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133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环保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该省煤器除尘装置包括:竖直烟道;水平烟道,该水平烟道设于所述竖直烟道的一侧且与所述竖直烟道流体连通;集灰斗,该集灰斗设于所述竖直烟道的下方,用于收集从所述竖直烟道的上方进入的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导流挡板,该导流挡板设置在所述竖直烟道和所述水平烟道之间的拐角处,用于在所述含尘烟气由所述竖直烟道进入所述水平烟道之前对该含尘烟气进行导流;其中,所述导流挡板为曲折板,以使所述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向所述集灰斗的中间汇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省煤器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

A dedusting device of econom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环保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脱尘效率更高的省煤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化石能源,其主要的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煤燃烧所排放出的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燃煤电站通常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以下简称SCR)来降低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该方法的核心技术是催化剂。但是,锅炉烟气中的飞灰尤其是爆米花灰,硬度较大,直径在6mm以上,在流动过程中不易被破碎成小颗粒,在进入催化剂通道时会对催化剂表面造成严重磨损甚至堵塞催化剂通道,造成催化剂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以及脱硝效率降低等问题,同时烟气中细灰也会粘附在催化剂表面,造成催化剂中毒等问题。因此,在烟气进入脱硝装置前将烟气中的飞灰尽可能的除去,这将大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提高脱硝装置运行的稳定性。目前燃煤电站省煤器出口使用的常规除尘灰斗因设计与运行工况偏离较大,上部烟气回流较小,不利于飞灰因惯性等沉降,同时灰斗内部流场复杂无序,易造成二次扬灰,导致部分已收集的飞灰来不及排出再次被烟气携带走,大大降低灰斗对飞灰的预除去作用,增加对下游烟道设备如SCR脱硝系统和空预器的危险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共除尘效果更好的省煤器除尘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该省煤器除尘装置包括:竖直烟道;水平烟道,该水平烟道设于所述竖直烟道的一侧且与所述竖直烟道流体连通;集灰斗,该集灰斗设于所述竖直烟道的下方,用于收集从所述竖直烟道的上方进入的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导流挡板,该导流挡板设置在所述竖直烟道和所述水平烟道之间的拐角处,用于在所述含尘烟气由所述竖直烟道进入所述水平烟道之前对该含尘烟气进行导流;其中,所述导流挡板为曲折板,以使所述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向所述集灰斗的中间汇聚。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为波浪形板、脊型板、圆弧形板或倒金字塔型板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60°。优选地,所述竖直烟道与水平烟道之间的拐角处具有朝向所述竖直烟道内侧延伸的拐角尖端。优选地,所述竖直烟道和水平烟道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与所述拐角尖端相连并朝向所述竖直烟道的与所述拐角尖端相对的第一侧壁延伸至所述导流挡板延伸的水平间距为所述拐角尖端所在的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间距的10%-30%。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为钢板,该钢板的厚度为6mm-10mm。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由多块钢板拼接而成。优选地,所述导流挡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导流挡板的支撑架。优选地,所述集灰斗具有并排设置的两个灰斗单元。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省煤器除尘装置包括竖直烟道、水平烟道、集灰斗以及导流挡板,含尘烟气从竖直烟道上方进入,在经过导流挡板时向竖直烟道中间偏转,烟气中的飞灰在流经集灰斗上方时由于惯性和初始动能的影响,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落入灰斗中;导流板设置为曲折板,可优化烟气的流场分布,使得集灰斗上方组织起流速相对较低的流场,且烟气中的飞灰颗粒初动能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使得烟气中的飞灰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尽可能得向集灰斗的中间汇聚,尽可能多地被集灰斗分离捕集,其相对于平板来说,对烟气中的飞灰颗粒的收集率更高,除尘效果更好;另外,由曲折板式的导流板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平板结构的导流板,有效减缓了烟气从竖直烟道拐向水平烟道时产生的涡流,由此引起的压力损失较小,风机电耗增加