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22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机体的前侧表面镶嵌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机体的上侧表面的左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口盖,所述机体的上侧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伸入混合腔的内部连接有转杆,所述机体的右方设置有输料筒,所述输料筒的上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伸入输料筒的内部连接有输送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输料筒将混合腔底部的原料输送到混合腔的上部,避免混合腔的底部和上部的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度不同,提高了混合效果,混合均匀。

A mixing device for raw material of polyethylene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乙烯纤维生产
,具体为一种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聚乙烯纤维是由聚乙烯经熔融纺丝法纺丝而得到的纤维材料,包括短纤维和长丝,这种纤维的机械强度可通过纺丝工艺参数进行调节,而且湿态强度和伸长与干态相同,聚乙烯纤维具有强度高,密度低,绝缘性佳等优点,但热承载能力低和冷蠕变限制了它的应用,主要用于生产各种工业用纺织品,特别是滤材,篷布以及网带等产品。现有的聚乙烯纤维原料搅拌装置结构简单,搅拌的面积较小,且聚乙烯纤维原料容易堆积在底部,导致搅拌装置底部和上部的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度不同,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机体的前侧表面镶嵌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机体的内部开设有混合腔,所述机体的上侧表面的左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口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机体(1)的前侧表面镶嵌有观察窗(3),所述观察窗(3)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器(4),所述机体(1)的内部开设有混合腔(22),所述机体(1)的上侧表面的左部开设有进料口(5),所述进料口(5)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口盖(6),所述机体(1)的上侧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7),所述搅拌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伸入混合腔(22)的内部连接有转杆(15),所述机体(1)的右方设置有输料筒(8),所述输料筒(8)的上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转动电机(12),所述转动电机(12)的输出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机体(1)的前侧表面镶嵌有观察窗(3),所述观察窗(3)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器(4),所述机体(1)的内部开设有混合腔(22),所述机体(1)的上侧表面的左部开设有进料口(5),所述进料口(5)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口盖(6),所述机体(1)的上侧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7),所述搅拌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伸入混合腔(22)的内部连接有转杆(15),所述机体(1)的右方设置有输料筒(8),所述输料筒(8)的上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转动电机(12),所述转动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伸入输料筒(8)的内部连接有输送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纤维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筒(8)的左侧底部与混合腔(22)的右侧底部之间设置有输料管(9),所述输料筒(8)的左侧上端与混合腔(22)的右侧上端之间设置有回料管(10),所述回料管(10)上安装有回料阀门(11),所述输料筒(8)的右侧上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贤张竹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六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