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465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包括绳头板、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于绳头板底部相对两端的搁机钢、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于绳头板顶部相对两端的光电感应机构以及若干个垂直贯穿于绳头板设置的绳头锥套,所述绳头锥套的顶部固定设有一个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设有一个延伸至两个光电感应机构轴线位置处的感应支架,所述绳头锥套的外侧壁上且位于卡板和绳头板之间的位置处套设有一个绳头弹簧,所述绳头弹簧的顶端抵接于卡板的底端,所述绳头弹簧的底端抵接于绳头板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反应灵敏性好,检测精度高,可消除曳引钢丝绳断裂或过度伸长后电梯仍运行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Safety protection system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broken rope or over extension of traction r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梯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梯的安全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且目前电梯的广泛安装、使用便捷使得人们越来越喜欢乘坐电梯。但电梯在高强度的使用下钢丝绳容易磨损,这些磨损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对钢丝绳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钢丝绳的强度会随着使用越来越低,使用时间久了钢丝绳容易断裂。如果人们在乘坐电梯时,钢丝绳断裂将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钢丝绳断裂后拉力不足使得轿厢摔入底坑导致损坏。这些都将会造成重大事故和损失。为了防止钢丝绳断裂对电梯使用造成的影响,人们设计了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现有的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装于绳头板上,左右两块竖板焊接于绳头板上。检测板范与其中一块竖板滑动连接,与另一块竖板通过回扣相固定。这种结构使得如果在靠近检测板固定端的钢丝绳发生断裂,由于靠近固定回扣,力矩变得非常大,有可能检测板发生的位移量并不能被检测出来,致使检测变得不灵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梯断绳检测装置检测不灵敏,较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其检测灵敏性好、制造成本、不易损坏且可重复使用,有利于市场化的推广应用。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包括绳头板、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于绳头板底部相对两端的搁机钢、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于绳头板顶部相对两端的光电感应机构以及若干个垂直贯穿于绳头板设置的绳头锥套,所述绳头锥套的顶部固定设有一个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设有一个延伸至两个光电感应机构轴线位置处的感应支架,所述绳头锥套的外侧壁上且位于卡板和绳头板之间的位置处套设有一个绳头弹簧,所述绳头弹簧的顶端抵接于卡板的底端,所述绳头弹簧的底端抵接于绳头板的顶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电感应机构包括垂直贯穿于绳头板并与绳头板之间螺纹旋接的支架固定杆、设置于支架固定杆上的传感器安装支架以及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支架上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固定杆的外表面为全螺纹结构,所述支架固定杆的外侧面上套设有一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和支架固定杆之间螺纹旋接,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水平端和竖直端,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的水平端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支架的竖直端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电传感器所采用的信号为红外光信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绳头锥套的数量为3~7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消除曳引钢丝绳断裂或过度伸长后电梯仍继续运行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保证电梯运行安全,且其使用方便,检测灵敏性好、制造成本、不易损坏且可重复使用;安装时曳引绳固定于绳头锥套上,光电传感器与电梯的安全回路串联连接;使用时在电梯轿厢的重量作用下曳引绳向下拉绳头锥套,绳头弹簧被压缩,此时感应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光电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从而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光电感应器之间相互对射进行信号传输,此时电梯的安全回路连通,电梯正常运行;而当其中的一根或几根曳引绳发生断裂或出现松动时则失去了对与其对应的绳头弹簧的作用力,则在该绳头弹簧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对应的绳头锥套被向上顶起,则绳头锥套顶部的感应支架也向上运动从而将两个对射的光电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阻隔,此时与光电传感器串联连接的电梯的安全回路被切断从而电梯停止运行,达到保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符号说明:绳头板1,搁机钢2,绳头锥套3,卡板4,感应支架5,绳头弹簧6,支架固定杆7,传感器安装支架8,光电传感器9,固定座10,曳引绳11。