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训练跑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77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30
一种多模式训练跑台,包括跑台、扶手、坡板,所述扶手设置于跑台两侧,坡板设置于跑台后侧,驱动电机设置于底座前端,驱动电机与转向变速箱连接,转向减速机可左右双向输出,在输出轴两端设置皮带轮A,在输出轴的后侧设置主动芯轴,主动芯轴两端与底座两侧支架固连,主动芯轴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皮带轮B,两支主动辊内侧端部通过轴承与主动芯轴转动连接,在两支主动辊外侧与对应的皮带轮B之间设置传动离合装置,底座后部设置从动芯轴,从动芯轴中部穿设两支从动辊,跑带下方设置跑板,两侧设置安全踏板。通过设置左右独立跑带和两套传动离合装置,可方便控制每条跑带的启停,为偏瘫患者对患病侧的针对性训练提供可能。

A multi-mode train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式训练跑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式训练跑台。
技术介绍
偏瘫患者多表现为身体一侧肢体的运动及(或)感觉功能障碍,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在上肢主要表现为屈肌肌张力过高,下肢则表现为伸肌痉挛。利用器械可以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但是目前康复训练装置没有专门针对单侧下肢训练的设备,有些设备设置有分腿跑带的结构,但是只能对对每条跑带单独施加阻尼,无法使用单独电机控制两条跑带运行,不能控制每条跑带单独启停,导致偏瘫或轻微偏瘫的患者难以使用跑步或走步设备进行锻炼,由于下肢活动不协调容易在训练设备上跌倒,普通跑台的跑带两侧即为设备外壳,没有缓冲区域,无法在跑台上迅速脱离跑带,安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康复训练跑台存在的上述问题。为解决目前康复训练跑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模式训练跑台,包括跑台、扶手、坡板,所述扶手设置于跑台两侧,坡板设置于跑台后侧,所述跑台包括底座、驱动电机、转向变速箱、主动辊、从动辊、传动离合装置、跑带,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底座前端并与底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转向变速箱连接,在转向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输出轴,转向减速机通过输出轴可在左右两个方向双向输出,在输出轴两侧部设置飞轮,在两飞轮外侧的输出轴两端设置皮带轮A,输出轴两端与皮带轮A键连接,在输出轴的后侧设置主动芯轴,主动芯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平行,主动芯轴的两端与底座两侧支架固定连接,主动芯轴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皮带轮B,皮带轮B与主动芯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皮带轮B与皮带轮A相适应,分别在两侧的皮带轮B与皮带轮A之间设置传动皮带,在主动芯轴中部穿设两支主动辊,主动辊为管状结构,两支主动辊内侧端部通过轴承与主动芯轴转动连接,在两支主动辊外侧与对应的皮带轮B之间设置传动离合装置,两支主动辊外侧通过传动离合装置与主动芯轴转动连接,传动离合装置可控制对应侧的皮带轮B动力是否输出到主动辊上,在底座后部设置从动芯轴,从动芯轴轴线与主动芯轴轴线平行,从动芯轴两端与底座支架固定连接,在从动芯轴中部穿设两支从动辊,从动辊与从动芯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设置跑带,在上层跑带下方设置跑板,跑板两侧与底座固定连接,在跑带两侧设置安全踏板。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离合装置包括制动衬套、花键、传动块、拔叉A、拔叉B,推杆和控制架,所述主动辊外侧内壁设置台阶,在主动辊内小径段设置制动衬套,制动衬套穿设在主动芯轴上并与主动芯轴固定连接,所述花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在花键轴套上并与之固连,在主动辊内壁台阶肩部设置与花键相适应的键槽,所述传动块为环形结构,传动块穿设在主动芯轴上,花键端部与传动块一侧的环形底面固定连接,传动块的另一侧环形底面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传动销,在皮带轮B与传动销对应的位置设置与传动销数量对应的传动槽,传动槽沿圆周分布,传动槽沿皮带轮转动的反方向由浅至深设置,在传动块圆周侧面设置环形拔叉槽,拔叉B插设于拔叉槽内,拔叉A的叉头与拔叉B的叉头铰接,拔叉A顶部与推杆横向铰接,推杆可前后转动,在传动块上方设置控制架,控制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拔叉A与推杆铰接部的下方设置纵向铰接轴,纵向铰接轴将拔叉A与控制架铰接在一起,在推杆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止回挡块,止回挡块端部设置有导向杆,在控制架左右两侧壁的相应位置设置导向孔,导向杆穿设在导向孔内,在止回挡块与控制架侧壁之间设置止回弹簧。