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75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层压设备。层压设备包括真空热压合结构、热压合结构和冷却结构,热压合结构位于真空热压合结构下游处,冷却结构位于热压合结构下游处,真空热压合结构包括:第一压合件;位于第一压合件下方的第二压合件,第一、二压合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以对设置在第一、二压合件之间的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压合;其中,第二压合件包括吸合本体及设置在吸合本体上的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抽真空组件,吸合本体通过至少一个抽真空组件吸合层压材料,至少一个抽真空组件用于抽取层压材料与被加工件之间的气体,第一、二压合件压接以实现真空热压合结构对层压材料和被加工件的压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层压设备的层压效果较差的问题。

Lamina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层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层压成型法是在一定温度及压强的作用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结合为整体的加工工艺。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三种层压方法:一、湿式层压法。将液体粘合剂填入要被结合的两层之间,干燥之后实现各层压材料之间的粘结。二、干式层压法。将粘合胶材料设置在被结合的材料层之间,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实现各层压材料之间的粘结。三、热式层压法。被层压层的一个或两个接触表面上设置有热熔性粘合剂,通过加热或施加压力的方式使接触表面塑性熔合在一起。其中,压合方式包括常规层压机的压合及滚压的方式。常规层压机在一定加热条件下,通过上、下腔室真空度控制施加压力,实现多层材料之间的压合。然而,对于柔性材料的层压,上述层压方式导致柔性材料在加压前因受热产生形变,造成层压后的材料之间存在应力,影响层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层压设备的层压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层压设备,层压设备包括真空热压合结构、热压合结构和冷却结构,热压合结构设置在真空热压合结构的下游位置处以对经过真空热压合结构压合后的层压材料与被加工件进行热压合,冷却结构设置在热压合结构的下游位置处以对经过热压合结构压合后的层压材料与被加工件进行冷却,真空热压合结构包括:第一压合件;位于第一压合件下方的第二压合件,第一压合件与第二压合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以对设置在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之间的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进行压合;其中,第二压合件包括吸合本体及设置在吸合本体上的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抽真空组件,吸合本体通过至少一个抽真空组件吸合层压材料,至少一个抽真空组件用于抽取层压材料与被加工件之间的气体,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压接以实现真空热压合结构对层压材料和被加工件的压合。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抽真空组件包括第一抽真空组件和第二抽真空组件,第一抽真空组件用于吸合层压材料,第二抽真空组件用于抽取层压材料与被加工件之间的气体,第一抽真空组件和第二抽真空组件分别独立控制。进一步地,吸合本体朝向第一压合件的表面具有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第一抽真空组件与第一吸附区连通,第二抽真空组件与第二吸附区连通,第二吸附区围绕第一吸附区设置。进一步地,吸合本体具有上料区和压合区,第一压合件与压合区相对设置,上料区位于压合区远离热压合结构的一侧,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抽真空组件还包括第四抽真空组件,上料区具有与第四抽真空组件连通的第三吸附区,上料区通过第三吸附区吸合层压材料,压合区具有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进一步地,热压合结构包括:第三压合件;位于第三压合件下方的第四压合件,第三压合件与第四压合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以对设置在第三压合件和第四压合件之间的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进行热压合;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三压合件上,以对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进行加热;第五抽真空组件,设置在第四压合件上并用于吸合层压材料。进一步地,冷却结构包括:第五压合件,冷媒在第五压合件内流动,以对第五压合件进行冷却降温;位于第五压合件下方的第六压合件,第五压合件与第六压合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以对设置在第五压合件和第六压合件之间的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进行冷压合;第六抽真空组件,设置在第六压合件上并用于吸合层压材料。进一步地,热压合结构为至少一个,当热压合结构为多个时,多个热压合结构沿真空热压合结构至冷却结构的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地,层压设备还包括输送装置,通过输送装置将层压材料和被加工件从真空热压合结构输送至热压合结构上;和/或通过输送装置将层压材料和被加工件从热压合结构输送至冷却结构上。进一步地,吸合本体具有上料区和压合区,压合区位于上料区的下游位置处,通过输送装置将层压材料和被加工件从上料区输送至压合区。进一步地,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及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引料装置、张紧组件和收料装置,引料装置包括用于缠绕层压材料的进料辊,收料装置包括收料辊,层压材料被卷绕在收料辊上,以实现收料辊对层压材料的收料操作。进一步地,张紧组件包括:张紧结构,设置在引料装置与收料装置之间,张紧结构包括辊轮组件和压力调节组件,层压材料绕设在辊轮组件上,压力调节组件可检测层压材料上的张力值,当张力值与预设张力值不一致时,压力调节组件调整辊轮组件在竖直方向Z上的高度,以使张力值与预设张力值一致。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当采用层压设备对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进行压合时,先将二者运输至真空热压合结构上进行抽真空热压合操作。其中,真空热压合结构包括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第二压合件位于第一压合件的下方,第一压合件与第二压合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以对设置在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之间的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进行热压合。