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梯度多壳层包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51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梯度多壳层包覆方法,将氧化镉、醋酸锌、1‑十八烯、油酸按照摩尔比为1:10:21:5.6的比例进行混合,在300℃下,向混合液中注入S‑ODE复合溶液,形成反应物体系溶液,进行反应后在进行降温,然后进行升温,并开始进行梯度浓度的Cd源和Zn源滴加反应过程;完成一系列滴加具有梯度浓度的Cd‑Zn和辛硫醇进行后续反应,从而得到具有Zn

Gradient multi shell coating method for core-shell quantum d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梯度多壳层包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几年里,量子点因具有光谱可调,发光强度高,色纯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在发光材料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生物标记等领域。传统的核壳结构量子点包壳过程中,由于核壳之间晶格匹配度低,通常需要引入梯度合金层来过渡核壳晶格,一方面可以减少界面张力和缺陷,提高量子点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抑制俄歇复合过程,提高光电器件性能。但是由于多元合金的各组分反应活性不同,使得合金层无法实现均匀包覆,严重影响合金层的生长以及材料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梯度多壳层包覆方法,能实现合金层的可控生长,制备高性能的核壳量子点。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梯度多壳层包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氧化镉(CdO)、醋酸锌(Zn(Ac)2)、1-十八烯(ODE)、油酸(OA)作为原料,将氧化镉(CdO)、醋酸锌(Zn(Ac)2)、1-十八烯(ODE)、油酸(OA)按照摩尔比为1:10:20:5.6的比例置于三口烧瓶中,在不低于1000rpm的转速条件下搅拌,进行混合,并将混合液进行加热到300℃,得到混合液;b.采用S-ODE复合溶液作为S源;将具有一系列Cd-Zn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作为Cd源;采用Zn-OA复合溶液作为Zn源;在300℃下,向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混合液中注入含有S-ODE至少1.6mmol的S-ODE复合溶液,形成反应物体系溶液,进行反应至少10分钟后,降温至不高于240℃;然后开始进行梯度浓度的Cd源和Zn源滴加反应过程,其步骤如下:首先滴加具有一系列Cd-Zn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中的含Cd浓度最高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并将混合液再次升温到300度,继续进行反应;然后在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具有一系列Cd-Zn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中的含Cd浓度按照从高到低排列为第二高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至少15分钟,完成后续反应;然后在每次后续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具有一系列Cd-Zn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中的含Cd浓度按照从高到低排列的比前一次滴加的Cd浓度更低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至少15分钟,完成每次后续反应,直到完成全部具有一系列Cd-Zn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的滴加和反应至少15分钟,从而得到具有ZnxCd1-xS成分梯度的梯度壳层,其中x不为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b中,在得到具有ZnxCd1-xS成分梯度的梯度多壳层后,制备蓝色梯度核壳结构量子点ZnCdS/ZnxCd1-xS/ZnS、红色梯度核壳结构量子点CdSe/CdS/ZnxCd1-xS/ZnS或者绿色梯度核壳结构量子点CdSe/ZnxCd1-xS/ZnS;当制备梯度核壳结构量子点时,在得到具有ZnxCd1-xS成分梯度的梯度多壳层后,继续滴加Zn-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至少15分钟,最终得到具有ZnxCd1-xS/ZnS壳结构的核壳结构量子点。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b中,进行梯度浓度的Cd源和Zn源滴加反应过程时,按照Cd-OA和辛硫醇(OT)摩尔比为(1~5):(2~10)的比例配制一系列形成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将一系列形成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作为Cd前驱体进行依次滴加,依次分步反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b中,进行梯度浓度的Cd源和Zn源滴加反应过程时,其步骤如下:首先在滴加Cd-OA和辛硫醇(OT)的摩尔比为1:2的Cd-OA和辛硫醇(OT)复合溶液,并将混合液再次升温到300度,继续进行反应;在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Cd-OA和辛硫醇(OT)的摩尔比为2:5的Cd-OA和辛硫醇(OT)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在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Cd-OA和辛硫醇(OT)的摩尔比为3:10的Cd-OA和辛硫醇(OT)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在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Cd-OA和辛硫醇(OT)的摩尔比为1:5的Cd-OA和辛硫醇(OT)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在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Cd-OA和辛硫醇(OT)的摩尔比为1:10的Cd-OA和辛硫醇(OT)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15分钟,从而得到具有ZnxCd1-xS成分梯度的梯度壳层。