进一步的在所述每支扶手前部与后部设置插杆,在底座两侧部与插杆对应的位置设置管状立柱,在每支立柱与插杆插接的管口设置环形的卡套,在每支立柱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置固定消隙滚轮组件和可调消隙滚轮组件,固定消隙滚轮组件设置在可调消隙滚轮组件下方,所述固定消隙滚轮组件包括支板A及设置在支板A两侧壁的固定转轴,固定转轴轴线与立柱轴线垂直,在转轴上设置凹面滚轮A,在凹面滚轮A对应的立柱侧部设有方孔,使凹面滚轮A从方孔处突入立柱内腔,所述可调消隙滚轮组件包括支板B、U型调节板、移动转轴和凹面滚轮B,在U型调节板两侧壁之间设置凹面滚轮B,U型调节板和凹面滚轮B均穿设在移动转轴上,在支板B两侧壁设置水平长孔,移动转轴的两端穿出U型调节板两侧壁后穿设在支板B两侧壁的水平长孔内,在U型调节板底部设置螺孔,在支板B外侧壁与螺纹孔相应的位置设置调节螺栓,调节螺栓通过卡簧与支板B转动连接,调节螺栓与U型调节板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转动调节螺栓可调节U型调节板位置,在凹面滚轮B对应的立柱侧部设有方孔,使凹面滚轮从方孔处突入立柱内腔,凹面滚轮A和凹面滚轮B的凹面均与插杆侧面相适应,在每支扶手的中部设置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底座铰接,伸缩端与扶手中部底面铰接。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前部设置滚轮架,滚轮架的一端通过U型板与底座底部铰接,滚轮架的另一端两角部设置滚轮,在底座前端中部设置扬升电动推杆,扬升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底座支架铰接,扬升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滚轮架中部铰接。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后端两角部设置可调地脚。进一步的在所述安全踏板前部设置红外传感器。进一步的在所述安全踏板上表面设置防滑垫。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左右两条独立跑带和各跑带的传动离合装置,通过单独电机带动两条跑带,可方便的通过传动离合装置单独控制每条跑带的启停,为偏瘫患者对患病侧的针对性训练提供可能,两条跑带同时运行时可以保证两条跑带不会出现速度差。在跑台两侧设置扶手,并在跑带两侧设置安全踏板,可使患者在训练中不必停止跑带即可方便的离开跑带,保证安全,设置坡板便于使用者上下跑台,红外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在患者反映不及时,步态出现停滞时,跑步机不运行,保证训练者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移除机壳后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图2移除跑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主动辊及其周边结构示意图。图5是移除单侧主动辊后主动芯轴与传动离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传动离合装置剖切结构示意图。图7是传动离合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反相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图9是皮带轮B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主动辊剖切结构示意图。图11是控制架周边结构示意图。图12是扶手结构示意图。图13是可调消隙滚轮组件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固定消隙滚轮组件剖切结构示意图。图15是可调消隙滚轮组件侧面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提供本技术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阐述,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扶手;2:立柱;3:坡板;4:可调地脚;5:底座;6:电动推杆;7:滚轮架;8:滚轮;9:驱动电机;10:扬升电动推杆;11:飞轮;12:传动皮带;13推杆;14:红外传感器;15:跑带;16:转向变速箱;17:主动辊;18:安全踏板;19:从动辊;20:皮带轮A;21:皮带轮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式训练跑台,包括跑台、扶手、坡板,所述扶手设置于跑台两侧,坡板设置于跑台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跑台包括底座、驱动电机、转向变速箱、主动辊、从动辊、传动离合装置、跑带,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