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柔性管缆安装的提拉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142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管缆安装的提拉辅助装置,包括扇形框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扇形框体的弧形面相对两侧上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多个沿着所述弧形面间隔布置其上的滚轮;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在所述弧形面上界定出位于两者之间的用于柔性管缆铺设其中的提拉通道;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提拉通道中,支撑柔性管缆并在柔性管缆的提拉带动下滚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辅助提拉柔性管缆,可减少柔性管缆位于海床上的长度,降低柔性管缆和海床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调整该提拉辅助装置的提拉高度,能够调整柔性管缆进入护管的角度,降低进入护管喇叭口的难度;降低平台绞车抽拉力,减轻刮伤;柔性管缆预铺设路由简单,便于铺设安装;可以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Lifting auxiliary device for flexible cable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柔性管缆安装的提拉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洋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柔性管缆安装的提拉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传输管道、电缆以及脐带缆等柔性管缆用于连接平台设备与海底设备,传输液体、气体、电力或信号,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在柔性管缆海上铺设作业过程中,需要将柔性管缆末端抽拉到平台上以便完成连接和调试。在柔性管缆末端抽拉上平台之前,会预先将管缆以U型弯的形式按照设计的铺设路由预铺在海床上,之后安装船使用吊机或者绞车将U型弯处柔性管缆提拉起来直至设计高度,然后平台绞车收放、安装船舶移动、吊机或者绞车钢丝绳收放三者相互协调,最终将柔性管缆末端结构(包括拖拉头、限弯器等)沿着平台的护管抽拉出护管口。为了确保抽拉过程柔性管缆的安全、降低摩擦力、调节抽拉进护管喇叭口的角度,有必要设计一种辅助工具以辅助吊机或者绞车提拉柔性管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柔性管缆安装的提拉辅助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柔性管缆安装的提拉辅助装置,包括扇形框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扇形框体的弧形面相对两侧上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多个沿着所述弧形面间隔布置其上的滚轮;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在所述弧形面上界定出位于两者之间的用于柔性管缆铺设其中的提拉通道;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提拉通道中,支撑柔性管缆并在柔性管缆的提拉带动下滚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护栏包括对应所述弧形面设置的第一弧形杆、多个第一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间隔排布并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杆和弧形面一侧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向所述弧形面两端弯曲靠近的过渡段。优选地,所述第二护栏包括对应所述弧形面设置的第二弧形杆、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间隔排布并连接在所述第二弧形杆和弧形面另一侧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弧形面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在所述弧形面上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二护栏还包括第三弧形杆以及多个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弧形杆通过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在所述第二弧形杆上,且所述第三支撑杆在所述第二弧形杆上向所述第一护栏方向倾斜。优选地,所述扇形框体包括支撑框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框上的弧形框,所述弧形框上形成有所述弧形面。优选地,所述扇形框体为半圆形的框架结构。优选地,所述提拉辅助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扇形框体和/或第二护栏上的吊耳。优选地,所述吊耳位于所述扇形框体的对称轴上。本技术的用于柔性管缆安装的提拉辅助装置,用其辅助提拉柔性管缆,可减少柔性管缆位于海床上的长度,降低柔性管缆和海床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调整该提拉辅助装置的提拉高度,能够调整柔性管缆进入护管的角度,降低进入护管喇叭口的难度;降低平台绞车抽拉力,减轻刮伤;柔性管缆预铺设路由简单,便于铺设安装;可以提高施工作业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提拉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提拉辅助装置用于安装柔性管缆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柔性管缆安装的提拉辅助装置,包括扇形框体10、第一护栏20、第二护栏30以及多个滚轮40。