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困人快速救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53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困人快速救援的方法,包括触摸屏、救援中心、挂壁式救援箱,挂壁式救援箱包括箱体与箱门,箱门厚度为20mm,箱门内嵌入设置触摸屏,触摸屏通过局域网与救援中心连接;箱体内壁上设置收卷辊、支架和救援绳,救援绳一端固定连接收卷辊,另一端设置能够系于人体腰间的环扣结构,具体救援步骤包括101)求援步骤、102)准备步骤、103)施救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儿童乘客快速可行的一种电梯困人快速救援的方法。

A fast rescue method for people trapped by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困人快速救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射频微波测试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电梯困人快速救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梯是高层建筑的必备设施,是人们上下楼所采用的主要工具,电梯的运行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日益受到用户、政府主管部门、媒体及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尽管电梯运行安全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电梯故障仍时有发生,电梯现有的救援方式存在如下缺陷:首先,由于乘客需要依靠外部的维护人员进行救援,因此,救援的时间长,会对处于封闭环境中的乘客造成极大的心里恐慌。此时,乘客极易发生强行扒开轿门逃生、或者从轿厢顶部逃生等危险行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解决现有的电梯结构所存在的电梯出现故障时轿厢内的乘客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并且救援的方式复杂、救援的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乘客快速可行的电梯救援系统,轿厢内的乘客可方便及时地实现自救,从而显著地降低救援的成本,改善电梯的用户体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困人快速救援的方法,包括触摸屏、救援中心、挂壁式救援箱,挂壁式救援箱包括箱体与箱门,箱门厚度为20mm,箱门内嵌入设置触摸屏,触摸屏通过局域网与救援中心连接;箱体内壁上设置收卷辊、支架和救援绳,救援绳一端固定连接收卷辊,另一端设置能够系于人体腰间的环扣结构;所述环扣结构包括控制部和安全带,安全带包括五条,其中两条连接在控制部的上方,另外三条分别连接在控制部的左侧、右侧和下方,控制部实现安全带的收缩控制;安全带上设有防滑的凸起,凸起的材质采用硅胶;所述支架呈Y形,收卷辊的中间设置突出的螺纹柱,支架中间设置螺纹凹槽;螺纹柱的直径大于收卷辊的直径;综上设备具体的救援步骤如下:101)求援步骤:当电梯发生故障停止时,乘梯人员通过触摸屏进行求援,救援中心确认后,乘梯人员方可打开挂壁式救援箱;102)准备步骤:取下支架,并通过收卷辊将救援绳放下,救援绳连接的环扣结构绑在需要救援的儿童身上;103)施救步骤:打开电梯门将救援绳顶在支架上形成一个安全下放距离,通过摇动收卷辊将儿童下放,此时救援人员可更安全方便的接住儿童。进一步的,触摸屏显示广告宣传信息,提供紧急救援功能;救援中心提供救援支持;挂壁式救援箱提供救援工具。进一步的,安全带的材料为纳米抗菌纤维,纳米抗菌纤维为纳米银粒子与化纤复合纺丝制造出纳米抗菌纤维。进一步的,挂壁式救援箱设置在电梯内按键的上方,且挂壁式救援箱靠近电梯的一侧设置八字形凸台,且凸台上设置限位板,电梯内相应位置上设置形状相似的八字形连接板,且八字形连接板靠近挂壁式救援箱的一侧设置与凸台配合的限位板。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轿厢内的乘客可方便的对儿童进行更好的、及时的实现内部救援,从而显著地降低救援的成本,改善电梯的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实现电梯出现故障时轿厢内的乘客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并且救援的方式复杂、救援的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乘客快速可行的对儿童进行安全电梯救援的系统,轿厢内的乘客可方便及时地实现对儿童的救援,并显著地降低救援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环扣结构包括控制部和安全带,安全带的材料为纳米抗菌纤维,纳米抗菌纤维为纳米银粒子与化纤复合纺丝制造出纳米抗菌纤维。安全带包括五条,其中两条连接在控制部的上方,另外三条分别连接在控制部的左侧、右侧和下方,控制部实现安全带的收缩控制,具体采用的控制部结构可采用如车上安全带的伸缩结构,其不使用时体积小。具体的,安全带上设有防滑的凸起,凸起的材质采用硅胶,以提高摩擦保护好儿童不会乱动划出安全带。所述支架呈Y形,收卷辊的中间设置突出的螺纹柱,支架中间设置螺纹凹槽;螺纹柱的直径大于收卷辊的直径,实现在未发生救援时,对其固定放置,不会产生异响而避免乘梯人认为是电梯故障。