底座前端并与底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转向变速箱连接,在转向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输出轴,转向减速机通过输出轴可在左右两个方向双向输出,在输出轴两侧部设置飞轮,在两飞轮外侧的输出轴两端设置皮带轮A,输出轴两端与皮带轮A键连接,在输出轴的后侧设置主动芯轴,主动芯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平行,主动芯轴的两端与底座两侧支架固定连接,主动芯轴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皮带轮B,皮带轮B与主动芯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皮带轮B与皮带轮A相适应,分别在两侧的皮带轮B与皮带轮A之间设置传动皮带,在主动芯轴中部穿设两支主动辊,主动辊为管状结构,两支主动辊内侧端部通过轴承与主动芯轴转动连接,在两支主动辊外侧与对应的皮带轮B之间设置传动离合装置,两支主动辊外侧通过传动离合装置与主动芯轴转动连接,传动离合装置可控制对应侧的皮带轮B动力是否输出到主动辊上,在底座后部设置从动芯轴,从动芯轴轴线与主动芯轴轴线平行,从动芯轴两端与底座支架固定连接,在从动芯轴中部穿设两支从动辊,从动辊与从动芯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分别在两侧的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设置两条跑带,在上层跑带下方设置跑板,跑板两侧与底座固定连接,在跑带两侧设置安全踏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训练跑台,包括跑台、扶手、坡板,所述扶手设置于跑台两侧,坡板设置于跑台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跑台包括底座、驱动电机、转向变速箱、主动辊、从动辊、传动离合装置、跑带,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底座前端并与底座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转向变速箱连接,在转向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输出轴,转向减速机通过输出轴可在左右两个方向双向输出,在输出轴两侧部设置飞轮,在两飞轮外侧的输出轴两端设置皮带轮A,输出轴两端与皮带轮A键连接,在输出轴的后侧设置主动芯轴,主动芯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平行,主动芯轴的两端与底座两侧支架固定连接,主动芯轴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皮带轮B,皮带轮B与主动芯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皮带轮B与皮带轮A相适应,分别在两侧的皮带轮B与皮带轮A之间设置传动皮带,在主动芯轴中部穿设两支主动辊,主动辊为管状结构,两支主动辊内侧端部通过轴承与主动芯轴转动连接,在两支主动辊外侧与对应的皮带轮B之间设置传动离合装置,两支主动辊外侧通过传动离合装置与主动芯轴转动连接,传动离合装置可控制对应侧的皮带轮B动力是否输出到主动辊上,在底座后部设置从动芯轴,从动芯轴轴线与主动芯轴轴线平行,从动芯轴两端与底座支架固定连接,在从动芯轴中部穿设两支从动辊,从动辊与从动芯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分别在两侧的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设置两条跑带,在上层跑带下方设置跑板,跑板两侧与底座固定连接,在跑带两侧设置安全踏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训练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离合装置包括制动衬套、花键、传动块、拔叉A、拔叉B,推杆和控制架,所述主动辊外侧内壁设置台阶,在主动辊内小径段设置制动衬套,制动衬套穿设在主动芯轴上并与主动芯轴固定连接,所述花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在花键轴套上并与之固连,在主动辊内壁台阶肩部设置与花键相适应的键槽,所述传动块为环形结构,传动块穿设在主动芯轴上,花键端部与传动块一侧的环形底面固定连接,传动块的另一侧环形底面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传动销,在皮带轮B与传动销对应的位置设置与传动销数量对应的传动槽,传动槽沿圆周分布,传动槽沿皮带轮转动的反方向由浅至深设置,在传动块圆周侧面设置环形拔叉槽,拔叉B插设于拔叉槽内,拔叉A的叉头与拔叉B的叉头铰接,拔叉A顶部与推杆横向铰接,推杆可前后转动,在传动块上方设置控制架,控制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拔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侯晓勇崔邵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