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降压肽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161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活性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耗牛降压肽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耗牛降压肽为七肽,其氨基酸序列为Gl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牦牛降压肽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活性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牦牛降压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以持续上升的趋势增加,据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高血压患者人数将增到约16亿,而我国将是世界上高血压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任务迫在眉睫,研究开发多种低毒副作用、高降血压活性的新型药物在我国具有重大的意义。
[0003]ACE抑制肽又称为降压肽,是一类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多肽,在当前临床上被评定为治疗高血压效果强,毒副作用小的手段。目前化学合成的ACE抑制剂类药物卡托普利、阿拉普利等临床上有一定的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而酶解食源性蛋白获得的ACE抑制肽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而且安全高,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可以替代药物以功能性食品的形式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是近年来科研人员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0004]食源性降压肽的主要来源有乳蛋白、动物蛋白、植物蛋白以及发酵食品等。对于动物蛋白,其中海洋生物研究较多,而陆地牦牛副产物提取报道较少,其具体的降压肽序列鉴定更是罕见报道。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的85%,大都繁衍生息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周围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对于牦牛副产物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本专利技术从牛副产物中开发降压肽进一步拓展牦牛副产物的精深加工,同时为开发食源性降压肽药物提供一种新的开发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牦牛降压肽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以牦牛副产物为原料,提取具有降压活性的牦牛降压肽,提取得到的牦牛降压肽毒副作用低,人体吸收效率高,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作用,在制备降血压药物或降血压保健食品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降压肽为七肽,其氨基酸序列为Glu

Gly

Leu

Arg

Gly

Pro

Arg,分子量为783.89Da,能明显的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在食源性降压肽药物或保健品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8]上述牦牛降压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S1,酶解
[0010]将牦牛副产物经预处理后,用复合酶解液酶解4~6h,之后高温灭酶,冷却至常温,离心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制得胶原蛋白肽冻干粉;
[0011]步骤S2,超滤
[0012]将步骤S1制得的胶原蛋白肽冻干粉用超纯水溶解,然后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Da的
超滤膜进行分离纯化,将超滤获得的3000Da以下的组分冷冻干燥即得目标降压肽;
[0013]步骤S3,分离纯化
[0014]A、将步骤S2制备的目标降压肽用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第一次分离纯化,收集不同吸收峰组分的洗脱液进行第一次ACE抑制活性测定,筛选出ACE抑制活性最高的组分;
[0015]B、将步骤A筛选出的组分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第二次分离纯化,收集不同吸收峰组分的洗脱液进行第二次ACE抑制活性测定,筛选出ACE抑制活性最高的组分;
[0016]C、将步骤B筛选出的组分采用分析型液相色谱进行第三次分离纯化,不同吸收峰组分的洗脱液进行第三次ACE抑制活性测定,筛选出ACE抑制活性最高的组分,即为本专利技术牦牛降压肽。
[0017]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牦牛副产物包括牦牛皮或牦牛骨。
[0018]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预处理包括脱脂、除杂、清洗、热变性处理。
[0019]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将牦牛副产物通过Na2CO3和NaCl进行脱脂和除杂处理,之后用纯水清洗干净,放置于80~90℃热水中保温预变性处理2~4h,之后冷却至45~50℃,调节pH 8~9。
[0020]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复合酶解液为碱性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的复合酶解液。
[0021]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半制备液相色谱采用2cm
×
25cm,10μm的C18色谱柱;流动相为:水、0.1%TFA,乙腈、0.1%TFA;洗脱梯度为:0~5min,95%水、5%乙腈;5~25min,95%~65%水、5~35%乙腈;26~31min,50%水、50%乙腈;所述分析型液相色谱采用0.46cm
×
25cm,5μm的C18色谱柱;流动相为:水、0.1%TFA,乙腈、0.1%TFA;洗脱梯度为:0~5min,95%水、5%乙腈;5~25min,85~65%水、15~35%乙腈;26~31min,50%水、50%乙腈。
[0022]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质谱测定采用LC

MS/MS进行质谱测定,测定条件为:色谱柱为PepMap RPLCC18,75μm i.d.
×
150mm,3μm,阳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300~1800Da,发射极喷雾电压2

kV。
[0023]上述牦牛降压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上述牦牛降压肽应用于降血压药物或降血压保健食品中。
[0024]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降血压药物或降血压保健食品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酒剂、散剂、注射剂、茶剂。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1)本专利技术牦牛降压肽EGLRGPR(Glu

Gly

Leu

Arg

Gly

Pro

Arg)具有稳定的ACE抑制活性,且分子量小,人体易于吸收。
[0027]2)本专利技术牦牛降压肽采用牦牛副产物作为原料,制备方法科学、简单,可大规模生产,拓宽了牦牛副产物的精细加工与附加值,有利于促进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028]3)本专利技术牦牛降压肽通过多级分离纯化制备的降压肽纯度高、活性强,且直接从牦牛副产物中提取制备,产品为食源性,安全性高,能明显的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在食源性降压肽药物或保健品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实施例2步骤S3中第一次分离纯化的结果图;
[0030]图2为实施例2步骤S3中不同组分
Ⅰ‑Ⅴ
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活性测定结果图;
[0031]图3为实施例2步骤S3中第二次分离纯化的结果图;
[0032]图4为实施例2步骤S3中不同组分
Ⅴ1‑Ⅴ
4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活性测定结果图;
[0033]图5为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牦牛降压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为Glu

Gly

Leu

Arg

Gly

Pro

Arg,分子量为783.89Da。2.一种牦牛降压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酶解将牦牛副产物经预处理后,用复合酶解液酶解4~6h,之后高温灭酶,冷却至常温,离心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制得胶原蛋白肽冻干粉;步骤S2,超滤将步骤S1制得的胶原蛋白肽冻干粉用超纯水溶解,然后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纯化,将超滤获得的3000Da以下的组分冷冻干燥即得目标降压肽;步骤S3,分离纯化A、将步骤S2制备的目标降压肽用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第一次分离纯化,收集不同吸收峰组分的洗脱液进行第一次ACE抑制活性测定,筛选出ACE抑制活性最高的组分;B、将步骤A筛选出的组分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第二次分离纯化,收集不同吸收峰组分的洗脱液进行第二次ACE抑制活性测定,筛选出ACE抑制活性最高的组分;C、将步骤B筛选出的组分采用分析型液相色谱进行第三次分离纯化,不同吸收峰组分的洗脱液进行第三次ACE抑制活性测定,筛选出ACE抑制活性最高的组分进行序列鉴定,即为本发明牦牛降压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牦牛降压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牦牛副产物包括牦牛皮或牦牛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牦牛降压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处理包括脱脂、除杂、清洗、热变性处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牦牛降压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将牦牛副产物通过Na2CO3和NaCl进行脱脂和除杂处理,之后用纯水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彪雷绍南刘惠考李金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瑞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