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3227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57
在现有技术中,当压缩比大于12时通常采用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双级压缩制冷机组可以由一个电机带动,也可以通过多机头配组实现。但这两种方式高低压互通,压缩机的回油问题不容易解决。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中,压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来自蒸发器的低压工质蒸汽先进入低压压缩机压缩到中间压力,经中间冷却器进入高压压缩机压缩到冷凝压力,排入冷凝器,这样可使各级压力比适中,由于经过中间冷却,可使压缩机耗功减少,可靠性、经济性均有提高,但是这种制冷系统复杂,控制系统复杂,很难实现变负荷工况下系统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实现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多种负荷工况下复叠式制冷循环、单级压缩热泵循环、多种负荷工况下复叠式热泵循环的多循环系统,降低能耗,降低运行费用,节约能源。

A multi cycl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及热泵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既可以实现单级压缩循环又可以实现多种负荷工况下复叠式循环的多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单级压缩制冷系统由于受到压缩机吸排气压缩比的限制,不适用于压缩比(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之比)大于12的低温制冷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当压缩比大于12时通常采用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双级压缩制冷机组可以由一个电机带动,也可以通过多机头配组实现。但这两种方式高低压互通,压缩机的回油问题不容易解决。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中,压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来自蒸发器的低压工质蒸汽先进入低压压缩机压缩到中间压力,经中间冷却器进入高压压缩机压缩到冷凝压力,排入冷凝器,这样可使各级压力比适中,由于经过中间冷却,可使压缩机耗功减少,可靠性、经济性均有提高,但是这种制冷系统复杂,控制系统复杂,很难实现变负荷工况下系统控制。在需要较低温度制冷时,复叠制冷系统也是很好的解决方式。热量通过低温级制冷系统的工质吸热,传递给连接低温级制冷系统和高温级制冷系统的冷凝蒸发器,再由高温级制冷系统工质将热量传递到环境中。但是这种传统的复叠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循环单元、第二循环单元及第三循环单元;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阀及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一循环通道,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吸气端与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一循环通道及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依次连接;/n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二循环通道、第二功能换热器的第一流道、第二节流阀、第一两通阀、第二两通阀、三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及第四四通换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循环单元、第二循环单元及第三循环单元;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阀及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一循环通道,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吸气端与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阀、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一循环通道及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依次连接;
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二循环通道、第二功能换热器的第一流道、第二节流阀、第一两通阀、第二两通阀、三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及第四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四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两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节流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两通阀的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两通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二循环通道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的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两通阀的第二接口及所述第二功能换热器的第一流道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功能换热器的第一流道的第一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及所述第四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所述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二循环通道的第一接口分别与所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及所述第四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连接;
所述第三循环单元包括第三压缩机、所述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三循环通道、第三节流阀、第二功能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及第三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三压缩机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三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三压缩机的吸气端与所述第三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三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三循环通道、所述第三节流阀、所述第二功能换热器的第二流道及所述第三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为低功率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为中功率压缩机,所述第三压缩机为高功率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循环通道、第二循环通道和第三循环通道;所述第二功能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功能换热器的壳体内和所述第二功能换热器的外壳内分别设置有换热工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循环系统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时,所述第二循环单元中: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连接;所述第四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四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连接;第一两通阀和第二两通阀关闭;所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端、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四四通换向阀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功能换热器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三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及第一接口依次连接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端,形成单级压缩制冷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循环系统为低负荷制冷循环时,所述第一循环单元为高温级压缩制冷循环,所述第二循环单元为低温级压缩制冷循环;所述第一循环单元中: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端、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一循环通道、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依次连接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吸气端,完成高温级压缩制冷循环;所述第二循环单元中: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连接;所述第四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连接,所述第四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两通阀开启,所述第二两通阀关闭,所述三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端、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所述第四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二循环通道、所述第一两通阀、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功能换热器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第四接口与第三接口、三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和第一接口依次连接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端,完成低温级压缩制冷循环;所述第一循环单元中作为蒸发器的所述第一功能换热器的第一循环通道吸收所述第二循环单元中作为冷凝器的第二循环通道释放的冷凝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安申杨魏德立黄成军朱轶群杜启含王忠孝刘长征臧筑华
申请(专利权)人:创远亿德天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冷源工程设计院天津博聚缘轻工日化鉴定科学研究院珠港澳工程设计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