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00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水槽;所述养殖水槽底部为两侧向中间倾斜设置,倾斜的最低处形成聚污区域;所述聚污区域延伸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区域和出水区域;还设置有推水促流设备和聚污腔室水流自所述养殖水槽的内部,流经所述出水区域、所述养殖水槽的外部和所述进水区域形成回流廊道;所述聚污区域设置有能够开闭的第一开孔;所述聚污腔室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回流廊道连通,能够开闭的第二开孔;水泵,设置于所述聚污腔室的一端,与所述聚污腔室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养殖水槽的外部就近设置回流廊道,实现了养殖水槽内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压缩非养殖空间,缩小温室大棚搭建面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A kind of corridor cultur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池塘式养殖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淡水水域的养殖方式,而池塘水质直接影响鱼类或虾类的生存和生长速度,如果不经常对鱼池进行过滤、排污,水质就容易恶化,池塘的水也容易变质变成臭水池。在传统室内养殖的循环水系统中,其养殖池的深度通常为1-2米,养殖污水普遍采用微滤机或固定筛过滤固体悬浮物。但养殖池随着饲料投放过剩、粪便聚积、悬浮物过多等,简单的固定筛过滤处理效果并不理想。申请号为CN201721890207.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养鱼跑道、池塘内循环水养殖系统。该养鱼跑道包括:跑道,包括跑道底部和跑道侧壁;所述跑道底部由不锈钢板拼接而成,所述跑道侧壁由不锈钢板拼接而成;进水口,设有推水增氧装置;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跑道的一端;出水口,设有集污装置;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跑道的另一端;所述跑道与所述进水口之前设有进水筛网,所述跑道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设有出水筛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殖系统内循环的问题,但内循环所占比例小,回流区域大,未能形成回流廊道,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回流区域和养殖槽底部均没有粪污收集构件,难以及时高效汇聚粪污,极易导致污染物在外塘的积累,无法形成自循环养殖系统;并且养殖系统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大,养殖适温期短,养殖系统利用率低。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廊道式养殖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水槽;所述养殖水槽的底部为两侧向中间倾斜设置,倾斜的最低处形成聚污区域;所述养殖水槽在所述聚污区域延伸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区域和出水区域;推水促流设备,至少设置于所述进水区域和所述出水区域的外部或内部;水流自所述养殖水槽内部,流经所述出水区域、所述养殖水槽外部和所述进水区域形成回流廊道;所述聚污区域设置有能够开闭的第一开孔;聚污腔室,设置于所述聚污区域的下部和/或回流廊道的下部,并与所述聚污区域通过所述第一开孔连通;所述聚污腔室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回流廊道连通,并能够开闭的第二开孔;水泵,设置于所述聚污腔室的一端,并与所述聚污腔室连通;所述聚污腔室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区域、所述出水区域、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上均设置有拦鱼网。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区域和所述出水区域上端部分为可透水结构,利于水体进出养殖水槽。此外,所述回流廊道的形状与所述养殖水槽相配合;所述回流廊道在所述养殖水槽的外部,形成于所述养殖水槽的下部或侧部。进一步的,在所述回流廊道内,养殖底栖商品鱼或机器鱼,用于搅动所述回流廊道底部的水流,促进鱼粪向所述聚污腔室内汇聚。同时,所述推水促流设备位于养殖水槽外部的前端和/或后端,使用气动低扬程推水设备或轴流泵或叶轮增氧机作为引导水流定向移动的动力。并且,所述养殖水槽的一端设置纯氧增氧设备;所述纯氧增氧设备包括制氧机或液氧罐连接散气设备增氧。另外,所述养殖水槽内设置至少一根曝气管;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沿所述养殖水槽的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条每条的间距为0.03-0.2m,形成长条形线状曝气状况,用于增加所述养殖水槽内溶氧,形成环状水流,底层水流向中间流动,将沉性固形粪污向中间的所述聚污区域汇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沿所述养殖水槽的长度方向设置1-5条。