扇形框体10的弧形边一侧形成有弧形面100,第一护栏20和第二护栏30分别设置在弧形面100的相对两侧上,在弧形面100上界定出位于两者之间的用于柔性管缆铺设其中的提拉通道。多个滚轮40沿着弧形面100间隔布置在弧形面100上并且位于提拉通道中,用于支撑柔性管缆并在柔性管缆的提拉带动下滚动。其中,扇形框体10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半圆形框架结构,还可以是直角、锐角或钝角的扇形框架结构。扇形框体10的圆弧半径大于所铺设柔性管缆的位移控制弯曲半径,其宽度(弧形面的宽度)大于柔性管缆的直径。在结构方面,扇形框体10进一步可包括支撑框11以及连接在支撑框11上的弧形框12,弧形框12上形成有弧形面10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框11为直型框,弧形框12为半圆形框且两端连接在支撑框11的两端上,构成了半圆形框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框11可以是具有一定夹角的V形框,根据夹角为90°、小于90°或大于90°,形成直角、锐角或钝角的框,从而与弧形框12连接形成直角、锐角或钝角的扇形框架结构。为了增强扇形框体10的结构强度,其还包括连接在支撑框11和弧形框12之间的至少一个加强杆13。第一护栏20和第二护栏30在扇形框体10的弧形面100两侧上的设置,将柔性管缆限制在提拉通道内,避免柔性管缆跳出提拉通道。具体地,第一护栏20可包括第一弧形杆21以及多个第一支撑杆22。第一弧形杆21对应弧形面100设置,即第一弧形杆21的弧度与弧形面100的弧度一致,从而可间隔平行弧形面100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杆22间隔排布并连接在第一弧形杆21和弧形面100一侧之间,与第一弧形杆21形成第一护栏20。其中,第一支撑杆22在弧形面100上的高度要大于柔性管缆的直径,防止在提拉过程中柔性管缆通过第一护栏20跳出提拉通道。对于第一支撑杆22垂直连接在第一弧形杆21和弧形面100之间的设置,第一支撑杆22的长度大于柔性管缆的直径。进一步地,第一弧形杆21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弧形面100两端弯曲靠近的过渡段23。过渡段23的设置以便柔性管缆能够铺设进入提拉通道。第二护栏30可包括第二弧形杆31以及多个第二支撑杆32。第二弧形杆31对应弧形面100设置,即第二弧形杆31的弧度与弧形面100的弧度一致,从而可间隔平行弧形面100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杆32间隔排布并连接在第二弧形杆31和弧形面100另一侧之间,将第二弧形杆31连接在弧形面100上并与第一护栏20间隔相对。作为选择,第二支撑杆32在弧形面100上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杆22在弧形面上的高度。进一步地,第二护栏30还包括第三弧形杆33以及多个第三支撑杆34。第三弧形杆33通过第三支撑杆34连接在第二弧形杆31上,且第三支撑杆34在第二弧形杆31上向第一护栏20方向倾斜,以使得第三支撑杆34和第三弧形杆33组成的护栏结构向第一护栏20方向倾斜,以便在铺设时引导柔性管缆进入,同时也可以防止在提拉过程中柔性管缆跳出护栏结构。对于第二护栏30,其第二支撑杆32的高度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支撑杆22的高度,而通过第三弧形杆33和第三支撑杆34的设置,使得整体的第二护栏30在弧形面100上的高度大于第一护栏20的高度。滚轮40在弧形面100上主要用于支撑柔性管缆,并在柔性管缆的提拉过程中相对扇形框体10和柔性管缆可滚动,减少了柔性管缆在提拉过程中的摩擦力。滚轮40的数量根据圆弧半径和滚轮间距确定,可通过转轴安装弧形面100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柔性管缆安装的提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形框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扇形框体的弧形面相对两侧上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多个沿着所述弧形面间隔布置其上的滚轮;/n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在所述弧形面上界定出位于两者之间的用于柔性管缆铺设其中的提拉通道;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提拉通道中,支撑柔性管缆并在柔性管缆的提拉带动下滚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柔性管缆安装的提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形框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扇形框体的弧形面相对两侧上的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多个沿着所述弧形面间隔布置其上的滚轮;
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在所述弧形面上界定出位于两者之间的用于柔性管缆铺设其中的提拉通道;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提拉通道中,支撑柔性管缆并在柔性管缆的提拉带动下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包括对应所述弧形面设置的第一弧形杆、多个第一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间隔排布并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杆和弧形面一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向所述弧形面两端弯曲靠近的过渡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拉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栏包括对应所述弧形面设置的第二弧形杆、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间隔排布并连接在所述第二弧形杆和弧形面另一侧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宁石锦坤叶海宾郭飞孙锟刘耀江孙首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