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振东专利>正文

活动靠背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1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动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活动靠背的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上连接件1、下连接件2、上调节杆3、下调节杆4和支撑座5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连接件1、2分别与支撑座5外部固定连接,上调节杆3通过设于支撑座5上的孔6插入支撑座5内并由轴销7与支撑座5连接,上调节杆3的上部与上连接件1连接,下调节杆4穿过下连接件2与上调节杆3的下部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动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活动靠背的连接装置。目前市场上的金属床简洁、美观大方,比较受人们欢迎,但金属床床头均为固定连接,不能满足人们根据需要对床头进行角度的调整。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活动靠背的连接装置。本技术所述的活动靠背的连接装置,主要由上连接件、下连接件、上调节杆、下调节杆和支撑座构成,上、下连接件分别与支撑座外部固定连接,上调节杆通过设于支撑座上的孔插入支撑座内并由轴销与支撑座连接,上调节杆的上部与上连接件连接,下调节杆穿过下连接件与上调节杆的下部相接触。所述的上调节杆与上连接件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通过轴销配合连接。上连接件与金属床的床头或者沙发靠的背连接,下连接件与金属床或者沙发的支撑架连接,反之亦然。本技术所述的活动靠背的连接装置,克服了金属床床头或者沙发靠背的不可调节的缺陷,有效地实现满足人们任意调节金属床的床头或者沙发靠背角度的需要,使用时只需调节下调节杆即可将床头或沙发靠背调节到所想要的角度,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图中1-上连接件、2-下连接件、3-上调节杆、4-下调节杆、5-支撑座、6-孔、7-轴销、8-螺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限于实施例。实施例1本技术所述的活动靠背的连接装置,主要由上连接件(1)、下连接件(2)、上调节杆(3)、下调节杆(4)和支撑座(5)构成,上、下连接件(1)、(2)分别与支撑座(5)外部固定连接,上调节杆(3)通过设于支撑座(5)上的孔(6)插入支撑座(5)内并由轴销(7)与支撑座(8)连接,上调节杆(3)的上部与上连接件(1)连接,下连接件(4)上攻有螺纹(8),螺纹(8)与支撑座(5)上的孔(6)在同一平面,下调节杆(4)通过螺纹连接方式穿过下连接件(2)与上调节杆(3)的下部接触。上调节杆(3)与上连接件(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通过轴销配合连接。上连接件(1)与金属床的床头或者沙发靠的背连接,下连接件(3)与金属床或者沙发的支撑架连接。使用时只需调节下调节杆即可将床头或沙发靠背调节到所想要的角度。实施例2上调节杆(3)与上连接件(1)连接,上连接件(1)与沙发靠背连接,下连接件(2)与沙发座连接,使用时调节下调节杆即可将床头调节到所想要的角度,其余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靠背的连接装置,主要由上连接件(1)、下连接件(2)、上调节杆(3)、下调节杆(4)和支撑座(5)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连接件(1)、(2)分别与支撑座(5)外部固定连接,上调节杆(3)通过设于支撑座(5)上的孔(6)插入支撑座(5)内并由轴销(7)与支撑座(5)连接,上调节杆(3)的上部与上连接件(1)连接,下调节杆(4)穿过下连接件(2)与上调节杆(3)的下部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调节杆(3)与上连接件(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调节杆(3)与上连接件(1)之间通过轴销配合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动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活动靠背的连接装置。本技术主要由上连接件1、下连接件2、上调节杆3、下调节杆4和支撑座5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连接件1、2分别与支撑座5外部固定连接,上调节杆3通过设于支撑座5上的孔6插入支撑座5内并由轴销7与支撑座5连接,上调节杆3的上部与上连接件1连接,下调节杆4穿过下连接件2与上调节杆3的下部相接触。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文档编号A47C20/00GK2476225SQ01222490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李振东 申请人:李振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靠背的连接装置,主要由上连接件(1)、下连接件(2)、上调节杆(3)、下调节杆(4)和支撑座(5)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连接件(1)、(2)分别与支撑座(5)外部固定连接,上调节杆(3)通过设于支撑座(5)上的孔(6)插入支撑座(5)内并由轴销(7)与支撑座(5)连接,上调节杆(3)的上部与上连接件(1)连接,下调节杆(4)穿过下连接件(2)与上调节杆(3)的下部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振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