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58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开关模块,包括一按键,所述按键的上表面设有一操作杆,所述按键的下表面设有一作动柱,所述按键的下表面于一侧设有一第一滑行凸肋,第一滑行凸肋与作动柱间隔一距离;一托架,设置于所述按键下方,所述托架设有一止挡平面,所述止挡平面形成上下贯穿所述止挡平面的穿孔,所述作动柱穿过所述穿孔,所述托架于所述止挡平面一侧向下凹陷形成一避空平面,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避空平面呈一高度差,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作动柱位于同一侧。因此所述开关模块可降低制作成本且可缩减安装空间。

Switch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成本低且节省空间的开关模块。
技术介绍
无线鼠标具备无线传输能力,能透过无线技术与计算机主机配对使用,当使用者在操作鼠标时,不会被线缆所限制,因此,使用上非常便利。一般的无线鼠标需在计算机主机的USB插孔上安装一USB转接器,借由USB转接器,无线鼠标的操作指令可传达至计算机主机。但是,此种无线鼠标需要提供USB转接器给使用者,且USB转接器体积相当小,在使用时会有遗失的问题。另一种无线鼠标为蓝芽鼠标,蓝芽鼠标能透过蓝芽技术与计算机主机配对使用,不须另外提供USB转接器,但是,蓝芽鼠标需要额外提供一配对按键,当使用者使用蓝芽鼠标时,必须先打开蓝芽鼠标的电源开关,再按压配对按键进行蓝芽配对。然,市面上的蓝牙鼠标,其电源开关及蓝牙配对键大多为两件独立分开的机构,因此制作成本较高且在设计上需要考虑较大的空间来安装电源开关及蓝牙配对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低成本且节省空间的开关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开关模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开关模块,包括:一按键,所述按键的上表面设有一操作杆,操作杆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所述按键的下表面设有一作动柱,所述按键的下表面于一侧设有一第一滑行凸肋,第一滑行凸肋与作动柱间隔一距离;一托架,设置于所述按键下方,所述托架设有一止挡平面,所述止挡平面形成一上下贯穿所述止挡平面的穿孔,所述作动柱穿过所述穿孔,所述托架于所述止挡平面一侧向下凹陷形成一避空平面,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避空平面呈一高度差,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作动柱位于同一侧;当所述操作杆在一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滑行凸肋位在所述止挡平面上;当所述操作杆在一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滑行凸肋往所述避空平面移动至所述避空平面上。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按键下表面设有一凸块。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托架设有一扣位悬臂,所述扣位悬臂向所述穿孔中延伸,所述扣位悬臂末端设有一扣位凸圆,所述按键的下表面形成有一第一扣位槽与一第二扣位槽,当所述操作杆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扣位凸圆固定在所述第一扣位槽,当所述操作杆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扣位凸圆固定在所述第二扣位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按键下表面形成有一避空槽,所述避空槽形成于所述凸块的一侧,所述凸块与所述止挡平面位于同一侧。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按键上方设有一外壳,所述外壳形成一贯穿外壳的上下表面的按键操作孔,所述操作杆设置于所述按键操作孔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一种开关模块,包括:一按键,所述按键设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所述按键的第一表面设有一操作杆,操作杆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所述按键的第二表面设有一作动柱与一凸块,所述按键的第二表面于所述一侧设有一第一滑行凸肋,第一滑行凸肋与作动柱间隔一距离;一托架,与所述按键的所述第二表面对应设置,所述托架设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一止挡平面,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作动柱位于同一侧,所述托架形成一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穿孔,所述作动柱穿过所述穿孔,所述托架于所述止挡平面一侧向下凹陷形成一避空平面,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避空平面呈一断差;一电路板,与所述托架的所述第二表面对应设置,所述电路板的一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开关与一第二开关;当所述操作杆在一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滑行凸肋位对应于所述止挡平面;当所述操作杆在一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滑行凸肋往所述避空平面移动并对应于所述避空平面,所述凸块激发所述第一开关,所述作动柱对应于所述第二开关。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托架设有一扣位悬臂,所述扣位悬臂向所述穿孔中延伸,所述扣位悬臂末端设有一扣位凸圆,所述按键的第二表面形成有一第一扣位槽与一第二扣位槽,当所述操作杆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扣位凸圆固定在所述第一扣位槽,当所述操作杆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扣位凸圆固定在所述第二扣位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按键的第二表面形成有一避空槽,所述避空槽连接凸块并朝向所述按键的一侧延伸。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托架的第一表面凹陷形成一容置槽,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避空平面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一底面,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避空平面的前形成一避空斜面,所述穿孔形成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扣位悬臂延伸于所述穿孔的一内表面,所述扣位凸圆朝向所述容置槽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按键的第一表面覆盖有一外壳,所述外壳设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所述外壳形成一贯穿所述外壳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按键操作孔,所述操作杆设置于所述按键操作孔内,所述按键的第二表面于所述按键操作孔周围设置有一对限位肋,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限位肋之间,所述限位肋与所述按键收容于所述托架的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外壳的第二表面于所述限位肋的内侧设有一滑动凸块。