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005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第一管道与第一电磁阀相连通,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与鱼缸净化器的入水口端相连通,在水泵与第一电磁阀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连通有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二管道通过第二电磁阀与养殖腔给水管道相连通,第三管道通过第三电磁阀与内部养殖架给水管道相连通,在落地窗体边框墙上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相连通,在上楼板和下楼板之间的预制底座上活动安装有内部养殖装置;采用预制结构的方式,高效的实施施工作业,缩减了施工周期,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且安装方便高效快捷。

A kind of assembled intelligent ecosystem for balcony of high-ris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生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
技术介绍
阳台是家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空间,传统的阳台在晾衣、通风、采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除了上述作用外,阳台的使用频率相比较房屋的其它空间还是相对较低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智能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联网,在传统的家居空间内,可以实现的物联网将会变得更为广泛。日前,环境相对恶化,空气质量相对降低,室内家居的微环境变得急需得到净化。如何在不影响传统阳台的功能下,结合智能家居系统,充分在现有空间和资源的前提下,实现阳台智能生态系统,成为持续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上述问题之外,每个建筑空间内的多个房屋建筑结构是相同的,并且,每个房间的或者户型的阳台结构是相同的,目前房屋构建过程中,阳台外部是不不采取封窗作业处理的,一般预留阳台窗户安装区域,切多为落地作业,这就为符合构建条件的预制结构的安装提供了便捷性,可在施工现场外就根据房屋阳台预留空间位置实施预制结构作业,制作成一套完整的预制结构体,可以直接转运装载至阳台窗户预留区域,实现装配式结构的构建,节省房屋建造工期和时间。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节能环保,空间利用率高,环保高效,安装方便,预制结构,系统生态化循环,观赏性高的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节能环保,空间利用率高,环保高效,安装方便,预制结构,系统生态化循环,观赏性高的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包括设置在上楼板和下楼板之间的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设置在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之间的装配式智能生态装置,所述的装配式智能生态装置包括设置在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底部之间的预制底座,预制底座为顶部带有开口的椭圆形筒状结构,在预制底座的内侧中间位置纵向固定安装有纵向分隔板,纵向分隔板与预制底座一侧内壁形成鱼缸养殖腔,纵向分隔板与预制底座另一侧内壁形成种植腔,在纵向分隔板的顶部与上楼板之间安装有预制窗体,鱼缸养殖腔位于预制窗体内侧的下楼板上,在位于预制窗体内侧的下楼板上的鱼缸养殖腔下方对应的预制底座底部设置有预埋件,种植腔位于预制窗体外侧,在鱼缸养殖腔的底部设置有水泵,水泵与第一管道相连通,第一管道与第一电磁阀相连通,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与鱼缸净化器的入水口端相连通,在水泵与第一电磁阀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连通有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二管道通过第二电磁阀与养殖腔给水管道相连通,第三管道通过第三电磁阀与内部养殖架给水管道相连通,在落地窗体边框墙上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相连通,在上楼板和下楼板之间的预制底座上活动安装有内部养殖装置。所述的内部养殖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上楼板和下楼板之间的预制底座上的底部限位轨道,在上楼板底部安装有与底部限位轨道相配合的顶部限位轨道,在底部限位轨道和顶部限位轨道内均安装有滑轮,在两个滑轮之间安装有旋转桶,在旋转桶的顶部外侧套装有加水承载腔,在加水承载腔的底部连通有漏水管,在漏水管底部的旋转桶外侧螺旋缠绕设置有种植承载管,在种植承载管上设置有室内种植承载座,室内种植承载座的底部与种植承载管相连通,在种植承载管内填充有吸水海绵体,加水承载腔为顶部带有开口的腔体结构,加水承载腔的顶面不高于内部养殖架给水管道的顶面,在内部养殖架给水管道的底部连通有与加水承载腔相配合的加水承载腔出水管。所述的预制底座的纵向中部外侧面为直行结构,预制底座的纵向中部固定安装在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底部之间,预制底座的底部通过预埋件与下楼板相连接,所述的纵向分隔板为长方体墙体结构,纵向分隔板的底部与预制底座的底壁固定连接,纵向分隔板的侧面与预制底座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纵向分隔板的高度不低于预制底座的高度,鱼缸养殖腔为半椭圆形筒体结构,种植腔为半椭圆形筒体结构,种植腔的形状与鱼缸养殖腔的形状相同,种植腔的大小与鱼缸养殖腔的大小相同。所述的纵向分隔板的顶面与预制窗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在预制窗体外侧面与落地窗体边框墙内侧面之间安装有加强限位墙体,预制窗体的宽度不大于预制底座顶部中间位置的宽度,加强限位墙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预制底座的顶面,预制窗体的宽度与纵向分隔板的宽度相等。所述的种植腔以及预制窗体外侧的预制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密封底座,在外密封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外密封窗体,外密封窗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密封顶板,在外密封顶板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进风过滤器,进风过滤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外密封窗体是由均等部分在外密封底座上的五块玻璃窗体连接而成的,外密封底座的底座形状与种植腔以及预制窗体外侧的预制底座的上沿形状相配合。所述的养殖腔给水管道套装在纵向分隔板内侧,养殖腔给水管道的外端位于种植腔上方,养殖腔给水管道的内端位于鱼缸养殖腔上方,位于鱼缸养殖腔上方的养殖腔给水管道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的底部限位轨道为半椭圆形结构,底部限位轨道位于预制底座一侧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桶为圆柱形空腔结构,在旋转桶内安装有蓄电电池组,蓄电电池组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旋转桶内的灯环相连接,在旋转桶的外侧设置有充电口以及开关。