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东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散热器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23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散热器罩,由前面板、前面板左右两侧的侧面板、前面板上侧的散热窗组成,其特征是:前面板上凹入有相互平行的长条状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罩,尤指商住用暖气罩。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散热器,其前面板都是平板,只有达到一定厚度才能稳固,比较浪费材料;再者,上升的暖空气与平面接触面积小,摩擦就小,不利于空气混合,影响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节省材料,又能提高散热效果的散热器罩。本技术由前面板,前面板左右两侧的侧面板和前面板上侧的散热窗组成,前面板上凹入有相互平行的长条状槽。本技术前面板的四周是内凹的边框,在上、下两个边框与面板上平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本技术所述长条状槽是间距相等、宽度一致、深度相同的槽。本技术所述长条状槽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弧形、三角形、矩形或梯形。本技术所述长条状槽的纵截面可以是梯形。本技术所述长条状槽的纵截面的上下两端槽底面可以是圆弧面过渡至前面板。本技术的侧面板也可制成和前面板一样的结构。本技术由于将散热罩的最大面板制成长条状槽,在同等强度下就节省了材料,同时这种结构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空气混合,提高了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C-C截面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D-D截面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A-A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18-B截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散热器罩由前面板1、前面板上部的散热窗2、前面板左部的侧面板3和右部的侧面板4组成,散热窗2上有散热孔2-1。前面板的四周是内凹的边框1-4,在上、下两个边框1-4与面板1上平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1-3。前面板1上是平行凹入的长条状槽1-2。长条状槽1-2的间距相等、宽度一致、深度相同,内凹的四周边框1-4也与长条状槽1-2的深度相同。长条状槽的横截面如图2、图3所示是梯形,其纵截面如图5所示也是梯形,纵截面上、下两端的槽底面是梯形面过渡至前面板1,另外,纵截面上下两端的槽底面也可以是圆弧面过渡至前面板。散热器罩的左右两侧的侧面板可以是平板,也可以制成和前面板的结构一样。长条状槽的横截面还可以是圆弧形、三角形、矩形及其它形状。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散热器罩,由前面板、前面板左右两侧的侧面板、前面板上侧的散热窗组成,其特征是前面板上凹入有相互平行的长条状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罩,其特征是前面板的四周是内凹的边框,在上、下两个边框与面板上平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罩,其特征是长条状槽的间距相等、宽度一致、深度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罩,其特征是长条状槽的横截面是梯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罩,其特征是长条状槽的纵截面是梯形。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罩,其特征是长条状槽的横截面是圆弧形。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罩,其特征是在长条状槽纵截面的上下两端,槽底面是由圆弧面过渡至前面板。8.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或7所述的散热器罩,其特征是左右两侧的侧面板的立体结构和前面板相同。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散热器罩,由前面板,前面板左右两侧的侧面板和前面板上侧的散热窗组成,前面板上设置有平行凹入的若干间距相等、宽度一致、深度相同的长条状槽,长条状槽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弧型、三角形、矩形或梯形。由于将散热罩的最大面板制成长条状槽,在同等强度下就节省了材料,同时这种结构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空气混合,提高了散热效果。文档编号F24D19/06GK2596248SQ0229026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谢东 申请人:谢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
申请(专利权)人:谢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