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座及其应用的流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131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座及其应用的流体泵,其中,基座具有贯穿自身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在基座一侧的轴向端面开设有连通进油孔的基座负压室,以及连通出油孔的基座正压室,基座的侧壁处开设有用于放置流量控制装置的安装孔,该安装孔通过溢流流路与出油孔相连;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安全阀、球塞和弹性元件,球塞固定在安装孔内;在基座正压室的压力超过规定压力的情况下,安全阀被溢流流路内的流体朝向球塞推动,安装孔与基座负压室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流量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基座整体实现小型化、轻量化。

A base and its applied fluid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座及其应用的流体泵
本技术涉及流体泵
,具体涉及一种基座及其应用的流体泵。
技术介绍
电动机油泵等流体泵包含基座、泵体和电机,通常在具有怠速熄火功能的车辆上被采用,在车辆中通常的流路依次是机油泵、单向阀、阀体、供油部、油底壳,再从油底壳返回到机油泵。流体泵内通常设有泄压阀或者限压阀,当流路内的流体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该阀将开启,释放一定量的流体以将流路内的流体压力降低到规定压力以下。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CN104061152A公开了一种泄压阀,其中,当排出侧的油槽内的油压高于设定压力时,滑阀将压缩弹簧而后退,即开阀,使一部分油溢流到吸入侧的油槽里,从而将油路内的油压维持在设定压力。在CN104061152A公开的泄压阀中,基座在侧边上开设螺纹孔,旋入螺栓来构成泄压机构,然而螺纹紧固需要一定的长度,会增加整个泄压机构的长度,导致产品整体尺寸过大。此外,在螺栓与机座上的安装孔之间需要设置密封圈以防止流体泄漏到外部;螺栓上设有外螺纹,安装孔内相应位置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内螺纹,并且螺栓头需要有一定的厚度以便拧紧螺栓。密封圈的设置使得产品整体的零部件数量增多、成本上升,且其厚度增大了产品整体的尺寸;螺纹加工也会增加产品的成本,螺栓头的厚度同样会导致产品整体尺寸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座及其应用的流体泵,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低廉的成本实现流体工作流路的泄压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泄压机构尺寸过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座,用于流体泵,基座上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中安装有流量控制装置,其中,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安全阀、球塞和位于球塞与安全阀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球塞和安全阀相抵接的弹性元件,球塞固定在安装孔内。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安装孔包括收纳孔和限位孔,球塞安装在限位孔内,安全阀和球塞安装在收纳孔内。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球塞与安装孔采用过盈配合。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球塞的直径与弹性元件的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1.2且小于或等于2.5,优选大于或等于1.4且小于或等于1.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基座具有基座负压室,基座负压室具有溢流部,溢流部将基座负压室和安装孔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流体泵,包括上述所述的基座。根据如上所述本技术构成的基座,利用球塞、弹性元件和安全阀构成流量控制装置,其结构简单,所用零部件数量少。同时,与球塞配合的限位孔采用光孔,球塞选用钢球,由于光孔的加工工艺和钢球的制造工艺都十分简单,成本低廉,所以可以有效地降低基座的制造成本。另外,根据本技术构成的流量控制装置尺寸小,占用的空间少,使得基座以及泵整体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中流体泵于一实施例中的爆炸图。图2显示为摆线泵中转子的工作原理图。图3显示为流体泵中基座的主视图。图4显示为未设有流量控制装置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图3中A-A剖面图。图6显示为流体泵中基座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实施例的流体泵是怠速熄火系统中使用的电动机油泵100,在电动机油泵100中设有溢流油路,当主流路中的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溢流油路中的安全阀就会开启进行泄压,确保从电动机油泵100中泵出的油压始终不超过规定压力。电动机油泵100为内啮合齿轮泵。图1给出了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油泵100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电动机油泵100由基座1、泵体2、电机3和后盖4轴向装配构成,同时,利用紧固件相固接。在泵体2的一侧轴向壁面上形成有腔室23,由外转子21和与外转子21内啮合的内转子22构成的转子组件可旋转地装配在该腔室23内。电机3的电机转轴33的一端外部套设有电机转子32,其另一端从泵体2的轴孔26插入到泵体2内并与内转子22联接。本实施例中,在基座1上设有贯穿其自身的进油孔11和出油孔12,这里针对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依照图2做详细解释。如图2所示,内转子22和外转子21进行内啮合,其内转子22存在6个外齿,相应地,外转子21存在7个内齿,内转子22按图示方向顺时针旋转,内转子22的每个外齿与外转子21的内齿的不同部位啮合,内转子22与外转子21之间形成的7个齿间空间图4中齿224与齿225、齿225与齿226、齿226与齿221分别与外转子21构成三个齿间空间各齿间空间的容积是从大变小的,内转子22左侧分别形成压油腔281、压油腔282和压油腔283,压油腔281、压油腔282和压油腔283分别与泵体2上的正压区28连通;齿221与齿222、齿222与齿223、齿223与齿224之间分别与外转子21构成三个齿间空间,各齿间空间的容积是从小变大的,内转子22右侧就构成了吸油腔271、吸油腔272和吸油腔273,吸油腔272和吸油腔273分别与泵体2上的负压区27连通。其中,负压区27连通吸油腔271、吸油腔272和吸油腔273,正压区28连通压油腔281、压油腔282和压油腔283。随着内转子22按图示方向的旋转,吸油腔273、吸油腔272和吸油腔271中的油液被从负压区27依次送入正压区28。图3给出了流体泵中基座的主视图。图4给出了未设有流量控制装置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给出了图3中A-A剖面图。结合图3、图4和图5,在基座背面101,即与泵体2连接的轴向端面,设有基座负压室14和基座正压室15,基座负压室14和基座正压室15形成为大致沿基座1的圆周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其中,基座负压室14可与吸油腔271、吸油腔272和/或吸油腔273连通,基座正压室15与压油腔281、压油腔282和/或压油腔283连通。在基座1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166,安装孔166通过溢流流路163与出油孔12连通。安装孔166中安装有压力调节装置16,当基座正压室15内的流体压力过高时,该压力调节装置16开启,此时溢流流路163与基座负压室14连通,安装孔内的部分流体被排至基座负压室14内,实现流路内压力的调节。而当基座正压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座,用于流体泵(100),/n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安装孔(166),该安装孔(166)中安装有流量控制装置(16),/n所述基座的特征在于,/n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6)包括安全阀(160)、球塞(162’)和位于所述球塞(162’)与所述安全阀(160)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球塞(162’)和所述安全阀(160)相抵接的弹性元件(161),所述球塞(162’)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6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座,用于流体泵(100),
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安装孔(166),该安装孔(166)中安装有流量控制装置(16),
所述基座的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6)包括安全阀(160)、球塞(162’)和位于所述球塞(162’)与所述安全阀(160)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球塞(162’)和所述安全阀(160)相抵接的弹性元件(161),所述球塞(162’)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6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66)包括收纳孔(164)和限位孔(165),所述球塞(162’)安装在所述限位孔(165)内,所述安全阀(160)和所述球塞(162’)安装在所述收纳孔(16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孔(165)与所述收纳孔(164)之间设有倾斜过度段(1621)。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鲁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嵘驰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