本专利技术挂壁式救援箱设置在电梯内按键的上方,且挂壁式救援箱靠近电梯的一侧设置八字形凸台,且凸台上设置限位板,电梯内相应位置上设置形状相似的八字形连接板,且八字形连接板靠近挂壁式救援箱的一侧设置与凸台配合的限位板。达到能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作用。自然挂壁式救援箱可以内部设置电源进行相应供电,或者在顶部设置电源线与电梯内相应电源连接,实现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挂壁式救援箱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挂壁式救援箱的后背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安置挂壁式救援箱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架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环扣结构图。图中标识:箱体1、收卷辊2、支架3、救援绳4、八字形凸台6、八字形连接板7、控制部8、安全带9、凸起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梯困人快速救援系统,包括触摸屏、救援中心、挂壁式救援箱,挂壁式救援箱包括箱体1与箱门,箱门厚度为20mm,箱门内嵌入设置触摸屏,触摸屏通过局域网与救援中心连接;触摸屏显示广告宣传信息,提供紧急救援功能;救援中心提供救援支持,并可在发生故障时进行与被困人员的沟通,降低被困人员的焦躁心情;挂壁式救援箱提供救援工具。箱体1内壁上设置收卷辊2、支架3和救援绳4,救援绳4一端固定连接收卷辊2,另一端设置能够系于人体腰间的环扣结构。实现在电梯出现故障时,可以将儿童绑在环扣结构上,并由支架3支起一定距离,通过摇动收卷辊2将儿童安全的救援出电梯。具体的收卷辊2上设置与支架3平行的把手,一则限位救援绳4不脱离,另起到收缩救援绳4的作用。具体的,所述环扣结构包括控制部8和安全带9,安全带9的材料为纳米抗菌纤维,纳米抗菌纤维为纳米银粒子与化纤复合纺丝制造出纳米抗菌纤维。安全带9包括五条,其中两条连接在控制部8的上方,另外三条分别连接在控制部8的左侧、右侧和下方,控制部8实现安全带9的收缩控制,具体采用的控制部8结构可采用如车上安全带9的伸缩结构,其不使用时体积小。具体的,安全带9上设有防滑的凸起10,凸起10的材质采用硅胶,以提高摩擦保护好儿童不会乱动划出安全带9。所述支架3呈Y形,收卷辊2的中间设置突出的螺纹柱,支架3中间设置螺纹凹槽;螺纹柱的直径大于收卷辊2的直径,实现在未发生救援时,对其固定放置,不会产生异响而避免乘梯人认为是电梯故障。挂壁式救援箱设置在电梯内按键的上方,且挂壁式救援箱靠近电梯的一侧设置八字形凸台6,且凸台上设置限位板,电梯内相应位置上设置形状相似的八字形连接板7,且八字形连接板7靠近挂壁式救援箱的一侧设置与凸台配合的限位板。达到能快速安装和拆卸的作用。自然挂壁式救援箱可以内部设置电源进行相应供电,或者在顶部设置电源线与电梯内相应电源连接,实现供电。综上设备具体的救援步骤如下:101)求援步骤:当电梯发生故障停止时,乘梯人员通过触摸屏进行求援,救援中心确认后,乘梯人员方可打开挂壁式救援箱;102)准备步骤:取下支架,并通过收卷辊将救援绳放下,救援绳连接的环扣结构绑在需要救援的儿童身上;103)施救步骤:打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困人快速救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救援中心、挂壁式救援箱,挂壁式救援箱包括箱体与箱门,箱门厚度为20mm,箱门内嵌入设置触摸屏,触摸屏通过局域网与救援中心连接;箱体内壁上设置收卷辊、支架和救援绳,救援绳一端固定连接收卷辊,另一端设置能够系于人体腰间的环扣结构;/n所述环扣结构包括控制部和安全带,安全带包括五条,其中两条连接在控制部的上方,另外三条分别连接在控制部的左侧、右侧和下方,控制部实现安全带的收缩控制;安全带上设有防滑的凸起,凸起的材质采用硅胶;所述支架呈Y形,收卷辊的中间设置突出的螺纹柱,支架中间设置螺纹凹槽;螺纹柱的直径大于收卷辊的直径;/n综上设备具体的救援步骤如下:/n101)求援步骤:当电梯发生故障停止时,乘梯人员通过触摸屏进行求援,救援中心确认后,乘梯人员方可打开挂壁式救援箱;/n102)准备步骤:取下支架,并通过收卷辊将救援绳放下,救援绳连接的环扣结构绑在需要救援的儿童身上;/n103)施救步骤:打开电梯门将救援绳顶在支架上形成一个安全下放距离,通过摇动收卷辊将儿童下放,此时救援人员可更安全方便的接住儿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困人快速救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救援中心、挂壁式救援箱,挂壁式救援箱包括箱体与箱门,箱门厚度为20mm,箱门内嵌入设置触摸屏,触摸屏通过局域网与救援中心连接;箱体内壁上设置收卷辊、支架和救援绳,救援绳一端固定连接收卷辊,另一端设置能够系于人体腰间的环扣结构;
所述环扣结构包括控制部和安全带,安全带包括五条,其中两条连接在控制部的上方,另外三条分别连接在控制部的左侧、右侧和下方,控制部实现安全带的收缩控制;安全带上设有防滑的凸起,凸起的材质采用硅胶;所述支架呈Y形,收卷辊的中间设置突出的螺纹柱,支架中间设置螺纹凹槽;螺纹柱的直径大于收卷辊的直径;
综上设备具体的救援步骤如下:
101)求援步骤:当电梯发生故障停止时,乘梯人员通过触摸屏进行求援,救援中心确认后,乘梯人员方可打开挂壁式救援箱;
102)准备步骤:取下支架,并通过收卷辊将救援绳放下,救援绳连接的环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立琼张文潘伟祥沈立群王黎斌杨本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