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包括绳头板1、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于绳头板1底部相对两端的搁机钢2、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于绳头板1顶部相对两端的光电感应机构以及若干个垂直贯穿于绳头板1设置的绳头锥套3,具体的,所述绳头锥套3为滑动的贯穿于绳头板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头锥套3的数量为五个,但是在实际的制造和应用过程中,所述绳头锥套3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五个,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绳头锥套3的数量,例如还可以是三个、四个、六个或七个等;所述绳头锥套3的顶部固定设有一个卡板4,所述卡板4的顶部设有一个延伸至两个光电感应机构轴线位置处的感应支架5,所述绳头锥套3的外侧壁上且位于卡板4和绳头板1之间的位置处套设有一个绳头弹簧6,所述绳头弹簧6的顶端抵接于卡板4的底端,所述绳头弹簧6的底端抵接于绳头板1的顶端;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光电感应机构包括垂直贯穿于绳头板1并与绳头板1之间螺纹旋接的支架固定杆7、设置于支架固定杆7上的传感器安装支架8以及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支架8上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9;所述支架固定杆7与绳头板1之间采用螺纹旋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便于调节支架固定杆7与绳头板1之间的相对高度;所述支架固定杆7的外表面为全螺纹结构,所述支架固定杆7的外侧面上套设有一个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和支架固定杆7之间螺纹旋接以便于调节固定座10和支架固定杆7之间的相对高度,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8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水平端和竖直端,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8的水平端固定于固定座10上,所述光电传感器9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支架8的竖直端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器9所采用的信号为红外光信号。本技术使用过程及原理简述如下:安装时曳引绳11固定于绳头锥套8的底端,光电传感器9与电梯的安全回路串联连接;使用时在电梯轿厢的重量作用下曳引绳11向下拉绳头锥套8,绳头弹簧6则被压缩,此时感应支架5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光电传感器9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从而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光电感应器9之间相互对射进行信号传输,此时电梯的安全回路连通,电梯正常运行;而当其中的一根或几根曳引绳11发生断裂或出现松动时则失去了对与其对应的绳头弹簧6的作用力,则在该绳头弹簧6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对应的绳头锥套3被向上顶起,则绳头锥套3顶部的感应支架5也向上运动从而将两个对射的光电传感器9发出的红外光阻隔,此时与光电传感器9串联连接的电梯的安全回路被切断从而电梯停止运行,达到保护的作用。整个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反应灵敏,且可重复使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梯。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绳头板(1)、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于绳头板(1)底部相对两端的搁机钢(2)、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于绳头板(1)顶部相对两端的光电感应机构以及若干个垂直贯穿于绳头板(1)设置的绳头锥套(3),所述绳头锥套(3)的顶部固定设有一个卡板(4),所述卡板(4)的顶部设有一个延伸至两个光电感应机构轴线位置处的感应支架(5),所述绳头锥套(3)的外侧壁上且位于卡板(4)和绳头板(1)之间的位置处套设有一个绳头弹簧(6),所述绳头弹簧(6)的顶端抵接于卡板(4)的底端,所述绳头弹簧(6)的底端抵接于绳头板(1)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绳头板(1)、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于绳头板(1)底部相对两端的搁机钢(2)、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于绳头板(1)顶部相对两端的光电感应机构以及若干个垂直贯穿于绳头板(1)设置的绳头锥套(3),所述绳头锥套(3)的顶部固定设有一个卡板(4),所述卡板(4)的顶部设有一个延伸至两个光电感应机构轴线位置处的感应支架(5),所述绳头锥套(3)的外侧壁上且位于卡板(4)和绳头板(1)之间的位置处套设有一个绳头弹簧(6),所述绳头弹簧(6)的顶端抵接于卡板(4)的底端,所述绳头弹簧(6)的底端抵接于绳头板(1)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曳引绳断绳或过度伸长自动检测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感应机构包括垂直贯穿于绳头板(1)并与绳头板(1)之间螺纹旋接的支架固定杆(7)、设置于支架固定杆(7)上的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李建明伍洪亮周晟胡敏胡德宏王甲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马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