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整式整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53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整平机领域,尤其是下调整式整平机。该整平机包括整平机机体,整平机机体上设有上整平辊和下整平辊,所述上整平辊转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的上梁,上梁固定在整平机机体上,下整平辊转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的下梁,下梁滑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上,整平机机体底部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固定在整平机机体的下梁,上梁上的增强辊机构与上整平辊相贴合,下梁上的增强辊机构与下整平辊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蜗杆涡轮结构的升降机构来下整平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整上下整平辊之间的间距,提高了调整的精确度。通过增强辊机构来顶住上下整平辊,从而避免整平辊弯曲变形而影响带材的整平精度。

Down regulating leve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调整式整平机
本技术涉及整平机领域,尤其是下调整式整平机。
技术介绍
整平机是将不平整的金属板材,通过上下整平辊将一定厚度的带材或板材的挤压作用,从而达到平整的效果。但是现有的整平机调节上下整平辊之间的间距不精确,且在挤压带材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整平辊弯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调整式整平机。通过蜗杆涡轮结构的升降机构来下整平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整上下整平辊之间的间距,提高了调整的精确度。通过增强辊机构来顶住上下整平辊,从而避免整平辊弯曲变形而影响带材的整平精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调整式整平机,包括整平机机体,整平机机体上设有上整平辊和下整平辊,所述上整平辊转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的上梁,上梁固定在整平机机体上,下整平辊转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的下梁,下梁滑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上,整平机机体底部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固定在整平机机体的下梁,整平机机体的上梁和下梁上分别安装有增强辊机构,上梁上的增强辊机构与上整平辊相贴合,下梁上的增强辊机构与下整平辊相贴合。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由电机、连接杆、蜗杆、涡轮、丝杆和滚珠螺母组成,电机的机体固定在整平机机体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一个蜗杆的一端,该蜗杆通过连接杆与另一个蜗杆衔接固定在一起,两个蜗杆分别与两个涡轮相啮合,涡轮与丝杆键连接,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滚珠螺母,两个滚珠螺母的外圈分别固定在整平机机体的下梁两端。具体地,所述增强辊机构由线性模组、螺纹杆、弹簧、限位螺母、支架、辊体和斜面块组成,整平机机体的上梁和下梁分别穿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螺纹杆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辊体,整平机机体的上梁和下梁分别固定有线性模组,线性模组的缸体上滑配连接有斜面块,斜面块固定在线性模组的滚珠螺母上,斜面块的斜面与支架相贴合,螺纹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限位螺母与整平机机体的上梁之间,上整平辊和下整平辊分别与辊体相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调整式整平机。通过蜗杆涡轮结构的升降机构来下整平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整上下整平辊之间的间距,提高了调整的精确度。通过增强辊机构来顶住上下整平辊,从而避免整平辊弯曲变形而影响带材的整平精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整平机机体,2.上整平辊,3.下整平辊,4.升降机构,5.增强辊机构,41.电机,42.连接杆,43.蜗杆,51.线性模组,52.螺纹杆,53.弹簧,54.限位螺母,55.支架,56.辊体。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下调整式整平机,包括整平机机体1,整平机机体1上设有上整平辊2和下整平辊3,所述上整平辊2转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1的上梁,上梁固定在整平机机体1上,下整平辊3转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1的下梁,下梁滑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1上,整平机机体1底部安装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的升降端固定在整平机机体1的下梁,整平机机体1的上梁和下梁上分别安装有增强辊机构5,上梁上的增强辊机构5与上整平辊2相贴合,下梁上的增强辊机构5与下整平辊3相贴合。