所述的加水承载腔为顶部带有开口的圆柱形墙体结构,在加水承载腔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旋转桶安装孔,旋转桶套装在该旋转桶安装孔内,在旋转桶外壁与该旋转桶安装孔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的加水承载腔底部开设有漏水孔,该漏水孔的内壁与漏水管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种植承载管为单螺旋管状结构,种植承载管的顶部与漏水管的底部相连通,种植承载管的底部为密封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首先克服了传统阳台使用频率不高的缺陷,在不改变传统阳台功能的前提下,将传统阳台改变为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不仅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并且提高了阳台的使用频率,并植入智能化系统,满足了人们智能化家居的需求,并且产品本系统,有助于提高微环境的空气质量,实现了在现有空间和资源的前提下,智能生态系统与阳台高效的统一,并且,采用预制结构的方式,高效的实施施工作业,缩减了施工周期,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且安装方便高效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底座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桶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6、7所示,一种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包括设置在上楼板2和下楼板1之间的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3,设置在两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包括设置在上楼板(2)和下楼板(1)之间的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3),设置在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3)之间的装配式智能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式智能生态装置包括设置在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3)底部之间的预制底座(4),预制底座(4)为顶部带有开口的椭圆形筒状结构,在预制底座(4)的内侧中间位置纵向固定安装有纵向分隔板(5),纵向分隔板(5)与预制底座(4)一侧内壁形成鱼缸养殖腔(6),纵向分隔板(5)与预制底座(4)另一侧内壁形成种植腔(30),在纵向分隔板(5)的顶部与上楼板(2)之间安装有预制窗体(9),鱼缸养殖腔(6)位于预制窗体(9)内侧的下楼板(1)上,在位于预制窗体(9)内侧的下楼板(1)上的鱼缸养殖腔(6)下方对应的预制底座(4)底部设置有预埋件(17),种植腔(30)位于预制窗体(9)外侧,在鱼缸养殖腔(6)的底部设置有水泵(18),水泵(18)与第一管道(19)相连通,第一管道(19)与第一电磁阀(24)相连通,第一电磁阀(24)通过管道与鱼缸净化器(26)的入水口端相连通,在水泵(18)与第一电磁阀(24)之间的第一管道(19)上连通有第二管道(20)和第三管道(21),第二管道(20)通过第二电磁阀(23)与养殖腔给水管道(27)相连通,第三管道(21)通过第三电磁阀(22)与内部养殖架给水管道(28)相连通,在落地窗体边框墙(3)上安装有控制器(25),控制器(25)通过导线与水泵(18)、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23)以及第三电磁阀(22)相连通,在上楼板(2)和下楼板(1)之间的预制底座(4)上活动安装有内部养殖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包括设置在上楼板(2)和下楼板(1)之间的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3),设置在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3)之间的装配式智能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式智能生态装置包括设置在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3)底部之间的预制底座(4),预制底座(4)为顶部带有开口的椭圆形筒状结构,在预制底座(4)的内侧中间位置纵向固定安装有纵向分隔板(5),纵向分隔板(5)与预制底座(4)一侧内壁形成鱼缸养殖腔(6),纵向分隔板(5)与预制底座(4)另一侧内壁形成种植腔(30),在纵向分隔板(5)的顶部与上楼板(2)之间安装有预制窗体(9),鱼缸养殖腔(6)位于预制窗体(9)内侧的下楼板(1)上,在位于预制窗体(9)内侧的下楼板(1)上的鱼缸养殖腔(6)下方对应的预制底座(4)底部设置有预埋件(17),种植腔(30)位于预制窗体(9)外侧,在鱼缸养殖腔(6)的底部设置有水泵(18),水泵(18)与第一管道(19)相连通,第一管道(19)与第一电磁阀(24)相连通,第一电磁阀(24)通过管道与鱼缸净化器(26)的入水口端相连通,在水泵(18)与第一电磁阀(24)之间的第一管道(19)上连通有第二管道(20)和第三管道(21),第二管道(20)通过第二电磁阀(23)与养殖腔给水管道(27)相连通,第三管道(21)通过第三电磁阀(22)与内部养殖架给水管道(28)相连通,在落地窗体边框墙(3)上安装有控制器(25),控制器(25)通过导线与水泵(18)、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23)以及第三电磁阀(22)相连通,在上楼板(2)和下楼板(1)之间的预制底座(4)上活动安装有内部养殖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养殖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上楼板(2)和下楼板(1)之间的预制底座(4)上的底部限位轨道(7),在上楼板(2)底部安装有与底部限位轨道(7)相配合的顶部限位轨道(10),在底部限位轨道(7)和顶部限位轨道(10)内均安装有滑轮(11),在两个滑轮(11)之间安装有旋转桶(12),在旋转桶(12)的顶部外侧套装有加水承载腔(13),在加水承载腔(13)的底部连通有漏水管(14),在漏水管(14)底部的旋转桶(12)外侧螺旋缠绕设置有种植承载管(15),在种植承载管(15)上设置有室内种植承载座(16),室内种植承载座(16)的底部与种植承载管(15)相连通,在种植承载管(15)内填充有吸水海绵体,加水承载腔(13)为顶部带有开口的腔体结构,加水承载腔(13)的顶面不高于内部养殖架给水管道(28)的顶面,在内部养殖架给水管道(28)的底部连通有与加水承载腔(13)相配合的加水承载腔出水管(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物阳台装配式智能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底座(4)的纵向中部外侧面为直行结构,预制底座(4)的纵向中部固定安装在两面落地窗体边框墙(3)底部之间,预制底座(4)的底部通过预埋件(17)与下楼板(1)相连接,所述的纵向分隔板(5)为长方体墙体结构,纵向分隔板(5)的底部与预制底座(4)的底壁固定连接,纵向分隔板(5)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玲玲刘华锋史解放许海澎孙宁王媛王海容王咏梅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