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857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由分型面分开,且二者可拆卸连接,在上板的分隔面开设胎面胶出口,在上板的胎面胶出口的后口开设全面倒角,所述上板的上出口的端面上设置若干向下突起的弧形型台,用于挤压形成胎面正面的花纹沟底,在下板的前口开设若干弧形开型面,弧形开型面的竖直方向向下板的下方延伸,厚度方向向下板的内部延伸,所述弧形开型面与上板的弧形型台上下正对,本方案通过对口型板的上出口和下出口进行改进,均衡胎面中间胶料和胎翼胶料所受压力,使得挤出形成的胎面胶片底部平整、胎面沟底符合工艺要求,减低了轮胎内部残留气泡的风险。

A kind of extruding die plate for wide base tire with small shoulder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
技术介绍
宽基轮胎胎面结构设计要求尺寸中间厚度较薄、宽度较宽,胎面在压出过程中,中间厚度压力不足,导致压出过程中胎面底部出现波浪,胎面底部胶片贴合质量不佳,后工序使用困难,严重会造成胎冠下存在气泡,在轮胎使用过程中肩空脱层。参见图10。
技术实现思路
有必要提出一种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一种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由分割面分开,且二者可拆卸连接,在上板的分型面开设胎面胶出口,在上板的胎面胶出口的后口开设全面倒角,所述上板的上出口的端面上设置若干向下突起的尖形尖角,用于挤压形成胎面正面的花纹沟底,在下板的前口开设若干弧形开型面,弧形开型面的竖直方向向下板的下方延伸,厚度方向向下板的内部延伸,所述弧形开型面与上板的尖形尖角上下正对。优选的,上板的上开口从两侧向中间依次为胎翼胶上出口、复合出口、胎冠胶出口,上板后口开设的全面倒角的宽度方向为覆盖复合出口和胎冠胶出口。优选的,下板的后口包括左侧胎翼胶下出口和右侧胎翼胶下出口,二者不连通。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口型板的上出口和下出口进行改进,均衡胎面中间胶料和胎翼胶料所受压力,使得挤出形成的胎面胶片底部平整、胎面沟底符合工艺要求,降低了轮胎内部残留气泡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2为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4为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的主视图和后视图。图5、6为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8为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挤出成型的胎面胶片的断面图。图10为现有技术挤出成型的胎面胶片的断面图。图中:口型板10、上板11、胎面胶出口111、全面倒角112、胎翼胶上出口113、复合出口114、胎冠胶出口115、尖形尖角116、下板12、左侧胎翼胶下出口121、右侧胎翼胶下出口122、弧形开型面123、胎面胶片100、胎冠胶110、胎翼胶120、胎面正面130、胎面底部140、花纹沟底150、花纹块160、波浪纹17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参见图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10,包括上板11和下板12,上板11和下板12由分型面分开,且二者可拆卸连接,在上板11的分型面开设胎面胶出口111,在上板11的胎面胶出口111的后口开设全面倒角112,以增大从预口型板10进入口型板10的胎冠胶110胶料用量,进而增大胶料通过上板11时的压力,通过改变压力点的变化,来改善胎面胶底部不平的问题,所述上板11的上出口111的端面上设置若干向下突起的尖形尖角116,用于挤压形成胎面正面130的花纹沟底150,相邻型台之间的胎面形成花纹块160,在下板12的前口开设若干弧形开型面123,弧形开型面123的竖直方向向下板12的下方延伸,厚度方向向下板12的内部延伸,所述弧形开型面123与上板11的尖形尖角116上下正对。以下为了清晰表达各部件,附图中,后口所在的面为该部件的背面,,即胶料流入面,表示为B面,前口所在的面为该部件的正面,即胶料流出面,表示为A面。参见图9,从口型板10挤压出来形成的胎面胶片100包括中间的胎冠胶110和两侧的胎翼胶120,从上板11的上出口111挤出的胎冠胶110胶面被称为胎面正面130,从下板12的下出口121挤出的胎冠胶110胶面被称为胎面底部140,通常胎面正面130形成轮胎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面,其外形不完美不会影响轮胎的质量或品质、以及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然后胎面底部140若不平整、不能形成平面,则会直接影响轮胎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因为胎面底部140在后序工序中还会贴合其他胶片等内部结构,在贴合时要求胎面底部140水平、无沟痕、无波浪纹,因为,如果不平整,则后序贴胶片时会造成贴合不实、窝藏空气,形成气泡,会在轮胎内部形成隐藏隐患,后期使用时造成轮胎脱层,所以,对胎面底部140挤出平整度的控制时非常重要的。本方案中,由于宽基胎轮胎型号的要求,在胎面形成花纹块160弧形凸起面,所以上板11的上出口111预设尖形尖角116,然而,胎面底部140挤出时仍然要求平整度,原有技术中,下出口121为平口,胶料通过口型板10时,尖形尖角116位置正对的胶料S点由于受到的压力较大,则胶料自然向两侧流动,使得此处形成压力薄弱点,单位面积胶压较小,胶料所受压力小于旁边的压力,在胶料挤出离开口型板10之后,由于橡胶自身性质,会出现离模膨胀,此处S点旁边的胶料由于受到的压力较大,离模时膨胀率也较大,而S点的膨胀率较小,造成挤压形成的胎面胶片100底部出现波浪纹170或沟痕。所以,本方案中,在下板12前口设置弧形开型面123,使得S点的胶料与旁边的胶料相比,在离膜时提前膨胀,从而补充其因压力不足造成膨胀能力较小的问题。所述离模膨胀的定义为:在挤出过程中,挤出物离开模后,其横截面尺寸因弹性回复而大于口模尺寸产生的出口膨化效应。沿流动方向所出现的压力降是产生离模膨胀的原因。进一步,上板11的上开口从两侧向中间依次为胎翼胶上出口113、复合出口114(胎翼胶120和胎冠胶110复合)、胎冠胶出口115,上板11后口开设的全面倒角112的宽度方向为覆盖复合出口114和胎冠胶出口115。从而通过增大胎翼胶120和胎冠胶110进胶量,来增强胎翼胶120和胎冠胶110之间的复合交联程度。进一步,下板12的后口包括左侧胎翼胶下出口121和右侧胎翼胶下出口122,二者不连通,以形成小肩垫。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文件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由分割面分开,且二者可拆卸连接,在上板的分型面开设胎面胶出口,在上板的胎面胶出口的后口开设全面倒角,所述上板的上出口的端面上设置若干向下突起的弧形型台,用于挤压形成胎面正面的花纹沟底,在下板的前口开设若干弧形开型面,弧形开型面的竖直方向向下板的下方延伸,厚度方向向下板的内部延伸,所述弧形开型面与上板的弧形型台上下正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基胎小肩垫胎面挤出口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由分割面分开,且二者可拆卸连接,在上板的分型面开设胎面胶出口,在上板的胎面胶出口的后口开设全面倒角,所述上板的上出口的端面上设置若干向下突起的弧形型台,用于挤压形成胎面正面的花纹沟底,在下板的前口开设若干弧形开型面,弧形开型面的竖直方向向下板的下方延伸,厚度方向向下板的内部延伸,所述弧形开型面与上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姚宏武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神州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