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交叉穿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939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交叉穿线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端面关于竖直中心轴中心对称焊接的四个支柱,所述四个支柱上端面焊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上端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托盘内部开设的第三滑槽与卡板之间的间隙配合,实现了卡板将托盘上端面的电路板卡住,避免电路板移动影响穿线,又由于采用了转动滑动把手与第一滑槽的滑动连接,实现了传动杆的横向移动,从而实现了传动杆在圆盘水平方向的任意移动,同时由于采用了按压把手推动传动杆在圆盘内部上下滑动,实现了传动杆带动穿线针通过穿线孔将线路穿过电路板上的通孔,从而实现了电路板的穿线。

A high efficiency cross thre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的交叉穿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穿线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的交叉穿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线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电路板加工进行外接线路连接时需要将电线穿过电路板上事先预留的孔位,随后进行焊接。现有的线路板在穿线时往往人工手动穿线比较麻烦,因此提出一种效率的交叉穿线装置,首先,需要将双面凹凸不平的电路板进行固定;其次,需要移动针位方便穿线;最后,需要检测出对位完成与否,避免穿线时损坏到电路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固定电路板和移动针位以及检测对孔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率的交叉穿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的交叉穿线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端面关于竖直中心轴中心对称焊接的四个支柱,所述四个支柱上端面焊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上端面开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的交叉穿线装置,包括底座(9)以及底座(9)上端面关于竖直中心轴中心对称焊接的四个支柱(6),所述四个支柱(6)上端面焊接有同一个顶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上端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18),所述顶板(11)上端面贴合有圆盘(1),且圆盘(1)下端面焊接有卡环(19),所述卡环(19)与第二环形槽(18)卡接,所述圆盘(1)通过卡环(19)与第二环形槽(18)转动连接,所述圆盘(1)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且第一滑槽(4)内部换的连接有滑动把手(5),并且第一滑槽(4)侧表壁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滑动把手(5)侧表壁通过开设有第一凸圈(16)与限位槽(17)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的交叉穿线装置,包括底座(9)以及底座(9)上端面关于竖直中心轴中心对称焊接的四个支柱(6),所述四个支柱(6)上端面焊接有同一个顶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上端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18),所述顶板(11)上端面贴合有圆盘(1),且圆盘(1)下端面焊接有卡环(19),所述卡环(19)与第二环形槽(18)卡接,所述圆盘(1)通过卡环(19)与第二环形槽(18)转动连接,所述圆盘(1)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且第一滑槽(4)内部换的连接有滑动把手(5),并且第一滑槽(4)侧表壁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滑动把手(5)侧表壁通过开设有第一凸圈(16)与限位槽(17)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把手(5)上端面通过第一压缩弹簧(3)弹性连接有按压把手(2),且按压把手(2)下端面焊接有传动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交叉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0)弹性连接有托盘(7),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0)与支柱(6)侧表壁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陆飞冯志华王小兴冯利荣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永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