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桶式催芽机
本技术涉及种子旱育稀植栽培设备制造
,特别涉及滚桶式催芽机。
技术介绍
在我国各地区要想使农业种植获得高产、稳产,浸种和催芽是关键。目前,浸种和催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温度不恒定,导致各个种子个体之间吸水不一致,膨胀不一致,芽势不一致,在使用催芽器时表现出耗氧过多,发芽不一致,每袋种子中间部分的水稻的胚乳还很硬,故不能正常出芽:如催芽的时间过长,则外部种子出芽过长;如按时催芽,没有出芽的种子不好确定此种是否不发芽,还是没催好芽,导致在播种时不敢稀播,匀播,从而造成了育苗密度过大,匀度不够,使秧苗正常生长空间不足,出现二类、三类苗,根本无法育出壮苗。现有技术虽然都实现了对催芽的温度进行监控,但是在对温度进行调节时,都存在补充热量或者排出热量时,种子区域各个部位间的温度存在较大的温差,温度不恒定,导致各个种子个体之间吸水不一致,膨胀不一致,芽势不一致,在使用催芽器时表现出耗氧过多,发芽不一致。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浸种催芽设备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滚桶式催芽机,实现的目的之一是应用实现浸种催芽过程的自动搅拌,整机实现了恒温浸种催芽,实现了种子根芽同长,为工厂化育苗用种、集中催芽和砂地直播用种提供保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滚桶式催芽机,包括容置箱、电控箱、承载托盘、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和供气装置;所述承载托盘、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加热装置均设置于 ...
【技术保护点】
1.滚桶式催芽机,包括容置箱(1)、电控箱(2)、承载托盘(3)、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和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容置箱(1)内,所述承载托盘(3)上设有滚筒式翻转装置(5);/n所述滚筒式翻转装置(5)包括卧式滚筒(51)、支撑架(52)、中心吹气管(53)和驱动马达(54);/n所述卧式滚筒(51)侧面的环形侧壁上设有种子取放口,所述种子取放口设有取放盖(55),且所述卧式滚筒(51)的侧壁和所述取放盖(55)均设有若干网孔呈网孔板结构;/n所述卧式滚筒(51)以轴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容置箱(1)内,两端通过两个所述支撑架(52)支撑在所述承载托盘(3)上;/n所述卧式滚筒(51)的两端与相应的所述支撑架(52)之间呈回转副连接;/n两个所述支撑架(52)之间设有所述中心吹气管(53),所述中心吹气管(53)通过空气管路(4)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n所述中心吹气管(53)从所述卧式滚筒(51)的一端中心位置穿入,经轴线从另一端的中心穿出;/n所述卧式滚筒(51)的上方,位于浸种液液面上方,设有所述驱动马达(54);/n所述驱动马达(54)与所述卧式滚筒 ...
【技术特征摘要】
1.滚桶式催芽机,包括容置箱(1)、电控箱(2)、承载托盘(3)、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加热装置和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置箱(1)内,所述承载托盘(3)上设有滚筒式翻转装置(5);
所述滚筒式翻转装置(5)包括卧式滚筒(51)、支撑架(52)、中心吹气管(53)和驱动马达(54);
所述卧式滚筒(51)侧面的环形侧壁上设有种子取放口,所述种子取放口设有取放盖(55),且所述卧式滚筒(51)的侧壁和所述取放盖(55)均设有若干网孔呈网孔板结构;
所述卧式滚筒(51)以轴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容置箱(1)内,两端通过两个所述支撑架(52)支撑在所述承载托盘(3)上;
所述卧式滚筒(51)的两端与相应的所述支撑架(52)之间呈回转副连接;
两个所述支撑架(52)之间设有所述中心吹气管(53),所述中心吹气管(53)通过空气管路(4)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
所述中心吹气管(53)从所述卧式滚筒(51)的一端中心位置穿入,经轴线从另一端的中心穿出;
所述卧式滚筒(51)的上方,位于浸种液液面上方,设有所述驱动马达(54);
所述驱动马达(54)与所述卧式滚筒(51)通过齿轮组连接,并通过所述齿轮组传递转矩;
所述齿轮组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马达(54)输出轴的主动齿轮,和设置于所述卧式滚筒(51)一端的从动齿轮(56);
所述容置箱(1)内对应所述卧式滚筒(51)中心位置和四周位置均设有冷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桶式催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托盘(3)包括拖盘(31)、导流板(32)和防潮板(33);
所述拖盘(31)包括拖盘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拖盘面板下面的若干支腿(34),若干所述支腿(34)之间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供气装置;
所述拖盘(31)上方设置导流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亮,高山恭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矢崎机械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