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气相介质中分离可凝组分液滴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22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08
一种在气相介质中分离可凝组分液滴的方法及装置,将含有可凝组分及其雾滴、飞沫的混合气体,以湍流状态流过与可凝组分亲和且表面已经浸润的微孔材料,可凝组分的雾滴、飞沫在微孔材料表面被停留,并随压力差传递到材料的另一侧。本申请包括封闭设备,所述封闭设备内部被微孔材料分隔为气侧和液侧两个部分,气侧有进、出口,分别通过所述气相介质和分离液滴后的气流;液侧有至少一个用于导入浸润液和排出液滴积聚形成的液体、并维持液侧工作压力P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parating condensable component droplets in gas phas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气相介质中分离可凝组分液滴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或蒸气分离方法的
,尤其涉及在气相介质中分离可凝组分液滴的方法和装置。技术背景在化工、炼焦、冶金、发电、供暖等领域,在气体使用、化工气相反应、蒸馏与冷凝和其他传质与输送过程中多有除雾方面的要求;同时,在含有过饱和气时,也常常需要降低饱和度;此外,尤其在尾气的处理以及VOC组分的回收等场合,也有去除微量的雾滴和微沫、降低饱和度的工艺需求。在气液两相并存的单元操作中,气体中分散液滴的直径约在0.1~5000μm。这些液滴有的来自于气沫夹带,也有的源于可凝气过饱和之后的凝结。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可凝组分含量超过对应温度下的饱和度,形成过饱和状态。处于过饱和状态的蒸气并不稳定,一旦出现凝结核,部分蒸气就会凝结成液体,其余蒸气就回到了饱和蒸气的状态。而粉尘、带电的粒子、气凝胶和含电解质的微沫等杂质微粒,都能起到凝结核的作用,极易形成粒径大小不一的雾滴微沫。为去除上述气体介质中的微小液滴,目前可用于去除气相介质中雾滴微沫的除雾装置,有重力沉降分离器、离心分离器、惯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气相介质中分离可凝组分液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借助于微孔内液体张力阻隔气相而透过液相的封闭设备(1),依次经过加载浸润和差压运行两个步骤去除气相介质中可凝组分液滴;/n气相介质为包含未达到液化点的不凝气体,和已达到液化点的可凝组分及其液滴的混合介质;/n封闭设备(1)内设置材质为表面与可凝组分液体亲合的微孔材料(2),微孔材料(2)将封闭设备(1)分隔为与气相介质接触之表面一侧的气侧(3)和背面一侧的液侧(4)两个部分;/n步骤一加载浸润:对封闭设备(1)进行控温控压操作,使封闭设备(1)内的温度和压力与所述气相介质的温度和压力一致,并采用浸润液将微孔材料(2)完全浸润,微孔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气相介质中分离可凝组分液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借助于微孔内液体张力阻隔气相而透过液相的封闭设备(1),依次经过加载浸润和差压运行两个步骤去除气相介质中可凝组分液滴;
气相介质为包含未达到液化点的不凝气体,和已达到液化点的可凝组分及其液滴的混合介质;
封闭设备(1)内设置材质为表面与可凝组分液体亲合的微孔材料(2),微孔材料(2)将封闭设备(1)分隔为与气相介质接触之表面一侧的气侧(3)和背面一侧的液侧(4)两个部分;
步骤一加载浸润:对封闭设备(1)进行控温控压操作,使封闭设备(1)内的温度和压力与所述气相介质的温度和压力一致,并采用浸润液将微孔材料(2)完全浸润,微孔材料(2)的孔内因张力作用被浸润液充满,使液侧(4)形成封闭的空间;
步骤二差压运行:气相介质以湍流状态进入封闭设备(1)的气侧(3),保持气侧(3)工作压力P1并调节液侧(4)工作压力P2,使P1和P2同时满足3个条件:P1大于P2;P2高于可凝组分在使用工况下的蒸气压;压差P1-P2始终小于工况条件下微孔材料(2)孔径对应的泡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气相介质中分离可凝组分液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液为可凝组分的液体;和与微孔材料(2)表面亲合并与可凝组分混溶的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气相介质中分离可凝组分液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压运行步骤包括液侧(4)完全充满液体,液侧(4)工作温度低于气侧(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气相介质中分离可凝组分液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压运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剑鸣陈忠程新华李保国徐丽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圣卡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