如上所述,左右拨动所述按键的所述操作杆时,所述按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收容槽及所述托架的所述容置槽之间所构成的空间中滑动,所述操作杆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未触碰所述第一开关,所述托架的所述扣位凸圆在所述按键的所述第一扣位槽的位置,所述第一滑行凸肋被所述止挡平面阻挡,此时所述本技术开关模块为所述电源关闭状态且不可下压所述按键,所述操作杆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块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后触碰所述第一开关,所述托架的所述扣位凸圆在所述按键的所述第二扣位槽的位置,所述第一滑行凸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避空平面上,此时所述本技术开关模块为所述电源开启状态且可下压所述按键执行蓝芽配对功能,且所述托架的所述扣位悬臂为弹性体,其弹性变形使所述按键往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会有段落感,使用者易于辨认操作状态。因此本技术开关模块可降低制作成本且可缩减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开关模块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开关模块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开关模块的另一角度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开关模块的按键OFF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开关模块沿着图4中V-V线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开关模块的按键OFF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开关模块沿着图6中VII-VII线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开关模块的按键ON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开关模块沿着图8中IX-IX线的剖面图。图10为本技术开关模块的按键ON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开关模块沿着图10中XI-XI线的剖面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开关模块100第一位置101第二位置102外壳1按键操作孔11收容槽12滑动凸块13定位柱14螺丝柱15限位肋16按键2操作杆21避空槽22凸块23第一滑行凸肋24第二滑行凸肋25第一扣位槽26第二扣位槽27作动柱28托架3容置槽30定位孔31止挡平面32扣位悬臂33扣位凸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按键,所述按键的上表面设有一操作杆,操作杆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所述按键的下表面设有一作动柱,所述按键的下表面于一侧设有一第一滑行凸肋,第一滑行凸肋与作动柱间隔一距离;一托架,设置于所述按键下方,所述托架设有一止挡平面,所述止挡平面形成一上下贯穿所述止挡平面的穿孔,所述作动柱穿过所述穿孔,所述托架于所述止挡平面一侧向下凹陷形成一避空平面,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避空平面呈一高度差,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作动柱位于同一侧;当所述操作杆在一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滑行凸肋位在所述止挡平面上;当所述操作杆在一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滑行凸肋往所述避空平面移动至所述避空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按键,所述按键的上表面设有一操作杆,操作杆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所述按键的下表面设有一作动柱,所述按键的下表面于一侧设有一第一滑行凸肋,第一滑行凸肋与作动柱间隔一距离;一托架,设置于所述按键下方,所述托架设有一止挡平面,所述止挡平面形成一上下贯穿所述止挡平面的穿孔,所述作动柱穿过所述穿孔,所述托架于所述止挡平面一侧向下凹陷形成一避空平面,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避空平面呈一高度差,所述止挡平面与所述作动柱位于同一侧;当所述操作杆在一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滑行凸肋位在所述止挡平面上;当所述操作杆在一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滑行凸肋往所述避空平面移动至所述避空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下表面设有一凸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设有一扣位悬臂,所述扣位悬臂向所述穿孔中延伸,所述扣位悬臂末端设有一扣位凸圆,所述按键的下表面形成有一第一扣位槽与一第二扣位槽,当所述操作杆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扣位凸圆固定在所述第一扣位槽,当所述操作杆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扣位凸圆固定在所述第二扣位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下表面形成有一避空槽,所述避空槽形成于所述凸块的一侧,所述凸块与所述止挡平面位于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上方设有一外壳,所述外壳形成一贯穿外壳的上下表面的按键操作孔,所述操作杆设置于所述按键操作孔内。


6.一种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按键,所述按键设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所述按键的第一表面设有一操作杆,操作杆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所述按键的第二表面设有一作动柱与一凸块,所述按键的第二表面于一侧设有一第一滑行凸肋,第一滑行凸肋与作动柱间隔一距离;一托架,与所述按键的第二表面对应设置,所述托架设有相对的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启明戴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