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聚氨酯微胶囊环保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011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聚氨酯微胶囊环保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酯多元醇经减压脱水,降温与异氰酸酯混合反应,制得可降解聚氨酯单组份胶黏剂,记为A;(2)将A溶解在环氧大豆油中,添加乳化剂和氯化钙纳米颗粒,搅拌混匀,记为B;(3)将B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形成水包油微胶囊,乳液中的氯化钙纳米颗粒跟乳液表面的海藻酸钠溶液交联反应,形成一层包覆膜,制成微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聚氨酯微胶囊环保杀虫剂,其材料采用来源广泛的环境友好的材料海藻酸钠、氯化钙、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等,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等特点,同时易水洗、无农药残留,且微胶囊破裂后的固化物易降解,对人体和环境无危害。

A new type of polyurethane microcapsu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ecticid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聚氨酯微胶囊环保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杀虫剂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聚氨酯微胶囊环保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蝗虫种类繁多,均为植食性,成虫体长35mm以上,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大量蝗虫过境,危害农、林及牧业,形成蝗灾。蝗灾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一)发生区域广: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以北的区域外均可发生蝗虫灾害;(二)影响范围大:全球常年发生蝗虫灾害的面积约4680万平方米,受灾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10;(三)爆发性强:据报道的蝗虫密度曾高达4000余只/平米,铺天盖地的蝗虫迁移迅速,持续时间短,所到之处农田作物颗粒无收、林场及牧场被啃食一空,对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现有的对抗蝗灾方法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农业防治,通过破坏蝗虫卵的生存环境而减少蝗虫卵的孵化量,如机械翻耕、引水灌溉、牲畜践踏等方式破坏蝗卵的卵床,甚至利用炸药破坏土壤表层的蝗卵卵块等,这种方法费力费时,虽然可以大大减少蝗虫源,但对外地迁移过来的蝗虫灾害,不起作用。二是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聚氨酯微胶囊环保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聚酯多元醇经120℃减压脱水,使其含水量在0.05%以下,降温至60℃与异氰酸酯混合反应,制得可降解聚氨酯单组份胶黏剂,记为A;/n(2)将可降解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溶解在环氧大豆油中,添加乳化剂和氯化钙纳米颗粒,高速搅拌混合均匀,记为B;/n(3)取含量为0.5-1%的海藻酸钠溶液,将B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控制搅拌速度,形成水包油微胶囊,乳液中的氯化钙纳米颗粒跟乳液表面的海藻酸钠溶液交联反应,形成一层包覆膜,包裹含有可降解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的乳液,制成微胶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聚氨酯微胶囊环保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聚酯多元醇经120℃减压脱水,使其含水量在0.05%以下,降温至60℃与异氰酸酯混合反应,制得可降解聚氨酯单组份胶黏剂,记为A;
(2)将可降解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溶解在环氧大豆油中,添加乳化剂和氯化钙纳米颗粒,高速搅拌混合均匀,记为B;
(3)取含量为0.5-1%的海藻酸钠溶液,将B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控制搅拌速度,形成水包油微胶囊,乳液中的氯化钙纳米颗粒跟乳液表面的海藻酸钠溶液交联反应,形成一层包覆膜,包裹含有可降解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的乳液,制成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氨酯微胶囊环保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摩尔比为1:(1.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氨酯微胶囊环保杀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毛尚辉张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伟创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