散热功能进行有效保障,以确保其能够满足机组高负荷运作状态下产生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1)内嵌装有用于与对磨轴接触的固体润滑层(2),且轴承本体(1)的侧表面呈等距环绕状开设有若干形状为条形的散热槽(3),所述固体润滑层(2)包括PTFE混合纤维层(21)、铜粉层(22)、低碳钢层(23)和铜电镀层(24),单个散热槽(3)内呈列状等距设置有五个为一组的散热囊(4),且散热槽(3)贯穿轴承本体(1)的内壁,若干组散热囊(4)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固体润滑层(2)的外圈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1)内嵌装有用于与对磨轴接触的固体润滑层(2),且轴承本体(1)的侧表面呈等距环绕状开设有若干形状为条形的散热槽(3),所述固体润滑层(2)包括PTFE混合纤维层(21)、铜粉层(22)、低碳钢层(23)和铜电镀层(24),单个散热槽(3)内呈列状等距设置有五个为一组的散热囊(4),且散热槽(3)贯穿轴承本体(1)的内壁,若干组散热囊(4)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固体润滑层(2)的外圈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3)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嵌装有散热片(6),且散热片(6)的长度与散热槽(3)内侧壁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囊(4)内呈等距阵列状嵌有若干扩散片(5),且扩散片(5)具体为厚度0.03mm的铜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TFE纤维的混合型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囊(4)内设置有半球凸起(7),且半球凸起(7)的曲面与散热囊(4)的内壁贴合,半球凸起(7)相背散热囊(4)的一侧与固体润滑层(2)的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星月张兰英
申请(专利权)人:华亿轴承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