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934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设置在PCB工艺边上,包括用于阻止树脂流动的三层阻流层,三层阻流层依据与PCB板间距由近到远依次是里阻流层、中阻流层和外阻流层,里阻流层与PCB板间设置有导流槽一,中阻流层与里阻流层间设置有导流槽二,外阻流层与中阻流层间设置有导流槽三,导流槽一、导流槽二和导流槽三彼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能够对高密度多层板起到阻止树脂流失和排出多余树脂的作用,保证板厚的均匀性较高。

A kind of high density multi-layer PCB process side flow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
本技术涉及PCB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
技术介绍
多层PCB层与层之间由1张或多张PP粘结而成,而PP在压合之前属于半固化状态,PP的成分主要由玻璃纤维布和环氧树脂组成,在压合时温度达到树脂的熔点后,树脂变成液态,在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树脂会流动去填充内层芯板上面线路之间的空白位置,而且不能出现空洞,要保持均衡。为了保证PCB板内填胶饱满,保证板厚均匀,现有技术是把板边设计为铺铜,再设计一些导流槽,起到阻止树脂流失和排出多余树脂的作用,这种方法基本上是通用方法,但是对于一些高密度特种多层板,对板厚均匀性要求较高的PCB,是无法达到要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能够对高密度多层板起到阻止树脂流失和排出多余树脂的作用,保证板厚的均匀性较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设置在PCB工艺边上,包括用于阻止树脂流动的三层阻流层,三层阻流层依据与PCB板间距由近到远依次是里阻流层、中阻流层和外阻流层,里阻流层与PCB板间设置有导流槽一,中阻流层与里阻流层间设置有导流槽二,外阻流层与中阻流层间设置有导流槽三,导流槽一、导流槽二和导流槽三彼此连通。优选的,里阻流层包括有多个里阻流块、以及设置在相邻里阻流块间的连通槽一,连通槽一将导流槽一与导流槽二连通。优选的,中阻流层包括有多个中阻流块、以及设置在相邻中阻流块间的连通槽二,连通槽二将导流槽二与导流槽三连通。优选的,外阻流层包括有多个外阻流块、以及设置在相邻外阻流块间的连通槽三,连通槽三将导流槽三与外界连通。优选的,里阻流块、中阻流块和外阻流块的上表面与PCB板上表面平齐,导流槽一、导流槽二、导流槽三、连通槽一、连通槽二以及连通槽三共同构成导流槽通道,导流槽通道上表面高度低于PCB板上表面高度。优选的,里阻流块、中阻流块和外阻流块的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优选的,导流槽通道宽度为1-3mm。优选的,里阻流块的长度为30-40mm、宽度为4-6mm,中阻流块的长度为30-40mm、宽度为2-4mm,外阻流块的长度为30-40mm,工艺边宽度为12-16mm。优选的,里阻流块最小内角度数为45度,中阻流块最小内角度数为50度,外阻流块最小内角度数为45度。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工程资料内层底片上设计一组阻流模块,阻流模块分布于四个工艺边,具体分为里阻流层、中阻流层、外阻流层三层以阻止树脂流动,里阻流层含有若干里阻流块、中阻流层含有若干中阻流块、外阻流层含有若干外阻流块,相邻里阻流块、中阻流块、外阻流块间设置有导流槽通道,导流槽通道的各处互相导通、立体交错,可全方面排除多余树脂,而且在压合过程中能起到提高树脂的流动性的效果,有效保障了芯板与芯板之间的介质层厚度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设置在PCB工艺边上,包括用于阻止树脂流动的三层阻流层,三层阻流层依据与PCB板10间距由近到远依次是里阻流层、中阻流层和外阻流层,里阻流层与PCB板10间设置有导流槽一1,中阻流层与里阻流层间设置有导流槽二2,外阻流层与中阻流层间设置有导流槽三3,导流槽一1、导流槽二2和导流槽三3彼此连通。里阻流层包括有多个里阻流块4、以及设置在相邻里阻流块4间的连通槽一7,连通槽一7将导流槽一1与导流槽二2连通。中阻流层包括有多个中阻流块5、以及设置在相邻中阻流块5间的连通槽二8,连通槽二8将导流槽二2与导流槽三3连通。外阻流层包括有多个外阻流块6、以及设置在相邻外阻流块6间的连通槽三9,连通槽三9将导流槽三3与外界连通。里阻流块4、中阻流块5和外阻流块6的上表面与PCB板10上表面平齐,导流槽一1、导流槽二2、导流槽三3、连通槽一7、连通槽二8以及连通槽三9共同构成导流槽通道,导流槽通道上表面高度低于PCB板10上表面高度。里阻流块4、中阻流块5和外阻流块6的形状均为平行四边形。导流槽通道宽度为1.9mm。里阻流块4的长度为36mm、宽度为5mm,中阻流块5的长度为36mm、宽度为3mm,外阻流块6的长度为36mm、宽度依据工艺边厚度而定,工艺边宽度约为14mm。里阻流块4最小内角度数为45度,中阻流块5最小内角度数为50度,外阻流块6最小内角度数为45度。在工程资料内层底片上设计一组阻流模块,阻流模块分布于四个工艺边,具体分为里阻流层、中阻流层、外阻流层三层以阻止树脂流动,里阻流层含有若干里阻流块、中阻流层含有若干中阻流块、外阻流层含有若干外阻流块,相邻里阻流块、中阻流块、外阻流块间设置有导流槽通道,导流槽通道的各处互相导通、立体交错,可全方面排除多余树脂,而且在压合过程中能起到提高树脂的流动性的效果,有效保障了芯板与芯板之间的介质层厚度均匀。虽然对本技术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
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其特征在于,设置在PCB工艺边上,包括用于阻止树脂流动的三层阻流层,所述三层阻流层依据与PCB板(10)间距由近到远依次是里阻流层、中阻流层和外阻流层,所述里阻流层与PCB板(10)间设置有导流槽一(1),所述中阻流层与所述里阻流层间设置有导流槽二(2),所述外阻流层与所述中阻流层间设置有导流槽三(3),所述导流槽一(1)、所述导流槽二(2)和所述导流槽三(3)彼此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其特征在于,设置在PCB工艺边上,包括用于阻止树脂流动的三层阻流层,所述三层阻流层依据与PCB板(10)间距由近到远依次是里阻流层、中阻流层和外阻流层,所述里阻流层与PCB板(10)间设置有导流槽一(1),所述中阻流层与所述里阻流层间设置有导流槽二(2),所述外阻流层与所述中阻流层间设置有导流槽三(3),所述导流槽一(1)、所述导流槽二(2)和所述导流槽三(3)彼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里阻流层包括有多个里阻流块(4)、以及设置在相邻里阻流块(4)间的连通槽一(7),所述连通槽一(7)将导流槽一(1)与导流槽二(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阻流层包括有多个中阻流块(5)、以及设置在相邻中阻流块(5)间的连通槽二(8),所述连通槽二(8)将导流槽二(2)与导流槽三(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多层PCB工艺边阻流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阻流层包括有多个外阻流块(6)、以及设置在相邻外阻流块(6)间的连通槽三(9),所述连通槽三(9)将导流槽三(3)与外界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福彭晓华何德海贺仁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大亚湾科翔科技电路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