不多,节省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未设置导流挡板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倒金字塔型导流挡板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脊型导流挡板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波浪形导流挡板的省煤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省煤器除尘装置在SCR系统中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竖直烟道2-第二侧壁3-导流挡板4-集灰斗5-水平烟道6-前侧板7-后侧板8-第一侧壁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指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参阅图1-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该省煤器除尘装置包括竖直烟道1、水平烟道5、集灰斗4以及导流挡板3;其中,水平烟道5设置在竖直烟道1的一侧,与竖直烟道1连通;集灰斗4设置在竖直烟道1的下方,与竖直烟道1同轴设置,其上部的开口相对于下部的开口更大,上部的开口与竖直烟道1连通;导流挡板3设置在竖直烟道1与水平烟道5之间的拐角处,导流挡板3为曲折板,具有使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向集灰斗4中间汇聚的效果。水平烟道5和竖直烟道1的横截面例如可以为方形,集灰斗4为四棱锥形,水平烟道5的上侧板与竖直烟道1的右侧板相连且相互垂直,下侧板与集灰斗4的一侧板相连,前侧板6和后侧板7分别与竖直烟道1的前侧板6和后侧板7对应相连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如图7所示,省煤器出口烟道通过省煤器除尘装置与下游烟道相连通,参阅图1和图7中的箭头方向,箭头方向为烟气流动方向。从省煤器出口排出的含尘烟气从竖直烟道1上方进入,在经过导流挡板3时向竖直烟道1中间偏转,烟气中的飞灰在流经集灰斗4上方时由于惯性和初始动能的影响,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落入灰斗中;导流板设置为曲折板,可优化烟气的流场分布,使得集灰斗4上方组织起流速相对较低的流场,且烟气中的飞灰颗粒初动能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使得烟气中的飞灰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尽可能得向集灰斗4的中间汇聚,尽可能多地被集灰斗4分离捕集,其相对于平板来说,对烟气中的飞灰颗粒的收集率更高,除尘效果更好;另外,由曲折板式的导流板所引起的阻力小于平板结构的导流板,有效减缓了烟气从竖直烟道1拐向水平烟道5时产生的涡流,由此引起的压力损失较小,风机电耗增加不多,节省了能源。导流挡板3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图4中所示出的倒金字塔型板、图5中所示出的脊型板、图6中所示出的波浪型板,或者圆弧形板(图中未示出)等。导流挡板3结构多样,适用范围广泛,在进行尾部烟道改造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个省煤器除尘装置对应安装一套导流挡板3例如倒金字塔型板,可以起到汇聚流经倒金字塔型导流挡板3的飞灰颗粒的作用,飞灰颗粒更易于进入集灰斗4中被收集。导流挡板3例如可以为热压钢板,其厚度通常可选为6mm-10mm,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有助于在维持导流挡板3性能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省煤器除尘装置包括:/n竖直烟道(1);/n水平烟道(5),该水平烟道(5)设于所述竖直烟道(1)的一侧且与所述竖直烟道(1)流体连通;/n集灰斗(4),该集灰斗(4)设于所述竖直烟道(1)的下方,用于收集从所述竖直烟道(1)的上方进入的含尘烟气中的灰尘;/n导流挡板(3),该导流挡板(3)设置在所述竖直烟道(1)和所述水平烟道(5)之间的拐角处,用于在所述含尘烟气由所述竖直烟道(1)进入所述水平烟道(5)之前对该含尘烟气进行导流;/n其中,所述导流挡板(3)为曲折板,以使所述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向所述集灰斗(4)的中间汇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煤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省煤器除尘装置包括:
竖直烟道(1);
水平烟道(5),该水平烟道(5)设于所述竖直烟道(1)的一侧且与所述竖直烟道(1)流体连通;
集灰斗(4),该集灰斗(4)设于所述竖直烟道(1)的下方,用于收集从所述竖直烟道(1)的上方进入的含尘烟气中的灰尘;
导流挡板(3),该导流挡板(3)设置在所述竖直烟道(1)和所述水平烟道(5)之间的拐角处,用于在所述含尘烟气由所述竖直烟道(1)进入所述水平烟道(5)之前对该含尘烟气进行导流;
其中,所述导流挡板(3)为曲折板,以使所述含尘烟气中的灰尘向所述集灰斗(4)的中间汇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挡板(3)为波浪形板、脊型板、圆弧形板或倒金字塔型板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煤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挡板(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省煤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烟道(1)与水平烟道(5)之间的拐角处具有朝向所述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张千王顶辉陈鸿伟许文良杨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