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献昌专利>正文

无散热片对流式电热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90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热取暖器,其结构特征是采用未绕制过的电炉丝作为发热体,使其工作温度不高于400℃,电炉丝既作发热体又作散热片。本取暖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无须笨重庞大而昂贵的散热片,造价低廉,能在电耗100~200左右取得满意的取暖效果,适合于有220V电源的家庭和寒冷环境的局部和空间取暖,尤其适合于静坐在寒冷环境中学习的学生及静坐伏案工作的人们取暖御寒之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散热片的电热取暖器。现有的电热取暖器有四种(1) 空调;(2) 带散热片的取暖器;(3) 反射辐射式取暖器;(4) 电炉盘。其中空调价格昂贵,在我国目前电力紧张,经济又不宽裕的情况下,普通百性家是不可能用上空调的。反射辐射式取暖器靠将发热体高温辐射的红外线通过反射器投射到人体上来取暖,功率太小,效果不佳,功率太大又显得灼人,且耗电,价格较贵。电炉盘一般很少用来取暖,且电炉丝表面温度高,效率太低,同时容易引起火灾及触电事故。带散热片的取暖器是将电炉丝串入玻璃纤维管中置于散热片内的金属管中,由散热片将能量传递给空气来达到取暖的目的,其缺点是散热片体积庞大而笨重,又增加了取暖器的成本,电炉丝串于玻璃纤维管内而外表温度高,发热体(电炉丝)易脆易断,维修不便。一般人们在静坐时,由于人体肌肉处于静止状态,体内血液循环较慢,体内产热减少,特别是下肢的血液的循环更慢而感到寒冷。所以说人在静坐时首先感到寒冷的是人的下肢双脚部分,而人的上身由于保暖较好,一般不会感到冷。因此在解决取暖问题上,若解决了下肢的取暖问题再适当使人们坐的小范围内有一定的热量就解决了人的取暖问题;而无须耗巨大的能量给整个环境调温。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用小的电功率,最省的成本来实现人们的取暖御寒的无散热片对流式取暖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取暖器内的发热体(电炉丝)设置为未经绕制过的电炉丝,采用未绕制过的电炉丝是要将它用来既作发热体,又作散热片,因此要求电炉丝充分展开。根据取暖器功率的大小来选择电炉丝的直径和长度,以保证电炉丝的工作温度不高于400℃(避免高温时电炉丝变脆及可见光的输出),以提高电能利用率。取暖器的外壳骨架是由前后左右四块铁板构成,外壳骨架的顶部和下部各固有金属丝网;外壳骨架前板上设有功率调节开关,右板上设有电源插头。电炉丝设置在外壳骨架内,一般设为2~4层。在外壳骨架左右板内侧上对称设有带小孔的绝缘耐热瓷杆的悬挂支架,电炉丝来回平行串绕于两侧瓷杆之间。平行电炉丝之间彼此相隔为10~30mm(电炉丝串绕时应充分拉紧,以免通电时由于发热伸长而短路),以发热体的温度不高于400℃为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取暖器加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参看图1,取暖器由前后左右四块铁板构成取暖器的外壳骨架(6),金属丝网(2)与骨架(6)的上部点焊固定。金属丝网(2)既是取暖器的顶部,也是取暖器热空气的出口,在外壳骨架(6)的左右板内侧对称设有悬挂支架(4),悬挂支架(4)与外壳骨架(6)点焊固定;悬挂支架(4)上有一带小孔的绝缘耐热瓷杆(5)、采用螺钉(3)紧固。电炉丝(1)是设置在外壳骨架(6)内,电炉丝设为2~4层,它来回平行串绕于瓷杆(5)上的小孔内,电炉丝(1)串绕时应充分拉紧,以免通电时因发热伸长而短路,其电炉丝是采用未绕制过的电炉丝,它既作发热体又作散热片。外壳骨架(6)下端两内侧对称设有悬挂支架(9),采用螺钉(10)固定。