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旋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496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旋转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承重柱内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向向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旋转系统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承重柱上端的转轮,转轮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内齿轮;转轮位于承重柱外侧的下表面上凹形成转轮槽,停车板的内端呈L形设置,停车板的内端插接配合在所述转轮槽内;所述承重柱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停车板内支撑机构,所述承重柱外侧同轴设置有外围框,外围框内侧设置有与停车外端匹配的环槽,外围框上设置有与停车板匹配的缺口,缺口处均设置有停车板外支撑机构。本旋转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A rotating system of a rotatable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ga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旋转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库
,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旋转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车作为环保型车辆,社会推广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停车、充电难却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市场上并没有针对电动车提出的立体停车设备,基本都是平面停车,占地面积大,充电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管理麻烦,停放车辆以及取用车辆,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包括车架、一层车位、二层车位、升降系统和旋转系统;所述车架包括竖向设置的承重柱,所述一层车位包括与所述承重柱同轴且间隔设置的停车盘,所述二层车位包括沿所述承重柱周向均布设置的停车板,所述车架还包括与所述承重柱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停车盘上方的外围框,所述外围框与所述停车盘之间通过竖向设置的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外围框设置有与停车板匹配的缺口,所述停车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停车板匹配的通槽,所述缺口和通槽共同构成停车板运动的升降空间,所述升降系统用于带动所述停车板沿所述升降空间做上升或下降运动;所述外围框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停车板外端匹配的环槽,所述停车板的外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环槽内,所述停车板的内端与所述旋转系统连接设置,所述旋转系统用于带动所述停车板旋转。其具有节约占地面积,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经济效益高,安全性能可靠,产品延伸性好,制作简易,成本低廉的优点。但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更好的带动停车板进行旋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旋转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br>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了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旋转系统。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旋转系统,包括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承重柱内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向向上设置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系统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承重柱上端的转轮,所述转轮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内齿轮;所述转轮的上端位于所述承重柱外侧,所述转轮位于承重柱外侧的下表面上凹形成转轮槽,停车板的内端呈L形设置,所述停车板的内端插接配合在所述转轮槽内;所述承重柱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停车板内支撑机构,所述承重柱外侧同轴设置有外围框,外围框内侧设置有与停车外端匹配的环槽,外围框上设置有与停车板匹配的缺口,所述缺口处均设置有停车板外支撑机构。这样,在停车板的内端插接入转轮槽后,停车板内支撑机构和停车板外支撑机构分别对停车板的内端和外端进行支撑,然后第一驱动电机动作,通过第一齿轮带动转轮转动,转动带动停车板转动,停车板带动电动车转动,实现旋转。旋转系统可以带动停车板转动,将停放有电动车的停车板带出升降空间,将未停放有电动车的停车板带入升降空间。设置有支撑环,在旋转过程中,可以对停车板的内端进行支撑,外围框上的通槽可以对停车板的外端进行支撑,因为电动车重量较大,设置有内外支撑,提高稳定性以及承重能力,避免掉落。进一步的,所述停车板内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两侧的第一容纳槽,所述开口一侧的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一弧形齿条,所述承重柱外侧固定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向设置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弧形齿条上表面与所述支撑环上表面高度一致。这样,在停车板的内端插入转轮槽后,第二驱动电机动作,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弧形齿条沿第一容纳槽移动,利用第一弧形齿条对停车板的内端进行支撑。第一容纳槽两侧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弧形齿条限位的限位条,避免第一弧形齿条掉落。第一弧形齿条长度大于开口所在圆的圆弧长度的2倍,可以更好承重,避免第一弧形齿条头重脚轻导致的倾斜现象发生。进一步的,所述停车板外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缺口两侧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环槽连通设置,所述缺口一侧的第二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二弧形齿条,所述缺口两侧下端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向向上设置且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弧形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弧形齿条的上表面与所述环槽槽底表面高度一致。这样,在停车板的外端运动至缺口时,第三驱动电机动作,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二弧形齿条沿第二容纳槽滑动,利用第二弧形齿条对停车板的外端进行支撑。第二弧形齿条长度大于缺口所在圆的圆弧长度的2倍,可以更好的承重,避免第二弧形齿条头重脚轻导致的倾斜现象发生。进一步的,停车板的内端下表面上凹设置。给第一弧形齿条留有空间。进一步的,停车板上设置有限位支撑组件,所述限位支撑组件沿所述停车板径向方向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限位支撑组件均包括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的充电接口,所述停车板的内端向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端设置有金属导电触点,所述金属导电触点与所述充电接口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位于所述停车板内部,所述转轮上设置的转轮槽内设置有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二导电触点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设置,所述承重柱上设置有电线穿孔。这样,电动车有前轮和后轮,两个限位块同时对前轮或后轮进行限位,再加电动车本身的车撑进行支撑,可以提高电动车的稳定性,避免升降系统动作或者旋转系统动作,导致电动车歪倒的现象发生。在电动车需要充电时,可以用户自带充电器进行操作。首先,需要将电动车推动至停车板上,将充电器的一端与电动车的电池充电接口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上的充电接口连接,然后当停车板上的凸起插入转轮槽内时,金属导电触点与第二导电触点接通导电,电线与电源连接,可以实现对电动车的充电操作。由于停车位只有8个,在旋转系统带动停车板转动时,可以选择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不会造成电线的缠绕。具体的,一层车位的电动车在需要充电时,承重柱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电源连接,直接将充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动车的电池充电接口和承重柱上的充电接口即可,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可以更好的对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使用方便。综上所述,本旋转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采用本技术结构的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掉伞体以及伞杆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上层车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外围框与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水平截面图。图7为图3中去掉二层的停车板、外围框以及支撑柱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7去掉停车板以及转轮的另一个方位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7的侧视图。图10为图9A-A的剖视图。图11为转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2为图11另一个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停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提升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5为停车板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凸起未画出。图16为图15的仰视图。图17为图15的剖视图,其中凸起画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旋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承重柱内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向向上设置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系统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承重柱上端的转轮,所述转轮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内齿轮;所述转轮的上端位于所述承重柱外侧,所述转轮位于承重柱外侧的下表面上凹形成转轮槽,停车板的内端呈L形设置,所述停车板的内端插接配合在所述转轮槽内;所述承重柱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停车板内支撑机构,所述承重柱外侧同轴设置有外围框,外围框内侧设置有与停车外端匹配的环槽,外围框上设置有与停车板匹配的缺口,所述缺口处均设置有停车板外支撑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旋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承重柱内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向向上设置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系统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承重柱上端的转轮,所述转轮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内齿轮;所述转轮的上端位于所述承重柱外侧,所述转轮位于承重柱外侧的下表面上凹形成转轮槽,停车板的内端呈L形设置,所述停车板的内端插接配合在所述转轮槽内;所述承重柱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停车板内支撑机构,所述承重柱外侧同轴设置有外围框,外围框内侧设置有与停车外端匹配的环槽,外围框上设置有与停车板匹配的缺口,所述缺口处均设置有停车板外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旋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板内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两侧的第一容纳槽,所述开口一侧的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第一弧形齿条,所述承重柱外侧固定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向设置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一弧形齿条上表面与所述支撑环上表面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立体停车库的旋转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高鹏翔汪佳伟邱雨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