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包括支撑架、立柱、伺服电机、平行开闭夹爪气缸、导向夹爪部件以及移栽搬运部件,所述的立柱设置在支撑架上部的一侧边,所述的伺服电机活动设置在立柱上分别并与平行开闭夹爪气缸和移栽搬运部件相连接,所述的导向夹爪部件分别与平行开闭夹爪气缸相连接并位于立柱的侧边。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把针管精准,稳定的组装到导管中,从而避免了针管在组装过程中,针尖的碰伤与针管的刮伤,此机构可融合到留置针组装设备中,实现快速,全自动的功能,从而有效节约了人力、提高了产能。
An assembly mechanism of needle tube and catheter for retaining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留置针产品的兴起并发展,基于其先进的作用与优点,医疗上留置针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留置针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且要求高,目前国内关于留置针针管导管组装的机构主要以半自动为主,需要人工不间断操作进行,且在组装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针尖碰伤,针管刮伤,导致针管导管组装的稳定性与合格率较低,造成生产效率低、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为弥补目前国内针管导管组装机构的不足而设计研发,把针管精准,稳定的组装到导管中,从而避免了针管在组装过程中,针尖的碰伤与针管的刮伤,此机构可融合到留置针组装设备中,实现快速,全自动的功能,从而有效节约了人力、提高了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包括支撑架、立柱、伺服电机、平行开闭夹爪气缸、导向夹爪部件以及移栽搬运部件,所述的立柱设置在支撑架上部的一侧边,所述的伺服电机活动设置在立柱上分别并与平行开闭夹爪气缸和移栽搬运部件相连接,所述的导向夹爪部件分别与平行开闭夹爪气缸相连接并位于立柱的侧边。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夹爪部件包括薄型夹爪气缸、针管导向夹爪、X-Y平台、微分头和连接板,所述的针管导向夹爪分别两两安装在薄型夹爪气缸下部的两侧边,所述的X-Y平台设置在薄型夹爪气缸的上端并与微分头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板设置在X-Y平台的上端,所述的连接板的下端还设置有支撑块。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夹爪部件的数量为2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移栽搬运部件包括相连接的笔形气缸和导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伺服电机做升降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为弥补目前国内针管导管组装机构的不足而设计研发,把针管精准,稳定的组装到导管中,从而避免了针管在组装过程中,针尖的碰伤与针管的刮伤,此机构可融合到留置针组装设备中,实现快速,全自动的功能,从而有效节约了人力、提高了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导向夹爪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撑架,2、立柱,3、伺服电机,4、平行开闭夹爪气缸,5、导向夹爪部件,6、笔形气缸,7、导轨,51薄型夹爪气缸,52、针管导向夹爪,53、X-Y平台,54、微分头,55、连接板,56、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包括支撑架1、立柱2、伺服电机3、平行开闭夹爪气缸4、导向夹爪部件5以及移栽搬运部件。所述的立柱2设置在支撑架1上部的一侧边,所述的伺服电机3活动设置在立柱2上分别并与平行开闭夹爪气缸4和移栽搬运部件相连接,所述的导向夹爪部件分别与平行开闭夹爪气缸4相连接并位于立柱2的侧边。如图2所示,所述的导向夹爪部件5包括薄型夹爪气缸51、针管导向夹爪52、X-Y平台53、微分头54和连接板55,所述的针管导向夹爪52分别两两安装在薄型夹爪气缸51下部的两侧边,所述的X-Y平台53设置在薄型夹爪气缸51的上端并与微分头54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板55设置在X-Y平台53的上端,所述的连接板55的下端还设置有支撑块56。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伺服电机3做升降动作;所述的导向夹爪部件的数量为2组,分别呈平行安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移栽搬运部件包括相连接的笔形气缸6和导轨7。本机构借用伺服电机3、平行开闭型夹爪气缸4、薄型夹爪气缸51、针管导向夹爪52、X-Y平台53、微分头54、笔形气缸6和导轨7,把针管精准、稳定的组装到导管中。工作原理:借助微分头8配合X-Y平台53,调整针管导向夹爪52的X、Y方向的位置,使针管导向夹爪52夹紧时,针管能够对准导管,位置调整OK。伺服电机3下降配合平行开闭夹爪气缸4,夹紧抓取针管组件,伺服电机3上升,配合笔形气缸6和导轨7组成的移栽搬运部件将针管组件搬运到导管的正上方。伺服电机3下降将针管组件搬送至导管口处,再由薄型夹爪气缸51夹紧,通过针管导向夹爪52将针管夹紧导向,伺服电机3继续下降,将针管组装到导管中,各动作复位,完成针管导管组装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结构借用微分头,配合X-Y平台调试,操作简单方便,稳定性高;2)、本机构可保证位置的精准性,避免针尖的碰伤和针管的刮伤。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为弥补目前国内针管导管组装机构的不足而设计研发,把针管精准,稳定的组装到导管中,从而避免了针管在组装过程中,针尖的碰伤与针管的刮伤,此机构可融合到留置针组装设备中,实现快速,全自动的功能,从而有效节约了人力、提高了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立柱、伺服电机、平行开闭夹爪气缸、导向夹爪部件以及移栽搬运部件,所述的立柱设置在支撑架上部的一侧边,所述的伺服电机活动设置在立柱上分别并与平行开闭夹爪气缸和移栽搬运部件相连接,所述的导向夹爪部件分别与平行开闭夹爪气缸相连接并位于立柱的侧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立柱、伺服电机、平行开闭夹爪气缸、导向夹爪部件以及移栽搬运部件,所述的立柱设置在支撑架上部的一侧边,所述的伺服电机活动设置在立柱上分别并与平行开闭夹爪气缸和移栽搬运部件相连接,所述的导向夹爪部件分别与平行开闭夹爪气缸相连接并位于立柱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的针管导管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夹爪部件包括薄型夹爪气缸、针管导向夹爪、X-Y平台、微分头和连接板,所述的针管导向夹爪分别两两安装在薄型夹爪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俊,刘国发,张军挺,蔡宇锋,倪晋松,于恒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凌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