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减震器注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66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橡胶减震器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上层模具、中层模具及底层模具,上层模具的设有顶部定位凹槽,上层模具设有注料道及下沉圆槽,中层模具为左右两部分对称的分瓣模具,中层模具的中心为方形通孔,中层模具的上平面与方形通孔的四周设计为台阶状,中层模具设有料道,料道的上端与上层模具的注料道对接连通,料道的下端与方形通孔连通。底层模具设有底部固定凹槽,底部固定凹槽的中央下沉形成凹陷方槽;中层模具安装在顶部定位凹槽底部固定凹槽内。本新型解决减震器传统的模压直压所产生的粘结效果差,胶边大,模具出活困难问题,提高产品内部密度,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劳动强度、操作简单,降低产品废品率及生产成本。

An injection mold for rubber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减震器注射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到注射模具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减震器注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以往的减震器模具是通过平板橡胶硫化机进行硫化成型的,此种模具结构成型是通过操作工预先将胶料通过工具,第一步将原料片分切成块通过称量器具将胶料称重;第二步待成型时将下骨架放入底模的骨架槽内;第三步将中层放入;第四步再将称重好的胶料放入;第五步将上骨架放入中层上骨架槽内;第六步将上层模具合上进行加压硫化,此模具结构成型工艺有几点存在以下问题:问题一,模具在加压时多余的胶料会随着未完全合上的模具缝隙流走造成橡胶密度不够从而影响使用寿命,二,填充料时胶料都高于模腔会造成上骨架未完全进入槽内,这样会造成加压是骨架压伤模具,对模具的使用寿命造成很大影响。三,此结构成型的工艺繁琐,增加劳动强度,成型效率低等问题。也有通过注射进行注胶的,但是其定位方式不同,采用圆柱体做定位,初始模具效果很好但是长时间使用定位磨损造成产品错位,胶边大,模具使用寿命缩短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橡胶减震器注射成型模具,对模具内部结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减震器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上层模具、中层模具及底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模具的下平面设有顶部定位凹槽,上层模具上平面设有注料道,注料道沿直线展开且直线两终点端向上层模具内部延伸,延伸至上层模具的下平面,在上层模具上平面直线部分的注料道的中心设计下沉圆槽;所述的中层模具为左右两部分对称的分瓣模具,中层模具的中心为方形通孔,中层模具的上平面与方形通孔的四周设计为台阶状,中层模具分瓣处两侧各设有料道,料道呈L型和镜像L型,料道的上端与上层模具的注料道对接连通,料道的下端与方形通孔连通,料道与注料道形成模具料道;所述的底层模具上平面设有底部固定凹槽,底部固定凹槽的中央下沉形成凹陷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减震器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上层模具、中层模具及底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模具的下平面设有顶部定位凹槽,上层模具上平面设有注料道,注料道沿直线展开且直线两终点端向上层模具内部延伸,延伸至上层模具的下平面,在上层模具上平面直线部分的注料道的中心设计下沉圆槽;所述的中层模具为左右两部分对称的分瓣模具,中层模具的中心为方形通孔,中层模具的上平面与方形通孔的四周设计为台阶状,中层模具分瓣处两侧各设有料道,料道呈L型和镜像L型,料道的上端与上层模具的注料道对接连通,料道的下端与方形通孔连通,料道与注料道形成模具料道;所述的底层模具上平面设有底部固定凹槽,底部固定凹槽的中央下沉形成凹陷方槽;中层模具安装在上层模具的顶部定位凹槽和底层模具的底部固定凹槽内。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兆国刘方礼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科技橡胶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