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吉全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89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支架,包括底壳、罩壳、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底壳和罩壳扣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直接/间接驱动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底部支撑臂运动的电机和传动机构,还包括联动组件,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分别与联动组件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丝杆和减速齿轮副,丝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丝杆与减速齿轮副啮合,减速齿轮副的输出齿轮与联动组件啮合以驱动联动组件运动,联动组件包括左摆臂、右摆臂和推动件,联动组件带动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同时张开或夹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动支架的底部支撑臂和左、右夹持臂联动配合夹紧、适用多种尺寸的手机、充电效果较好,手机不易发生掉落。

An electric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的大众化,车载配件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而出现的手机支架被广泛使用,手机支架也出现了很多类型。电动支架作为其中的一种,通常利用固定的底部支撑臂和运动的左右夹持臂而夹持手机,底部支撑臂仅仅是简单支撑,并不能夹紧,对于不同大小的手机适应性差,而且在形成过程中遇到颠簸时,容易发生掉落。同时,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动支架也被广泛运用,目前的电动支架的底部支撑臂一般为固定的,不同尺寸的手机放置后,由于高度的差异,导致手机的无线充电部分无法与电动支架的无线充电线圈对齐,影响充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底部支撑臂和左、右夹持臂联动配合夹紧、适用多种尺寸的手机、不易掉落、使用寿命长的电动支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电动支架,包括底壳、罩壳、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底壳和罩壳扣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直接/间接驱动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底部支撑臂运动的电机和传动机构,还包括联动组件,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分别与联动组件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丝杆和减速齿轮副,丝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丝杆与减速齿轮副啮合,减速齿轮副的输出齿轮与联动组件啮合以驱动联动组件运动,联动组件包括左摆臂、右摆臂和推动件,联动组件带动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同时张开或夹紧,使不同尺寸的手机可以更好的与内部的无线充电线圈对齐,获得更好的充电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部支撑臂上设有第一齿条,推动件上设有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啮合在减速齿轮副输出齿轮相对的两侧,左摆臂的两端分别与左夹持臂和推动件活动连接,右摆臂的两端分别与右夹持臂和推动件活动连接。电机通过减速齿轮副驱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进一步驱动左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的运动,由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啮合在减速齿轮副输出齿轮相对的两侧,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左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同时打开或同时夹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左摆臂包括第一凸柱、第一转孔和第二凸柱,右摆臂包括第三凸柱、第二转孔和第四凸柱,壳体设有两个固定的定位柱,第一转孔与第二转孔分别与定位柱转动套接,第一凸柱与左夹持臂活动连接,第三凸柱与右夹持臂活动连接,第二凸柱和第四凸柱与底部支撑臂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左摆臂呈“<”形,第一转孔位于转折部,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位于第一转孔的同一侧,右摆臂呈“>”形,第二转孔位于转折部,第三凸柱和第四凸柱位于第二转孔的同一侧,以实现左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同时打开或同时夹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推动件上设有水平滑槽,第二凸柱和第四凸柱伸入水平滑槽内运动,第二齿条沿竖直方向延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推动件和/或底部支撑臂上均设有竖向的引导槽,壳体内设有对应的引导柱,引导柱分别伸入引导槽中,使推动件和底部支撑臂沿着竖直方向运动而不会发生偏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左夹持臂上设有第一斜向槽,右夹持臂上设有第二斜向槽,第一凸柱伸入第一斜向槽,第三凸柱伸入第二斜向槽,斜向槽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凸柱/第三凸柱在进行圆周运动时,可以带动左夹持臂实现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而夹紧或张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壳上沿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的滑动方向设有“Y”形直立的骨肋/底壳上盖设有支架板且支架板上沿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的滑动方向设有“Y”形直立的骨肋,骨肋限定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的滑道,左夹持臂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斜向槽的夹角非0,右夹持臂的滑动方向与第二斜向槽的夹角非0,骨肋的设置以实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防止发生偏移窜动。电动支架还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线圈支架,无线充电线圈安装在线圈支架上,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的内端位于线圈支架和底壳/支架板之间的空间内,无线充电线圈可以实现手机的无线充电,同时线圈支架可以实现线圈的固定和内部零部件的限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动支架还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线圈支架,无线充电线圈安装在线圈支架上,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的内端位于线圈支架和底壳/支架板之间的空间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动支架还包括边框和电路板,边框围在底壳和罩壳侧面连接处,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边框和/或底部支撑臂与电容感应器/触摸感应器连接,电容感应器/触摸感应器对应电路板上的支架夹紧动作感应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路板上连接有总开关,底壳上设有通孔以露出总开关,总开关可以将电动支架内部的电源完全关闭,防止在不使用时发生误碰或误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电动支架的底部支撑臂和左、右夹持臂联动配合夹紧、适用多种尺寸的手机、充电效果好,不易发生手机掉落且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电动支架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动支架的背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支架的拆解结构图;图4-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支架的内部装配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支架的传动机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支架的底部支撑臂装配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支架的推动件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支架的支架板结构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支架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使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使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一种电动支架,包括底壳1、罩壳2、左夹持臂3、右夹持臂4和底部支撑臂5,底壳1和罩壳2扣合形成空腔,空腔内部安装有直接/间接驱动左夹持臂3、右夹持臂4、底部支撑臂5运动的电机6和传动机构,还包括联动组件,左夹持臂2、右夹持臂3和底部支撑臂5分别与联动组件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丝杆10和减速齿轮副34,丝杆10与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丝杆10与减速齿轮副34啮合,减速齿轮副34的输出齿轮13与联动组件啮合以驱动联动组件运动,联动组件带动左夹持臂3、右夹持臂4和底部支撑臂5同时张开或夹紧。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支架还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线圈支架30,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支架,包括底壳、罩壳、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底壳和罩壳扣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直接/间接驱动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底部支撑臂运动的电机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组件,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分别与联动组件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丝杆和减速齿轮副,丝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丝杆与减速齿轮副啮合,联动组件包括左摆臂、右摆臂和推动件,减速齿轮副的输出齿轮与联动组件啮合以驱动联动组件运动,联动组件带动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同时张开或夹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支架,包括底壳、罩壳、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底壳和罩壳扣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安装有直接/间接驱动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底部支撑臂运动的电机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组件,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分别与联动组件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丝杆和减速齿轮副,丝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丝杆与减速齿轮副啮合,联动组件包括左摆臂、右摆臂和推动件,减速齿轮副的输出齿轮与联动组件啮合以驱动联动组件运动,联动组件带动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同时张开或夹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底部支撑臂上设有第一齿条,推动件上设有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啮合在减速齿轮副输出齿轮相对的两侧,左摆臂的两端分别与左夹持臂和推动件活动连接,右摆臂的两端分别与右夹持臂和推动件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左摆臂包括第一凸柱、第一转孔和第二凸柱,右摆臂包括第三凸柱、第二转孔和第四凸柱,壳体设有两个固定的定位柱,第一转孔与第二转孔分别与定位柱转动套接,第一凸柱与左夹持臂活动连接,第三凸柱与右夹持臂活动连接,第二凸柱和第四凸柱与底部支撑臂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左摆臂呈“<”形,第一转孔位于转折部,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位于第一转孔的同一侧,右摆臂呈“>”形,第二转孔位于转折部,第三凸柱和第四凸柱位于第二转孔的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推动件上设有水平滑槽,第二凸柱和第四凸柱伸入水平滑槽内运动,第二齿条沿竖直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吉全
申请(专利权)人:高吉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