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脚轮架的电热油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463 阅读:6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脚轮架的电热油汀,包括一散热体、安装在所述散热体上的电控箱、位于所述散热体内的发热体和脚轮,所述散热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片散热片,所述散热体的底部安装有脚轮架,所述脚轮安装在所述脚轮架上,所述脚轮架的两侧成形有卡槽,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片的部分底部插入所述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脚轮架上设置两条卡槽,使两散热片的部分底部卡入卡槽中,从而使散热片与脚轮架进行线接触,消除了散热片底部不平所带来的安装问题,尤其对两端是弧形结构的散热片,安装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器,尤其涉及一种充油式电加热取暖器, 即涉及一种带有脚轮架的电热油汀
技术介绍
充油式电热取暖器,即现在称为电热油汀。其具有环保、无噪音等特点而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每年全球生产4000万台。这种电热油汀一 般由多片散热片组装而成,各散热片之间形成有间隙,通过散热片上下 两端的连接套管连接在一起,每一片散热片形成有空腔,其内充装有导 热油。电加热组件浸泡在导热油中,通过加热导热油来传递热量。在产 品的前端和/或后端一般安装有电控箱,其内安装有电器元件。电热油汀 的底部安装有脚轮,以方便电热油汀的移动。而传统的电热油汀的脚轮 一般无法直接安装在电热油汀的本体上,需要一个脚轮架进行过渡。脚 轮架安装在电热油汀的底部,脚轮再安装在脚轮架上。电热油汀的本体 是由多片散热片组成,脚轮架安装在本体的底部,而散热片的底部则顶 靠在脚轮架上。由于散热片的底部有时不是一个平直面,这样,散热片 的底部顶靠在脚轮架上就非常不稳定,容易造成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 供一种脚轮架安装牢固、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电热油汀。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脚轮架的电热油汀,包括一散热体、 安装在所述散热体上的电控箱、位于所述散热体内的发热体和脚轮,所 述散热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片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中空的片状体,其 内部成形有多条导油槽;所述散热片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中空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内设有与所述导油槽相通的导油孔, 各所述散热片上的连接套管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油腔,其 内充装有导热油,所述散热体的底部安装有脚轮架,所述脚轮安装在所 述脚轮架上,所述脚轮架的两侧成形有卡槽,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片的部 分底部插入所述卡槽中。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脚轮架的电热油汀还具有如下附属 技术特征所述卡槽的长度小于所述散热片的底部的宽度。所述散热片的底部成形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部分插入所述卡槽中。所述脚轮架上安装有U型螺杆,所述螺杆跨设在所述连接套管上,两 端固定在所述脚轮架上。所述螺杆的两端通过蝶型螺母固定在所述脚轮架上。所述脚轮架的中部成形有凸台,所述凸台卡入相邻两所述散热片之间。所述凸台的侧边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卡槽相通。 所述脚轮架的中部成形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成形有凹陷部,所 述螺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陷部上。所述脚轮通过一转轴安装在所述脚轮架上,形成万向脚轮。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脚轮架的电热油汀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技术将脚轮架上设置两条卡槽,使两散热 片的部分底部卡入卡槽中,从而使散热片与脚轮架进行线接触,消除了 散热片底部不平所带来的安装问题,尤其对两端是弧形结构的散热片, 安装更加方便;其次,由于散热片的部分底部卡入脚轮架中,因此,这 种连接方式更加牢固,使得散热片不易从脚轮架上滑落。