应当理解,所述曝气管的条数并不限制于1-5条,任何能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条数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管为自沉管、纳米管、打孔管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水槽和所述回流廊道上方增设支架和半透明遮光部件,形成温室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水槽所使用的材料为,玻璃钢、不锈钢、铝塑板、塑料板、塑料膜、帆布和化纤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养殖水槽和回流廊道上覆盖保温大棚,所述保温大棚包括玻璃大棚、塑料大棚、泡沫模块大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所述回流廊道内设置有微生物填料,以增加微生物挂膜面积,促进可溶性污染物的转化利用,填料包括弹性填料、漂浮填料、过滤坝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通过在养殖水槽下部和/或侧部设置回流廊道,实现养殖水槽内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在养殖水槽和/或回流廊道下面设置聚污腔室,对所述养殖水槽和所述回流廊道内的污物进行收集和清理,实现所述养殖水槽和所述回流廊道内部的生态循环;其中,所述回流廊道的设置,删减了常规设施养殖所需要的管道及配件等输水路径,有利于扩大回流通道的截面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实现低能耗回流,避免管道输水所产生的阻力,并且在水循环路径上均具备聚污排污功能,从而实现养殖污染的高效祛除,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同时压缩了非养殖空间,缩小了温室大棚的搭建面积,高效的利用了土地资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廊道式养殖系统第一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廊道式养殖系统第二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廊道式养殖系统第三示意图。图中:1、养殖水槽;2、聚污区域;201、第一开孔;3、进水区域;4、出水区域;5、推水促流设备;6、回流廊道;7、聚污腔室;701、第二开孔;8、水泵;9、纯氧增氧设备;10、曝气管;11、进水口。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养殖水槽(1),所述养殖水槽(1)的底部为两侧向中间倾斜设置,倾斜的最低处形成聚污区域(2);/n所述养殖水槽(1)在所述聚污区域(2)延伸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区域(3)和出水区域(4);/n推水促流设备(5),至少设置于所述进水区域(3)和所述出水区域(4)的外部或内部;/n水流自所述养殖水槽(1)的内部,流经所述出水区域(4)、所述养殖水槽(1)的外部和所述进水区域(3)形成回流廊道(6);/n所述聚污区域(2)设置有能够开闭的第一开孔(201);/n聚污腔室(7),设置于所述聚污区域(2)的下部和/或回流廊道(6)的下部,并与所述聚污区域(2)通过所述第一开孔(201)连通;/n所述聚污腔室(7)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回流廊道(6)连通,并能够开闭的第二开孔(701);/n水泵(8),设置于所述聚污腔室(7)的一端,并与所述聚污腔室(7)连通;/n所述聚污腔室(7)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养殖水槽(1),所述养殖水槽(1)的底部为两侧向中间倾斜设置,倾斜的最低处形成聚污区域(2);
所述养殖水槽(1)在所述聚污区域(2)延伸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区域(3)和出水区域(4);
推水促流设备(5),至少设置于所述进水区域(3)和所述出水区域(4)的外部或内部;
水流自所述养殖水槽(1)的内部,流经所述出水区域(4)、所述养殖水槽(1)的外部和所述进水区域(3)形成回流廊道(6);
所述聚污区域(2)设置有能够开闭的第一开孔(201);
聚污腔室(7),设置于所述聚污区域(2)的下部和/或回流廊道(6)的下部,并与所述聚污区域(2)通过所述第一开孔(201)连通;
所述聚污腔室(7)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回流廊道(6)连通,并能够开闭的第二开孔(701);
水泵(8),设置于所述聚污腔室(7)的一端,并与所述聚污腔室(7)连通;
所述聚污腔室(7)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域(3)、所述出水区域(4)、所述第一开孔(201)和所述第二开孔(701)上均设置有拦鱼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廊道(6)的形状与所述养殖水槽(1)相配合;
所述回流廊道(6)在所述养殖水槽(1)的外部,形成于所述养殖水槽(1)的下部和/或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廊道式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流廊道(6)内,养殖底栖商品鱼或机器鱼,用于搅动所述回流廊道(6)底部的水流,促进鱼粪向所述聚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清发张铷曹祥德汤庆丰徐秋芳吴昊马继华龙祥平蒋芳程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