金属丝网(11)点焊固定在悬挂支架(9)上,构成取暖器冷空气的入口。在悬挂支架(9)上设有橡皮支脚(8),采用螺钉(7)紧固,来支撑整个取暖器。在外壳骨架(6)的前板上设有功率调节开关(12),右板上设有一橡胶座(14),由橡胶座(14)的小孔内引出电源插头(13)。参看图2,外接电源220伏,由电源引入线引入,其一相与电炉丝(1)的一端并接在一起,另一相接电源功率调接开关(12)的公共档K,不同功率电炉丝(1)的未并接的另一端接于开关(12)的独立档上即可,使用时,旋动开关(12)的旋钮即可与不同功率的电炉丝(1)相通构成送电通路,同时与电源闭合的电炉丝(1)即发热加热空气。关闭时,只需将功率调节开关(12)旋至空档即可。使用时,将取暖器置于坐椅下,脚置于金属丝网上,插上电源,打开功率调节开关调节电功率,此时,被加热后的空气将源源不断的由取暖器内升出,由脚、下肢到上身自由不停地循环使人感到温暖,一般静坐取暖时,功耗仅100~150W左右,若想短时间对整个空间加热调温,只需加大取暖器的功率300~600W(视房间的大小及加热时间而定),室内温度即可升高。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本取暖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无须笨重庞大而昂贵的散热片,所以造价低,能在电耗仅100~200W左右取得满意的取暖效果;适合于有220V电源的家庭和寒冷环境局部和空间取暖,尤其适合于静坐在寒冷环境中学习的学生及寒冷环境中静坐伏案工作的人们取暖御寒之用。权利要求1.一种无散热片对流式电热取暖器,其特征是(1)所述的取暖器是由前后左右四块铁板构成外壳骨架(6),在外壳骨架(6)内设置2~4层的未绕制过的电炉丝,外壳骨架(6)的顶部和下部各固有一金属丝网(2)、(11),外壳骨架(6)的前板上设有功率调节开关(12),右板上设有电源插头(13);(2)所述的外壳骨架(6)的左右板内侧对称设有悬挂支架(4)、(9),且悬挂支架(4)上固有带小孔的瓷杆(5),所述的电炉丝(1)平行串绕于瓷杆(5)的小孔内,平行电炉丝(1)之间彼此相隔为10~30mm,所述的悬挂支架(9)是与金属丝网(11)固接,悬挂支架(9)上设置支撑取暖器的橡皮支脚(8)。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电热取暖器,其结构特征是采用未绕制过的电炉丝作为发热体,使其工作温度不高于400℃,电炉丝既作发热体又作散热片。本取暖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无须笨重庞大而昂贵的散热片,造价低廉,能在电耗100~200W左右取得满意的取暖效果,适合于有220V电源的家庭和寒冷环境的局部和空间取暖,尤其适合于静坐在寒冷环境中学习的学生及静坐伏案工作的人们取暖御寒之用。文档编号F24D13/02GK2106978SQ91221038公开日1992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曾献昌 申请人:曾献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散热片对流式电热取暖器,其特征是:(1)所述的取暖器是由前后左右四块铁板构成外壳骨架(6),在外壳骨架(6)内设置2~4层的未绕制过的电炉丝,外壳骨架(6)的顶部和下部各固有一金属丝网(2)、(11),外壳骨架(6)的前板上设有功 率调节开关(12),右板上设有电源插头(13);(2)所述的外壳骨架(6)的左右板内侧对称设有悬挂支架(4)、(9),且悬挂支架(4)上固有带小孔的瓷杆(5),所述的电炉丝(1)平行串绕于瓷杆(5)的小孔内,平行电炉丝(1)之间彼此相隔 为10~30mm,所述的悬挂支架(9)是与金属丝网(11)固接,悬挂支架(9)上设置支撑取暖器的橡皮支脚(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献昌
申请(专利权)人:曾献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