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a中,进行梯度浓度的Cd源和Zn源滴加反应过程时,按照Cd-OA和辛硫醇(OT)体积比为(1~5):1的比例配制一系列形成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将一系列形成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作为Cd源进行依次滴加,依次分步反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b中,进行梯度浓度的Cd源和Zn源滴加反应过程时,其步骤如下:首先在滴加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体积比为5:1的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并将混合液再次升温到300度,继续进行反应;在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体积比为4:1的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在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体积比为3:1的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在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体积比为2:1的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在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体积比为1:1的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从而得到具有ZnxCd1-xS成分梯度的梯度壳层。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得到具有ZnxCd1-xS成分梯度的梯度多壳层后,再滴加Zn-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体积比为12:1的Zn-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至少15分钟,最终得到具有Zn0.38Cd0.62S/Zn0.5Cd0.5S/Zn0.6Cd0.4S/Zn0.7Cd0.3S/Zn0.8Cd0.2S/Zn0.9Cd0.1S/ZnS梯度结构的核壳量子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1.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梯度多壳层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采用氧化镉(CdO)、醋酸锌(Zn(A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梯度多壳层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氧化镉(CdO)、醋酸锌(Zn(Ac)2)、1-十八烯(ODE)、油酸(OA)作为原料,将氧化镉(CdO)、醋酸锌(Zn(Ac)2)、1-十八烯(ODE)、油酸(OA)按照摩尔比为1:10:21:5.6的比例置于三口烧瓶中,在不低于1000rpm的转速条件下搅拌,进行混合,并将混合液进行加热到300℃,得到混合液;
b.采用S-ODE复合溶液作为S源;将具有一系列Cd-Zn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作为Cd源;采用Zn-OA复合溶液作为Zn源;
在300℃下,向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混合液中注入含有S-ODE至少1.6mmol的S-ODE复合溶液,形成反应物体系溶液,进行反应至少10分钟后,降温至不高于240℃;
然后开始进行梯度浓度的Cd源和Zn源滴加反应过程,其步骤如下:
首先滴加具有一系列Cd-Zn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中的含Cd浓度最高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并将混合液再次升温到300度,继续进行反应;
然后在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具有一系列Cd-Zn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中的含Cd浓度按照从高到低排列为第二高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至少15分钟,完成后续反应;
然后在每次后续反应至少15分钟后,继续滴加具有一系列Cd-Zn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中的含Cd浓度按照从高到低排列的比前一次滴加的Cd浓度更低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至少15分钟,完成每次后续反应,直到完成全部具有一系列Cd-Zn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的滴加和反应至少15分钟,从而得到具有ZnxCd1-xS成分梯度的梯度壳层,其中x不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梯度多壳层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在得到具有ZnxCd1-xS成分梯度的梯度多壳层后,制备蓝色梯度核壳结构量子点ZnCdS/ZnxCd1-xS/ZnS、红色梯度核壳结构量子点CdSe/CdS/ZnxCd1-xS/ZnS或者绿色梯度核壳结构量子点CdSe/ZnxCd1-xS/ZnS;
当制备梯度核壳结构量子点时,在得到具有ZnxCd1-xS成分梯度的梯度多壳层后,继续滴加Zn-OA复合溶液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继续进行反应至少15分钟,最终得到具有ZnxCd1-xS/ZnS壳结构的核壳结构量子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梯度多壳层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进行梯度浓度的Cd源和Zn源滴加反应过程时,按照Cd-OA和辛硫醇(OT)摩尔比为(1~5):(2~10)的比例配制一系列形成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将一系列形成梯度浓度关系的Cd-OA和辛硫醇(OT)的复合溶液作为Cd前驱体进行依次滴加,依次分步反应。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绪勇叶海桥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