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部分可熔支撑管的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23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并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剥离强度的PTFE中空纤维复合膜,从外到内包括PTFE分离层、支撑管,分离层螺旋绕包在支撑管外表面,分离层、支撑管之间还具有起粘合作用的低熔程含氟聚合物层,含氟聚合物层渗入支撑管和分离层内将二者高强度粘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喷涂;2)预烧;3)绕包及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高剥离强度的PTFE中空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聚四氟乙烯分离层与异质支撑管之间的剥离强度,防止分离层在复杂工况下长期运行或承受反洗高压时从支撑管上剥落,从而延长膜组件使用寿命,也扩大了支撑材料的选择范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composite membrane based on partially fusible support tub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部分可熔支撑管的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膜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部分可熔支撑管的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空纤维膜具有较高的装填密度,在各种形态的膜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其材质主要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砜(PSF)、聚醚砜(PES)、聚氯乙烯(PVC)、聚丙烯腈(PAN)等。但是这些材质的中空纤维膜抗污染性能一般,而且在某些强酸、强碱或强氧化等极端工况下无法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可用于极端恶劣环境,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极大潜力的制膜材料。然而也正是由于其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不溶不熔,导致其加工成型困难。目前一般采用先糊料挤出后拉伸方法制备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由于是单向拉伸工艺,孔径较大且难以控制,不能满足高精度分离和过滤的要求。为了克服单向拉伸工艺的缺陷,研究者开发了复合型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最初是将双向拉伸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在聚四氟乙烯支撑管上,然后再高温热处理,由于分离层的纵、横向收缩均大于支撑管的径向收缩,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部分可熔支撑管的聚四氟乙烯复合膜,聚四氟乙烯分离层(1)绕包在中空状支撑管(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由低熔程聚合物纤维(3)与耐高温材料纤维(4)混合编制;低熔程聚合物纤维(3)在复合膜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熔融,渗入聚四氟乙烯分离层(1)的内表层,与聚四氟乙烯原纤相互纠缠,实现高强度粘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部分可熔支撑管的聚四氟乙烯复合膜,聚四氟乙烯分离层(1)绕包在中空状支撑管(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由低熔程聚合物纤维(3)与耐高温材料纤维(4)混合编制;低熔程聚合物纤维(3)在复合膜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熔融,渗入聚四氟乙烯分离层(1)的内表层,与聚四氟乙烯原纤相互纠缠,实现高强度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部分可熔支撑管的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程聚合物纤维(3)熔点为120~300℃,分解温度大于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部分可熔支撑管的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程聚合物纤维(3)为高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聚全氟乙丙烯、聚己内酰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部分可熔支撑管的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程聚合物纤维(3)在支撑管(2)中的含量为5~3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部分可熔支撑管的聚四氟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熔程聚合物纤维(3)进入聚四氟乙烯分离层(1)深度为聚四氟乙烯分离层(1)厚度的10%以上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赋沈红梅徐山田谢柏明金兴华余冬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