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五米外候罐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66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五米外候罐报警装置,包括罐笼井口及其内部设置的罐笼,距罐笼井口直线距离五米处设置有两套红外对射装置,每套红外对射装置包括相互正对的红外对射发射器和红外对射接收器,红外对射发射器和红外对射接收器分别固定在一对固定立柱上,固定立柱设置在罐笼井口前端两侧,本实用通过在每个中段的罐笼井口设置两套红外对射装置,利用红外对射的原理,实现对乘罐人员方向检测,且实现对罐笼内乘罐人员的数量控制,对进出罐笼人数统计,解决罐笼超员问题,设置的报警控制单元以及显示屏有效提高了警示功能,保证乘罐人员的警惕性,安全意识大大提高,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An alarm device for waiting tank five meters under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五米外候罐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业罐笼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五米外候罐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地下矿山的提升系统分为斜井提升和竖井提升两种类型,尤其是竖井提升主要是通过罐笼在井筒内沿垂直方向实现人员的提升,井下存在不同的中段层面,需要在每个中段设置罐笼井口进行人员上下乘坐,在井下的罐笼井口乘坐罐笼时,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乘罐人员须在距井筒5米外候罐,但是乘罐人员在罐笼不在罐笼井口时,人员亦可进入五米以内,而无报警提示作用导致安全性较差,同时罐笼也未能实现检测人员上罐人数,无法对超载进行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井下五米外候罐报警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井下五米外候罐报警装置,包括井下中段的罐笼井口及其内部设置的罐笼,距罐笼井口直线距离五米处设置有两套红外对射装置,每套红外对射装置包括相互正对的红外对射发射器和红外对射接收器,所述红外对射发射器和红外对射接收器分别固定在一对固定立柱上,所述固定立柱设置在罐笼井口前端两侧,两套红外对射装置将罐笼井口前端的区域依次分隔为警示区域和候罐区域,所述警示区域内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罐笼井口的一侧,所述候罐区域内设置有报警控制单元,该报警控制单元是由PLC控制器和蜂鸣器组成,所述PLC控制器和蜂鸣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红外对射发射器、红外对射接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罐笼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红外对射装置的型号为ABE-25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在每个中段的罐笼井口设置两套红外对射装置,利用红外对射的原理,实现对乘罐人员方向检测,且实现对罐笼内乘罐人员的数量控制,对进出罐笼人数统计,解决罐笼超员问题,设置的报警控制单元以及显示屏有效提高了警示功能,保证乘罐人员的警惕性,安全意识大大提高,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系统方框示意图;图中:候罐区域1、警示区域2、固定立柱3、红外对射发射器4、红外对射接收器5、显示屏6、PLC控制器7、蜂鸣器8、罐笼井口9、罐笼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井下五米外候罐报警装置,包括井下中段的罐笼井口9及其内部设置的罐笼10,距罐笼井口9直线距离5米处设置有两套红外对射装置,每套红外对射装置包括相互正对的红外对射发射器4和红外对射接收器5,所述红外对射发射器4和红外对射接收器5分别固定在一对固定立柱3上,所述固定立柱3设置在罐笼井口9前端两侧,两套红外对射装置将罐笼井口9前端的区域依次分隔为警示区域2和候罐区域1,所述警示区域2内设置有显示屏6,所述显示屏6设置在罐笼井口9的一侧,所述候罐区域1内设置有报警控制单元,该报警控制单元是由PLC控制器7和蜂鸣器8组成,所述PLC控制器7和蜂鸣器8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7与红外对射发射器4、红外对射接收器5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7与显示屏6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7与罐笼10电连接。所述红外对射装置的型号为ABE-250。工作原理:人员在矿井井下乘坐罐笼10时,首先需要进入到候罐区域1内进行等待,当罐笼10不处于罐笼井口9处时(罐笼10在罐笼井筒内移动运行过程或不在本中段区域内时),PLC控制器7控制显示屏6显示“请在五米外候罐”,即人员要保持在候罐区域1内进行等候;当罐笼10运行到罐笼井口9的位置时,罐笼10会通过其自身的位置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7,PLC控制器7控制蜂鸣器8发出语音提示,当乘罐人员从候罐区域1进入到警示区域2时,两套红外对设装置会检测到“1、2”信号,当乘罐人员从警示区域2进入到候罐区域1时,两套红外对设装置会检测到“2、1”信号,这样在乘罐人员在进出警示区域2时两个不同的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7实现人员数量的控制,实现方向检测,实现人数统计(由候罐区域1到警示区域2人数加1,由警示区域2到候罐区域1人数减1),这样就能实现对罐笼10内乘罐人员的数量控制,当乘罐人员达到PLC控制器7设定的数值时,PLC控制器7控制蜂鸣器8进行提醒警告,防止候罐区域1的乘罐人员越过红外对射装置进入到警示区域2,实现对上罐人数统计,解决罐笼超员问题,而且还实现了对人员位置检测,方向检测、人数统计,安全性大大提高,解决了乘罐人数不稳定使罐笼能发挥最大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五米外候罐报警装置,包括井下中段的罐笼井口(9)及其内部设置的罐笼(10),其特征在于:距罐笼井口(9)直线距离5米处设置有两套红外对射装置,每套红外对射装置包括相互正对的红外对射发射器(4)和红外对射接收器(5),所述红外对射发射器(4)和红外对射接收器(5)分别固定在一对固定立柱(3)上,所述固定立柱(3)设置在罐笼井口(9)前端两侧,两套红外对射装置将罐笼井口(9)前端的区域依次分隔为警示区域(2)和候罐区域(1),所述警示区域(2)内设置有显示屏(6),所述显示屏(6)设置在罐笼井口(9)的一侧,所述候罐区域(1)内设置有报警控制单元,该报警控制单元是由PLC控制器(7)和蜂鸣器(8)组成,所述PLC控制器(7)和蜂鸣器(8)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7)与红外对射发射器(4)、红外对射接收器(5)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7)与显示屏(6)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7)与罐笼(10)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五米外候罐报警装置,包括井下中段的罐笼井口(9)及其内部设置的罐笼(10),其特征在于:距罐笼井口(9)直线距离5米处设置有两套红外对射装置,每套红外对射装置包括相互正对的红外对射发射器(4)和红外对射接收器(5),所述红外对射发射器(4)和红外对射接收器(5)分别固定在一对固定立柱(3)上,所述固定立柱(3)设置在罐笼井口(9)前端两侧,两套红外对射装置将罐笼井口(9)前端的区域依次分隔为警示区域(2)和候罐区域(1),所述警示区域(2)内设置有显示屏(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南霍世伟代淑正
申请(专利权)人:呼伦贝尔山金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