本技术附加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 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视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图5是本技术的仰视图6是本技术中脚轮架的立体图7是本技术中脚轮架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 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 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技术,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释为 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l,在本技术给出的一种带有脚轮架的电热油汀的实施例,包括一散热体l、安装在所述散热体1上的电控箱2、位于所述散热体 l内的发热体和脚轮3,所述散热体l内成形有油腔,其内充装有导热油,所述散热体l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片散热片ll,所述散热片ll为中空的片状体,其内部成形有多条导油槽;所述散热片ll的上、下两端成形或安装 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中空的连接套管12,所述连接套管12内设有与所述 导油槽相通的导油孔,各所述散热片11上的连接套管12相互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密闭的油腔,导热油充装在其中。散热体l中的导热油被加热后, 在散热体l中循环流动。各个散热片之间相互间隔,形成空气的流道,利 于散热。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散热 体1的底部安装有脚轮架4,所述脚轮3安装在所述脚轮架4上,所述脚轮 架4的两侧成形有卡槽41,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片ll的部分底部插入所述卡槽41中。本技术将散热片11的部分底部插入卡槽41中,从而使散热 片11的底部与卡槽41的两侧壁相抵触。因此,当散热片ll的底部不平时, 其也不会影响脚轮架4的安装。另外,这种插入式安装结构,更加牢固。 参见图2、图5和图6,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卡槽 41的长度L小于所述散热片ll的底部的宽度b。上述尺寸约定,可以保证 散热片11的部分底部卡入卡槽41中,而不会使散热片ll的整个底部落入 卡槽41中。参见图2,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ll的底部 成形有弧形部lll,所述弧形部111的部分插入所述卡槽41中。这种散热片 ll整体都是弧形的,外观更加好看。但这种结构安装传统的脚轮架4时很 难安装,弧形部无法与脚轮架4的表面进行支持,即使勉强支持,其支撑 的稳定性比较差。而设置了卡槽41,则可以使弧形部lll的部分卡入卡槽 41中,从而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这种支撑的方式更加牢固。参见图l、图4、图5、图6和图7,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 所述脚轮架4上安装有U型螺杆42,所述螺杆42跨设在所述连接套管12上, 两端固定在所述脚轮架4上。在散热片11的部分底部卡入所述卡槽41后, U型螺杆42将脚轮架4固定在散热体l的底部。由于连接套管12的强度一般 比较大,因此,将螺杆42固定在所述连接套管12上可以保证连接的强度。 另外,这种圆管结构也利于螺杆42进行固定。参见图5和图7,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螺杆42的 两端通过蝶型螺母43固定在所述脚轮架4上。蝶型螺母43可以方便的将螺 杆42的两端进行固定,并使其不易脱落,连接的强度高。参见图l、图3、图6和图7,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 述脚轮架4的中部成形有凸台44,所述凸台44卡入相邻两所述散热片11之 间。所述凸台44起到定位的作用,并且可以縮短螺杆42的长度。7参见图6和图7,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凸台44的 侧边设置有容置槽45,所述容置槽45与所述卡槽41相通。设置所述的容 置槽45是为了给电控箱中的固定部件留出位置。参见图6和图7,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凸台44的 顶部成形有凹陷部46,所述螺杆42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凹陷部46上。所述 凹陷部46成台阶结构,其与凸台44的表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并且略低于 所述凸台44的表面,这样更加利于螺杆42进行固定。参见图6和图7,在本技术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脚轮3通过 一转轴31安装在所述脚轮架4上,形成万向脚轮。所述转轴31的安装位置 偏向脚轮3的一侧,这种当电热油汀向不同方向拉动时,其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脚轮架的电热油汀,包括一散热体(1)、安装在所述散热体(1)上的电控箱(2)、位于所述散热体(1)内的发热体和脚轮(3),所述散热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片散热片(11),所述散热片(11)为中空的片状体,其内部成形有多条导油槽;所述散热片(1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中空的连接套管(12),所述连接套管(12)内设有与所述导油槽相通的导油孔,各所述散热片(11)上的连接套管(12)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油腔,其内充装有导热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1)的底部安装有脚轮架(4),所述脚轮(3)安装在所述脚轮架(4)上,所述脚轮架(4)的两侧成形有卡槽(41),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片(11)的部分底部插入所述卡槽(41)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宁
申请(专利权)人: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