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实时跟拍设备用防护装置,涉及跟拍设备防护领域,包括跟拍摄像机以及固定杆,所述跟拍摄像机外侧面上设置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以及定位螺杆,所述第一防护罩位于跟拍摄像机一侧,所述第二防护罩位于跟拍摄像机另一侧,所述定位螺杆焊接固定在第一卡套内壁一侧,所述第一卡套焊接固定在第一防护罩顶端表面中部,所述定位螺杆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杆以及第二卡套,所述第二卡套焊接固定在第二防护罩顶端表面中部,所述定位螺杆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合理,便于防护机构的快速组装,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组装难道,实用性强。
A kind of protective device for real-time tracking equipment of helico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实时跟拍设备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跟拍设备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实时跟拍设备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直升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在军用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电子对抗等。在民用方面应用于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传统的空中摄影通常通过跟拍设备进行拍摄,现有技术中的跟拍设备采用一体式防护罩进行防护,防护罩安装不便,增加防护罩组装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跟拍设备采用一体式防护罩进行防护,防护罩安装不便,增加防护罩组装时间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直升机实时跟拍设备用防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实时跟拍设备用防护装置,包括跟拍摄像机以及固定杆,所述跟拍摄像机外侧面上设置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以及定位螺杆,所述第一防护罩位于跟拍摄像机一侧,所述第二防护罩位于跟拍摄像机另一侧,所述定位螺杆焊接固定在第一卡套内壁一侧,所述第一卡套焊接固定在第一防护罩顶端表面中部,所述定位螺杆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杆以及第二卡套,所述第二卡套焊接固定在第二防护罩顶端表面中部,所述定位螺杆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一端通过螺栓与跟拍摄像机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直升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罩一侧表面下部焊接固定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一端活动连接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开设在第二防护罩一侧表面下部。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下侧面上开设槽体,所述槽体内顶部焊接固定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下端与定位卡销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定位卡销下部呈半球体结构,且所述定位卡销下部卡接在定位口内,所述定位口开设在第二防护罩底端表面,且所述定位口与定位槽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定位螺杆以及锁紧螺母的设置,能够通过定位螺杆贯穿固定杆以及第二卡套,再通过锁紧螺母将第一卡套以及第二卡套固定在固定杆上,完成第一防护罩以及第二防护罩的组装。2,通过定位块、定位卡槽、复位弹簧以及定位口的设置,能够对第一防护罩以及第二防护罩进行快速定位,便于第一防护罩以及第二防护罩的组装,提高组装效率。本技术构造合理,便于防护机构的快速组装,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组装难道,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防护机构、2跟拍摄像机、3固定杆、101第一防护罩、102第一卡套、103定位螺杆、104第二卡套、105锁紧螺母、106第二防护罩、107复位弹簧、108定位槽、109定位块、110定位卡销、111定位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直升机实时跟拍设备用防护装置,包括跟拍摄像机2以及固定杆3,跟拍摄像机2外侧面上设置防护机构1,防护机构1包括第一防护罩101、第二防护罩106以及定位螺杆103,第一防护罩101位于跟拍摄像机2一侧,第二防护罩106位于跟拍摄像机2另一侧,定位螺杆103焊接固定在第一卡套102内壁一侧,第一卡套102焊接固定在第一防护罩101顶端表面中部,定位螺杆103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杆3以及第二卡套104,第二卡套104焊接固定在第二防护罩106顶端表面中部,定位螺杆103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105,能够通过定位螺杆103贯穿固定杆3以及第二卡套104,再通过锁紧螺母105将第一卡套102以及第二卡套104固定在固定杆3上,完成第一防护罩101以及第二防护罩106的组装。固定杆3一端通过螺栓与跟拍摄像机2顶端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直升机固定连接,便于将固定杆3与直升机进行固定连接。第一防护罩101一侧表面下部焊接固定定位块109,定位块109一端活动连接定位槽108内,定位槽108开设在第二防护罩106一侧表面下部,能够对定位块109进行限位,便于对第一防护罩101以及第二防护罩106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块109下侧面上开设槽体,槽体内顶部焊接固定复位弹簧107,复位弹簧107下端与定位卡销110焊接固定,便于定位卡销110在槽体内伸缩移动。定位卡销110下部呈半球体结构,且定位卡销110下部卡接在定位口111内,定位口111开设在第二防护罩106底端表面,且定位口111与定位槽108连通,能够将定位卡销110卡入定位口111内,完成第一防护罩101以及第二防护罩106相对位置的固定。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定位螺杆103依次贯穿固定杆3以及第二卡套104,再将定位块109卡入定位槽108内,定位卡销110移动至定位槽108内,并压缩复位弹簧107,复位弹簧107发生弹性变形,当定位卡销110移动至定位口111位置时,复位弹簧107在回弹力作用下,将定位卡销110卡入定位口111内,此时,第一防护罩101与第二防护罩106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然后拧动锁紧螺母105,使锁紧螺母105与固定杆3贴合,继而将定位螺杆103固定在固定杆3上,并完成第一防护罩101以及第二防护罩106的组装,第一防护罩101以及第二防护罩106对跟拍摄像机2进行防护。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升机实时跟拍设备用防护装置,包括跟拍摄像机(2)以及固定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跟拍摄像机(2)外侧面上设置防护机构(1),所述防护机构(1)包括第一防护罩(101)、第二防护罩(106)以及定位螺杆(103),所述第一防护罩(101)位于跟拍摄像机(2)一侧,所述第二防护罩(106)位于跟拍摄像机(2)另一侧,所述定位螺杆(103)焊接固定在第一卡套(102)内壁一侧,所述第一卡套(102)焊接固定在第一防护罩(101)顶端表面中部,所述定位螺杆(103)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杆(3)以及第二卡套(104),所述第二卡套(104)焊接固定在第二防护罩(106)顶端表面中部,所述定位螺杆(103)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实时跟拍设备用防护装置,包括跟拍摄像机(2)以及固定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跟拍摄像机(2)外侧面上设置防护机构(1),所述防护机构(1)包括第一防护罩(101)、第二防护罩(106)以及定位螺杆(103),所述第一防护罩(101)位于跟拍摄像机(2)一侧,所述第二防护罩(106)位于跟拍摄像机(2)另一侧,所述定位螺杆(103)焊接固定在第一卡套(102)内壁一侧,所述第一卡套(102)焊接固定在第一防护罩(101)顶端表面中部,所述定位螺杆(103)一端依次贯穿固定杆(3)以及第二卡套(104),所述第二卡套(104)焊接固定在第二防护罩(106)顶端表面中部,所述定位螺杆(103)一端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实时跟拍设备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一端通过螺栓与跟拍摄像机(2)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美,王永革,胥学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