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变性牦牛皮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622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变性牦牛皮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2)脱脂去杂;(3)酸化匀浆;(4)酶解;(5)盐析纯化:于步骤(4)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并不断搅拌至无白色絮状物继续析出,之后静置、离心,收集沉淀物;(6)等电点纯化:用醋酸溶液溶解步骤(5)获得的沉淀物,之后使用NaOH调节pH至6.5~7.0,静置,离心,收集沉淀物;(7)脱盐;(8)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克服了胶原蛋白的传统制备工艺对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造成破坏的弊端,采用全程低温制备工艺,利用醋酸,酶解,冷冻干燥等工艺获取非变性牦牛皮胶原蛋白,工艺过程操作简单,可实现工业规模化生产,制备的非变性牦牛皮胶原蛋白在生物敷料、给药载体等医用生物领域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A kind of non denatured yak skin collage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变性牦牛皮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生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非变性牦牛皮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牦牛是中国乃至世界都稀有的半野生地方类特有种群,主要生长在碧水蓝天和牧草茂盛的青藏高原、青海等地区,这些地区高寒缺氧且冰封期长达半年左右,且牦牛在夏天啃食的牧草中还夹杂着各类名贵中草药,这样环境下的牦牛不仅肉质鲜美而且浑身是宝,其中牦牛皮就是世上绝无仅有的优质胶原提取宝库,然而目前牦牛皮却主要用于制革,严重降低了牦牛皮的利用价值。胶原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创伤修复、止血、抗辐射、抗衰老等生物活性,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随着医疗和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Ⅰ型胶原蛋白在细胞培养及医用三维支架材料等方面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市场上所售的胶原蛋白,绝大部分都是通过高温水解结合酶解制备的胶原蛋白肽,此时的胶原蛋白已被破坏了原有的三螺旋结构,降低了其生物功能性。此外市场上也有少量的鼠尾胶原蛋白,但因其原料的限制,难以规模化生产。因此,专利技术牦牛皮胶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变性牦牛皮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预处理:将新鲜牦牛皮脱毛,剔除皮下脂肪,洗净沥干后切成小碎块,备用;/n(2)脱脂去杂:于步骤(1)得到的牦牛皮碎块中加入碱性溶液并不断搅拌脱脂,然后使用蒸馏水洗涤至pH为中性,之后加入氯化钠溶液不断搅拌去杂,最后使用蒸馏水洗至pH为中性;/n(3)酸化匀浆:于步骤(2)处理后的牦牛皮碎块中按料液比1:5~10kg/L加入醋酸溶液,浸泡8~15h后进行匀浆;/n(4)酶解:于步骤(3)所得的浆液中按料液比1:10~20kg/L加入醋酸溶液,之后加入胃蛋白酶,酶解提取12~24h后离心,收集上清液;/n(5)盐析纯化:于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变性牦牛皮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将新鲜牦牛皮脱毛,剔除皮下脂肪,洗净沥干后切成小碎块,备用;
(2)脱脂去杂:于步骤(1)得到的牦牛皮碎块中加入碱性溶液并不断搅拌脱脂,然后使用蒸馏水洗涤至pH为中性,之后加入氯化钠溶液不断搅拌去杂,最后使用蒸馏水洗至pH为中性;
(3)酸化匀浆:于步骤(2)处理后的牦牛皮碎块中按料液比1:5~10kg/L加入醋酸溶液,浸泡8~15h后进行匀浆;
(4)酶解:于步骤(3)所得的浆液中按料液比1:10~20kg/L加入醋酸溶液,之后加入胃蛋白酶,酶解提取12~24h后离心,收集上清液;
(5)盐析纯化:于步骤(4)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并不断搅拌至无白色絮状物继续析出,之后静置、离心,收集沉淀物;
(6)等电点纯化:用醋酸溶液溶解步骤(5)获得的沉淀物,之后使用NaOH调节pH至6.5~7.0,静置,离心,收集沉淀物;
(7)脱盐:用醋酸溶液溶解步骤(6)获得的沉淀物,之后调节pH,依次通过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大孔丙烯酸系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盐处理;
(8)干燥:将脱盐后的胶原蛋白溶液真空冷冻干燥,灭菌,即得到成品非变性牦牛皮胶原蛋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变性牦牛皮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至步骤(7)均在4~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绍南马青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瑞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