所述升降机构4由电机41、连接杆42、蜗杆43、涡轮、丝杆和滚珠螺母组成,电机41的机体固定在整平机机体1上,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在一个蜗杆43的一端,该蜗杆43通过连接杆42与另一个蜗杆43衔接固定在一起,两个蜗杆43分别与两个涡轮相啮合,涡轮与丝杆键连接,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滚珠螺母,两个滚珠螺母的外圈分别固定在整平机机体1的下梁两端。所述增强辊机构5由线性模组51、螺纹杆52、弹簧53、限位螺母54、支架55、辊体56和斜面块组成,整平机机体1的上梁和下梁分别穿设有螺纹杆52,螺纹杆52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54,螺纹杆52另一端固定在支架55上,支架55上转动连接有辊体56,整平机机体1的上梁和下梁分别固定有线性模组51,线性模组51的缸体上滑配连接有斜面块,斜面块固定在线性模组51的滚珠螺母上,斜面块的斜面与支架55相贴合,螺纹杆52上套设有弹簧53,弹簧53位于限位螺母54与整平机机体1的上梁之间,上整平辊2和下整平辊3分别与辊体56相贴合。如附图1所示,两根蜗杆43之间通过连接杆42固定在一起,衔接组成一个直线杆体。每根蜗杆43均与一个涡轮啮合在一起,而和涡轮键连接的丝杆与蜗杆43相互垂直。电机41的输出轴旋转,则会带动左右两根蜗杆43同步旋转。旋转的蜗杆43会驱使与之啮合的涡轮,涡轮则会驱使垂直的丝杆旋转。旋转的丝杆就会驱使与之螺纹连接的滚珠螺母,沿着丝杆进行上下直线移动。这样左右两个滚珠螺母就会带着整平机机体1的下梁同步上下移动,这样就可以实现下整平辊3的升降。通过控制下整平辊3的升降,从而调节下整平辊3与上整平辊2之间的间距。当下整平辊3移动到位之后,就可以开启马达驱使下整平辊3与上整平辊2进行旋转来挤压带料。由于丝杆是垂直设置,因此可以利用自重来消除螺纹间隙,使得升降尺寸更为精确。与上整平辊2相贴合的增强辊机构5,位于上整平辊2的上方,当辊体56往下压时,会对上整平辊2施加从上到下的压力,从而抵消带材对于上整平辊2从下到上的压力。与下整平辊3相贴合的增强辊机构5,位于下整平辊3的下方,当辊体56往上压时,会对下整平辊3施加从下到上的压力,从而抵消带材对于下整平辊3从上到下的压力。增强辊机构5的工作方式为,线性模组51的丝杆旋转,可以驱使丝杆上的滚珠螺母直线移动,滚珠螺母外圈上固定的斜面块则沿着线性模组51的缸体直线移动,直线移动的斜面块的斜面则会推挤支架55进行上下移动,支架55上的螺纹杆52就沿着上梁或下梁的穿孔进行上下移动。在螺纹杆52移动的过程中,弹簧53就会随着螺纹杆52上的限位螺母54进行伸缩,利用弹簧53的回弹来帮助复位。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调整式整平机,包括整平机机体(1),整平机机体(1)上设有上整平辊(2)和下整平辊(3),其特征是,所述上整平辊(2)转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1)的上梁,上梁固定在整平机机体(1)上,下整平辊(3)转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1)的下梁,下梁滑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1)上,整平机机体(1)底部安装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的升降端固定在整平机机体(1)的下梁,整平机机体(1)的上梁和下梁上分别安装有增强辊机构(5),上梁上的增强辊机构(5)与上整平辊(2)相贴合,下梁上的增强辊机构(5)与下整平辊(3)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调整式整平机,包括整平机机体(1),整平机机体(1)上设有上整平辊(2)和下整平辊(3),其特征是,所述上整平辊(2)转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1)的上梁,上梁固定在整平机机体(1)上,下整平辊(3)转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1)的下梁,下梁滑动连接在整平机机体(1)上,整平机机体(1)底部安装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的升降端固定在整平机机体(1)的下梁,整平机机体(1)的上梁和下梁上分别安装有增强辊机构(5),上梁上的增强辊机构(5)与上整平辊(2)相贴合,下梁上的增强辊机构(5)与下整平辊(3)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调整式整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由电机(41)、连接杆(42)、蜗杆(43)、涡轮、丝杆和滚珠螺母组成,电机(41)的机体固定在整平机机体(1)上,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在一个蜗杆(43)的一端,该蜗杆(43)通过连接杆(42)与另一个蜗杆(43)衔接固定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兵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