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取暖器及电热取暖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2194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取暖器及电热取暖桌,涉及取暖设备的技术领域,该电热取暖器包括热量反射罩、第一加热体和上保护罩,热量反射罩盖设于上保护罩的上方,并与上保护罩之间形成散热腔;第一加热体固接于热量反射罩上,并位于散热腔中;上保护罩的底端固接有支撑体,支撑体的底端固设于底座上;底座的内腔中固设有第二加热体。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电热取暖器取暖时使用者的脚部能够得到的热量很少,不能够达到为脚部取暖的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暖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热取暖器及电热取暖桌
技术介绍
电热取暖器作为一种新型快捷的取暖用具,因其使用便捷、经济性强等诸多优点,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继空调、水暖型取暖器之后又一得到广泛应用的取暖设备。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热取暖器,例如:人们俗称的“小太阳”虽然其头部能够左右摇摆,扩大供暖范围,但是通常使用者的脚部能够得到的热量少之又少,不能够达到为脚部取暖的效果,致使使用者的脚部仍然难免于寒冷的侵袭。鉴于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电热取暖器,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取暖器及电热取暖桌,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电热取暖器取暖时使用者的脚部能够得到的热量很少,不能够达到为脚部取暖的效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热取暖器,包括热量反射罩、第一加热体和上保护罩,所述热量反射罩盖设于所述上保护罩的上方,并与所述上保护罩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第一加热体固接于所述热量反射罩上,并位于所述散热腔中;所述上保护罩的底端固接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底端固设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内腔中固设有第二加热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体为环形卤素发热管或环形石英发热管或盘绕为环形的电热丝;和/或,所述第二加热体为环形卤素发热管或环形石英发热管或盘绕为环形的电热丝。进一步的,所述热量反射罩为圆台状壳体或者棱台状壳体;所述上保护罩为倒圆台状壳体或者倒棱台状壳体;所述上保护罩的敞口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热量反射罩的内壁上,且所述上保护罩与所述热量反射罩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热量反射罩的上端面与下开口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安装底板和由绝热材料制成的下保护罩,所述下保护罩盖设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二加热体固设于所述安装底板上,并位于所述下保护罩与所述安装底板形成的容纳腔中;所述支撑体穿过所述下保护罩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下保护罩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散热槽,所述环形散热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固设于所述热量反射罩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散热腔中;所述上保护罩由透明材料制成。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电热取暖器发生倾倒时断开电路的倾斜开关,所述倾斜开关固设于所述底座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体上的功能切换开关和总开关。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电热取暖器提供电能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底座之间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热取暖桌,包括桌板和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所述的电热取暖器,所述桌板固定套设于所述电热取暖器的支撑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桌板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上固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固定套设于所述支撑体上;所述安装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各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均与所述支撑体的轴线垂直,且各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支撑体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二通孔并与螺母配合将所述桌板锁紧于支撑体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热取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热取暖器在使用时,在热量反射罩的作用下,第一加热体由顶端向下辐射热量;同时,第二加热体在底部散发热量。不但将热量导向了更便于使用者取暖的范围内,还使使用者的脚部能够获得更多的热量,从而使使用者的脚部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取暖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热取暖桌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不但具备与上述电热取暖器一致的有益效果,还能够用于盛放物品,当做餐桌、书桌或者工作台使用,使人们在寒冷环境中就餐或者学习、工作时,也能够享受到温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取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取暖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电热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热取暖桌的立体图。图标:1-热量反射罩;2-第一加热体;3-上保护罩;4-支撑体;5-底座;6-照明灯;7-功能切换开关;8-总开关;9-蓄电池;10-桌板;51-环形散热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热取暖器,该电热取暖器包括热量反射罩1、第一加热体2和上保护罩3,热量反射罩1盖设于上保护罩3的上方,并与上保护罩3之间形成散热腔;第一加热体2固接于热量反射罩1上,并位于散热腔中;上保护罩3的底端固接有支撑体4,支撑体4的底端固设于底座5上;底座5的内腔中固设有第二加热体(图中未示出)。热量反射罩1和上保护罩3均可以为一端敞口的壳体,热量反射罩1盖设于上保护罩3的上方,可以是上保护罩3的敞口端与热量反射罩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上保护罩3固接于热量反射罩1的侧壁上,具体的,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粘接或者焊接,等等。第一加热体2固接于热量反射罩1上,具体的,可以是通过卡接或者粘接,等等。底座5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加热体,具体的,第二加热体与底座5的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卡接或者粘接。当使用该电热取暖器时,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后,第一加热体2和第二加热体开始加热,同时向外界散发热量。通过热量反射罩1的反射作用和上保护罩3的聚拢作用,可以减少热量向热量反射罩1以上空间的的散失,使热量朝向底座5的方向辐射,有利于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取暖器取暖时,在热量反射罩1的作用下,第一加热体2由顶端向下辐射热量;同时,第二加热体在底部散发热量。不但将热量导向了更便于使用者取暖的范围内,还使使用者的脚部能够获得更多的热量,从而使使用者的脚部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取暖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加热体2可以为环形卤素发热管或环形石英发热管或盘绕为环形的电热丝;和/或,第二加热体为环形卤素发热管或环形石英发热管或盘绕为环形的电热丝。第一加热体2和第二加热体为环形卤素发热管或环形石英发热管或盘绕为环形的电热丝时,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热取暖器及电热取暖桌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量反射罩(1)、第一加热体(2)和上保护罩(3),所述热量反射罩(1)盖设于所述上保护罩(3)的上方,并与所述上保护罩(3)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第一加热体(2)固接于所述热量反射罩(1)上,并位于所述散热腔中;所述上保护罩(3)的底端固接有支撑体(4),所述支撑体(4)的底端固设于底座(5)上;所述底座(5)的内腔中固设有第二加热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量反射罩(1)、第一加热体(2)和上保护罩(3),所述热量反射罩(1)盖设于所述上保护罩(3)的上方,并与所述上保护罩(3)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第一加热体(2)固接于所述热量反射罩(1)上,并位于所述散热腔中;所述上保护罩(3)的底端固接有支撑体(4),所述支撑体(4)的底端固设于底座(5)上;所述底座(5)的内腔中固设有第二加热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体(2)为环形卤素发热管或环形石英发热管或盘绕为环形的电热丝;和/或,所述第二加热体为环形卤素发热管或环形石英发热管或盘绕为环形的电热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反射罩(1)为圆台状壳体或者棱台状壳体;所述上保护罩(3)为倒圆台状壳体或者倒棱台状壳体;所述上保护罩(3)的敞口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热量反射罩(1)的内壁上,且所述上保护罩(3)与所述热量反射罩(1)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热量反射罩(1)的上端面与下开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包括安装底板和由绝热材料制成的下保护罩,所述下保护罩盖设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二加热体固设于所述安装底板上,并位于所述下保护罩与所述安装底板形成的容纳腔中;所述支撑体(4)穿过所述下保护罩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下保护罩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朱炜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