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包括导电的上盖和绝缘的下盖,下盖上穿设有导电体;上盖、下盖扣合,形成用于极片试验的极片腔室;所述上盖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凸缘,极片腔室中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上端面用于在装配时顶压正极片,使凸缘与正极片紧密配合;所述内衬套中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用于在装配时顶压负极片;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导电体导电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化,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不存在X射线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对人体无毒害。
A kind of in-situ XRD cell reaction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本技术属于领域电池原位XRD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晶体结构的变化会受到测试条件(如温度、电流、电压等)的影响。对电极材料进行原位XRD(XRD即X射线衍射仪)测试,可实时监测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变化、即时监控样品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推断化学反应机理,并据此对电池材料进行改性,因此原位XRD测试被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的研发中。CN109632848A披露的一种适用于电化学原位XRD表征的光谱池,X射线窗口选用金属铍窗,因此,这种技术不仅需要上下法兰进行进行固定以对腔室进行密封,而且毒性大的金属铍给操作者造成潜在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采用金属铍窗会对操作者造成潜在危害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包括导电的上盖和绝缘的下盖,下盖上穿设有导电体;上盖、下盖扣合,形成用于极片试验的极片腔室;所述上盖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凸缘,极片腔室中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上端面用于在装配时顶压正极片,使凸缘与正极片紧密配合;所述内衬套中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用于在装配时顶压负极片;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导电体导电接触。为了降低对操作者的危害,可以不使用金属铍窗,直接以正极片为窗口;由于内衬套与正极片、凸缘配合实现了密封,因此可以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复杂的密封结构,同时,负极片承受弹簧垫片的弹性压紧力,受力方式与正极片不同,从而保证了隔膜不会被损坏,并且使整个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之间受力均匀,有利于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下盖螺纹连接扣合。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套的外形为T形,包括大尺寸部分和小尺寸部分,大尺寸部分设置在小尺寸部分上部;上盖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阶梯形,在上盖与下装配时,所述大尺寸部分的下端面与上盖的阶梯面在同一平面内,并均与下盖的上端面相对。进一步的,在所述相对处夹装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片包括上部的垫片和下部的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体为T形。T形的导电体有助于增加接触面积,保证导电接触效果。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中固定有接线柱。上盖中接线柱用于连接电源正极。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还具有一个夹持板。可直接插入到衍射仪的样品台上,无需再设计特制的固定座。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化,无精密螺丝等小型配件,内部组件均可替换,二次使用时拆卸方便。简化加工工艺,减少了生产成本。适用性更广,可以在多种X射线衍射仪上工作。测试时装卸方便,可直接插入到衍射仪的样品台上,无需再设计特制的固定座。正极集流体同时作为X射线照射窗口,与内衬套相结合,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不存在X射线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对人体无毒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其中,1-上盖,2-接线柱,3-正极片,4-电池室,5-密封圈,6-隔膜,7-负极片,8-弹簧垫片,9-下盖,10-导电体,101-夹持片,102-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主要特点是不使用金属铍,而直接利用正极片实现极片腔室的密封紧固装配。从而降低操作的危险性,同时也简化了反应室结构。如图1所示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包括上盖1、下盖9,上盖1与下盖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扣合。上盖1由导电材料制成,一个接线柱2固定在上盖1上,接线柱2用于连接正极;为了避免上下盖短路,下盖9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聚酰胺材料等)。为了实现对试验体通电,下盖9上穿设有导电体10。上盖1为中空结构,上盖1上端开口,用于使X射线射入。内侧设有电池室4,电池室4为一外形为T形的内衬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聚氯乙烯材料),包括大尺寸部分和小尺寸部分,大尺寸部分设置在小尺寸部分上部;上盖1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阶梯形,在上盖1与下盖9螺纹连接时,电池室4的大尺寸部分的下端面与上盖1的阶梯面在同一平面内,并均与下盖9的上端面相对,且在相对处夹装有密封圈5(采用聚酰胺树脂材料制成),以实现连接处的密封。上盖1、下盖9围成用于极片试验的极片腔室,极片腔室分为两部分,上部分用于放置正极片3、隔膜6、负极片7。下部分用于设置弹簧垫片8,弹簧垫片8由弹簧和垫片组成,垫片与负极片7接触,以顶压负极片7,保证极片腔室上部分的稳固。弹簧与垫片均导电,与下盖9中的导电体10形成导电接触。为了保证可靠的导电接触,导电体10为T形,其与弹簧接触的部分为大径部分,小径部分穿出下盖9下端,用于连接负极。上盖1上还设有一个夹持片101,夹持片可直接插入或者被夹持到衍射仪的样品台上。其中,极片腔室中,上盖1上端开口处有凸缘102,凸缘102与电池室4之间挤压正极片3的边缘部分,正极片直径大于隔膜和负极片,隔膜、负极片的外缘与电池室内壁适配。这样能够使电池室4与正极片3紧固配合,从而利用正极片3本身实现了对极片腔室的密封。同时,负极片承受弹簧垫片的弹性压紧力,受力方式与正极片不同,从而保证了隔膜不会被损坏,并且使整个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之间受力均匀,有利于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也就是说,正极集流体同时作为X射线照射窗口,与电池室相结合,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不存在X射线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对人体无毒害。其中,弹簧垫片8用于顶压上部的负极片,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垫片,例如将弹簧改弹片等元件。其中,上盖与下盖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装配较为方便,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卡扣配合或者螺栓固定。试验时,首先要完成电池极片的制备,利用现有技术将正极活性物质涂覆或沉积到制备的正极集流体(如铝箔,厚度<0.01mm)上,形成正极片3;同时将负极活性物质涂覆或沉积到制备的负极集流体(可以采用铜箔、锂片等)上,形成负极片4。然后在手套箱中完成XRD电池反应室的组装,即依次放置上盖1、正极片3、电池室4、隔膜6、负极片7、弹簧垫片8和下盖9,在正极片3、隔膜6和负极片4处加入电解液,并将下盖9与上盖1螺纹连接,通过电池室4将正极片3挤紧在电池室4与上盖1的凸缘之间实现密封,通过弹簧垫片8挤压负极片7使负极片7、隔膜6与正极片3紧密结合,装配完成后,将XRD电池反应室从手套箱中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将上盖1上的夹持板101插入X射线衍射仪样品台,然后接线柱2连接电源正极,导电体10连接电源负极,使正极片导通电源正极,负极片导通电源负极,启动X射线衍射仪与电化学工作站,设定完成参数,开始测试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的上盖和绝缘的下盖,下盖上穿设有导电体;上盖、下盖扣合,形成用于极片试验的极片腔室;所述上盖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凸缘,极片腔室中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上端面用于在装配时顶压正极片,使凸缘与正极片紧密配合;所述内衬套中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用于在装配时顶压负极片;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导电体导电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的上盖和绝缘的下盖,下盖上穿设有导电体;上盖、下盖扣合,形成用于极片试验的极片腔室;所述上盖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凸缘,极片腔室中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上端面用于在装配时顶压正极片,使凸缘与正极片紧密配合;所述内衬套中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用于在装配时顶压负极片;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导电体导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下盖螺纹连接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的外形为T形,包括大尺寸部分和小尺寸部分,大尺寸部分设置在小尺寸部分上部;上盖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阶梯形,在上盖与下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冯艳艳,刘泽萍,王潇晗,肖俊,罗成果,范广新,朱林剑,江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伴侣纳米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