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挤出式生产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18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挤出式生产用模具,包括由上模体和下模体扣合后组成的模座,其结构要点是,模座的端面上设有主进料口,下模体的端面设有辅进料口,主进料口和辅进料口分别连通有主流道和辅流道,主流道连通有混合腔,辅流道通过分流道与混合腔连通,混合腔连接有缓流道且缓流道的末端连通有蓄流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搅拌球对由混合腔进入的主料和辅料进行混合,增加混合的均匀性,从而能够实现复合薄膜的挤出,而且在使用完成后,能够将上模体和下模体进行拆分,并且方便对模具的清洁。

A die for film extrusio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挤出式生产用模具
本技术属于薄膜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薄膜挤出式生产用模具。
技术介绍
在薄膜的生产述技术中,主要是通过模具进行挤出式生产,然而在现有的模具中,只能够进行单一材料的薄膜挤出,无法进行复合薄膜挤出,因为在进行材料混合时无法实现均匀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复合薄膜挤出的薄膜挤出式生产用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挤出式生产用模具,包括由上模体和下模体扣合后组成的模座,其结构要点是,模座的端面上设有主进料口,下模体的端面设有辅进料口,主进料口和辅进料口分别连通有主流道和辅流道,主流道连通有混合腔,辅流道通过分流道与混合腔连通,混合腔连接有缓流道且缓流道的末端连通有蓄流腔,蓄流腔与设在模座的端面上的成型道连通,所述的缓流道内靠近混合腔一端设有靠近缓流道的上臂设置的搅拌球,所述的混合腔内设有位于搅拌球的前方的倾斜设置的导流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模体与下模体贴合的表面设有上流槽,上流槽的末端连接有方形的上凹槽,上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挤出式生产用模具,包括由上模体和下模体扣合后组成的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的端面上设有主进料口,下模体的端面设有辅进料口,主进料口和辅进料口分别连通有主流道和辅流道,主流道连通有混合腔,辅流道通过分流道与混合腔连通,混合腔连接有缓流道且缓流道的末端连通有蓄流腔,蓄流腔与设在模座的端面上的成型道连通,所述的缓流道内靠近混合腔一端设有靠近缓流道的上臂设置的搅拌球,所述的混合腔内设有位于搅拌球的前方的倾斜设置的导流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挤出式生产用模具,包括由上模体和下模体扣合后组成的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座的端面上设有主进料口,下模体的端面设有辅进料口,主进料口和辅进料口分别连通有主流道和辅流道,主流道连通有混合腔,辅流道通过分流道与混合腔连通,混合腔连接有缓流道且缓流道的末端连通有蓄流腔,蓄流腔与设在模座的端面上的成型道连通,所述的缓流道内靠近混合腔一端设有靠近缓流道的上臂设置的搅拌球,所述的混合腔内设有位于搅拌球的前方的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挤出式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体与下模体贴合的表面设有上流槽,上流槽的末端连接有方形的上凹槽,上凹槽的后端连接有上条槽,上条槽的末端连通有半球形的上腔体,上腔体连接有上半部成型槽,上流槽和上条槽的截面均为半圆形,上条槽的侧壁上配合有限位豁口。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柱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能合环保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