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纬向筋及具有纬向筋的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浆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纬向筋及具有纬向筋的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变径钢架注浆锚固装置,其结构复杂,注浆囊体内的钢架打开方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进行过程控制,由于在地下施工,地面操作人员无法判断钢架是否打开并形成扩大头,只能由最终地面检验抗拔力来断定,但此时已径失去了补救的机会,给整个工程质量造成重大隐患。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为了能够使得其扩径后形成笼状,通常需要在扩径杆的纬向缠绑柔性纬向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该柔性加强筋与扩径杆之间的可靠连接,通常需要人工缠绑该柔性纬向筋,其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操作费时;在批量运输时,还容易造成多个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通过该柔性纬向筋缠绕在一起,造成使用时难以分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纬向筋及具有纬向筋的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对锚固装置的直径进行扩径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的制造效率,并且,能够避多个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纬向筋,其特征在于,/n所述纬向筋(30)用于与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的扩径杆(12)连接,/n当所述纬向筋(30)与所述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的径向杆连接后,所述纬向筋(30)处于所述扩径杆(12)的纬向,/n所述纬向筋(30)由刚性材质制成,/n所述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的扩径组件处于直径收缩状态、扩径过程中、或者打开状态中的任一条件时,处于同一径向平面内的多根纬向筋(30)之间均无相互干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纬向筋,其特征在于,
所述纬向筋(30)用于与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的扩径杆(12)连接,
当所述纬向筋(30)与所述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的径向杆连接后,所述纬向筋(30)处于所述扩径杆(12)的纬向,
所述纬向筋(30)由刚性材质制成,
所述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的扩径组件处于直径收缩状态、扩径过程中、或者打开状态中的任一条件时,处于同一径向平面内的多根纬向筋(30)之间均无相互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向筋,其特征在于,
所述纬向筋(30)上用于与所述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的扩径杆(12)连接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平面(31),所述连接平面(31)的纬向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扩径杆(12)的纬向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纬向筋,其特征在于,
所述纬向筋(30)成弧形,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多根所述纬向筋(30)共圆,并且,所述纬向筋(30)通过其纬向中点连接于所述扩径杆(12),
设所述扩径杆的数量为n,当所述扩径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扩径杆(12)所处的圆的直径为d,
则,所述纬向筋(30)的弧长小于或者等于
4.一种具有纬向筋的可变径注浆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轴(2)、活动套(5)、扩径组件和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纬向筋(30);
所述活动套(5)套设在所述固定轴(2)的外周,并且,所述活动套(5)与所述固定轴(2)之间构成移动副;
所述扩径组件包括第一活动连接件(17)、扩径杆(12)和第三活动连接件(19),其中,
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17)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套(5),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17)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扩径杆(12),
所述第三活动连接件(19)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轴(2)或者所述活动套(5),所述第三活动连接件(19)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扩径杆(12),
所述扩径组件包括多组,并且,所述扩径组件沿所述活动套(5)的周向设置于所述活动套的外围;
所述纬向筋(30)连接于所述扩径杆(12)。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祥南,张顺利,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嘉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