第二压合件包括吸合本体及设置在吸合本体上的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抽真空组件,吸合本体通过至少一个抽真空组件吸合层压材料,以使层压材料平展的铺设在第二压合件上,至少一个抽真空组件用于抽取层压材料与被加工件之间的气体,以排出层压材料与被加工件之间的气体,使得二者紧密地热压合在一起。之后,第一压合件和第二压合件压接以实现真空热压合结构对层压材料和被加工件的热压合。在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被真空热压合结构压合后,将压合后的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依次输送至热压合结构和冷却结构下,分别对被压合后的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进行热压合和冷却、降温,以完成层压设备对被加工件和层压材料的层压操作。在上述过程中,在层压材料和被加工件输送至热压合结构和冷却结构前,层压材料在至少一个抽真空组件的吸合作用下始终处于平展的状态,未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层压材料和被加工件形成的层压件的外观更加平整,且避免层压材料和被加工件之间形成应力,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层压设备的层压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升了层压设备的层压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层压设备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层压设备的真空热压合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真空热压合结构的第二压合件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图2中的真空热压合结构的第二压合件的侧视图;图5示出了图2中的真空热压合结构的第一压合件的透视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第一压合件的侧向透视图;图7示出了图1中的层压设备的热压合结构的第四压合件的俯视图;图8示出了图7中的热压合结构的第四压合件的侧向透视图;图9示出了图1中的层压设备的冷却结构的第六压合件的俯视图;图10示出了图9中的冷却结构的第六压合件的侧向透视图;图11示出了图1中的层压设备的冷却结构的第五压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层压设备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3示出了图1中的层压设备与输送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压设备,所述层压设备包括真空热压合结构(10)、热压合结构(20)和冷却结构(30),所述热压合结构(20)设置在所述真空热压合结构(10)的下游位置处以对经过所述真空热压合结构(10)压合后的层压材料(40)与被加工件进行热压合,所述冷却结构(30)设置在所述热压合结构(20)的下游位置处以对经过所述热压合结构(20)压合后的所述层压材料(40)与所述被加工件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热压合结构(10)包括:/n第一压合件(11);/n位于所述第一压合件(11)下方的第二压合件(12),所述第一压合件(11)与所述第二压合件(12)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以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合件(11)和所述第二压合件(12)之间的所述被加工件和所述层压材料(40)进行压合;/n其中,所述第二压合件(12)包括吸合本体(121)及设置在所述吸合本体(121)上的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抽真空组件,所述吸合本体(121)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抽真空组件吸合所述层压材料(40),至少一个所述抽真空组件用于抽取所述层压材料(40)与所述被加工件之间的气体,所述第一压合件(11)和所述第二压合件(12)压接以实现所述真空热压合结构(10)对所述层压材料(40)和所述被加工件的压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压设备,所述层压设备包括真空热压合结构(10)、热压合结构(20)和冷却结构(30),所述热压合结构(20)设置在所述真空热压合结构(10)的下游位置处以对经过所述真空热压合结构(10)压合后的层压材料(40)与被加工件进行热压合,所述冷却结构(30)设置在所述热压合结构(20)的下游位置处以对经过所述热压合结构(20)压合后的所述层压材料(40)与所述被加工件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热压合结构(10)包括:
第一压合件(11);
位于所述第一压合件(11)下方的第二压合件(12),所述第一压合件(11)与所述第二压合件(12)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以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合件(11)和所述第二压合件(12)之间的所述被加工件和所述层压材料(40)进行压合;
其中,所述第二压合件(12)包括吸合本体(121)及设置在所述吸合本体(121)上的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抽真空组件,所述吸合本体(121)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抽真空组件吸合所述层压材料(40),至少一个所述抽真空组件用于抽取所述层压材料(40)与所述被加工件之间的气体,所述第一压合件(11)和所述第二压合件(12)压接以实现所述真空热压合结构(10)对所述层压材料(40)和所述被加工件的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抽真空组件包括第一抽真空组件(122)和第二抽真空组件(123),所述第一抽真空组件(122)用于吸合所述层压材料(40),所述第二抽真空组件(123)用于抽取所述层压材料(40)与所述被加工件之间的气体,所述第一抽真空组件(122)和所述第二抽真空组件(123)分别独立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本体(121)朝向所述第一压合件(11)的表面具有第一吸附区(121a)和第二吸附区(121b),所述第一抽真空组件(122)与所述第一吸附区(121a)连通,所述第二抽真空组件(123)与所述第二吸附区(121b)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区(121b)围绕所述第一吸附区(121a)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本体(121)具有上料区和压合区,所述第一压合件(11)与所述压合区相对设置,所述上料区位于所述压合区远离所述热压合结构(20)的一侧,所述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抽真空组件还包括第四抽真空组件(124),所述上料区具有与所述第四抽真空组件(124)连通的第三吸附区(121c),所述上料区通过所述第三吸附区(121c)吸合所述层压材料(40),所述压合区具有所述第一吸附区(121a)和所述第二吸附区(121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合结构(20)包括:
第三压合件(21);
位于所述第三压合件(21)下方的第四压合件(22),所述第三压合件(21)与所述第四压合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立广陈保存李金龙姚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泰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