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81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润滑脂,以所述润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以质量分数计,含有以下组分:50%~95%的润滑基础油、1%~49.9%的氟化羧酸盐、任选的0~30%的氢氧化锆和任选的0~20%的润滑脂用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润滑脂具有优良的胶体安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润滑脂的制备方法简单可控,产品质量稳定。

A kind of lubricating greas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脂,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氟化羧酸盐的润滑脂。
技术介绍
全氟聚醚润滑脂由于具有优良的化学惰性、优良的高低温性能、低的挥发性和优异的氧化安定性,作为一种特种润滑脂广泛用在各种特殊领域。但长期以来,虽然全氟聚醚本身聚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由于稠化剂的限制,其可使用的高温受到限制,其滴点甚至不如复合锂基润滑脂,且具有胶体安定性不好、容易分油等缺点,从而影响了使用和贮存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润滑脂,以所述润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以质量分数计,含有以下组分:50%~95%的润滑基础油、1%~49.9%的氟化羧酸盐、任选的0~30%的氢氧化锆和任选的0~20%的润滑脂用添加剂。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以所述润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以质量分数计,含有以下组分:60%~80%的润滑基础油、10%~35%的氟化羧酸盐、5~20%的氢氧化锆和任选的0~10%的润滑脂用添加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润滑基础油优选选自全氟聚醚基础油,更优选100℃运动粘度为4~150mm2/s(优选为10~60mm2/s)的全氟聚醚基础油。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氟化羧酸盐优选选自如式(I)结构所示的氟化羧酸盐:[R(COO-)a]bMx+(I)其中R基团为C1~25的脂烃基或C6~25的芳烃基(优选C1~20的脂烃基或C6~20的芳烃基),且R基团中的部分氢原子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Mx+选自Li+、Na+、K+、Ca2+、Ba2+、Al3+、ZrO2+中的至少一种,x相应地为1、2或3;a为与R基团结合的羧基的数目,a为1、2或3;b为[R(COO-)a]基团的数目,b为1、2或3;a与b之积等于x。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式(I)结构所示的氟化羧酸盐可以为单一的化合物,也可以为不同结构氟化羧酸盐的混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氟化羧酸盐可以选用如式(II)结构所示的氟化羧酸盐和/或式(III)结构所示的氟化羧酸盐:(R1-COO-)xMx+(II),(-OOC-R2-COO-)x/2Mx+(III),其中,R1基团为C1~25的脂烃基或C6~25的芳烃基(优选C1~20的脂烃基或C6~20的芳烃基),且R1基团中的部分氢原子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R2基团为C1~25的亚脂烃基或C1~25的亚芳烃基(优选C1~20的亚脂烃基或C6~20的亚芳烃基),且R2基团中的部分氢原子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Mx+选自Li+、Na+、K+、Ca2+、Ba2+、Al3+、ZrO2+中的至少一种,x相应地为1、2或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氟化羧酸盐可以为氟化羧酸的锂盐、钠盐、钾盐、钙盐、钡盐、铝盐和锆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选用三氟乙酸、全氟癸二酸、全氟十六酸、全氟十八酸、五氟苯甲酸、四氟对苯二甲酸的锂盐、钠盐、钾盐、钙盐、钡盐、铝盐、锆盐,也可以选用根据三氟乙酸、全氟癸二酸、全氟十六酸、全氟十八酸、五氟苯甲酸和四氟对苯二甲酸中的多种酸的锂盐、钠盐、钾盐、钙盐、钡盐、铝盐、锆盐或复合盐,例如可以选用三氟乙酸锂、全氟癸酸锂、全氟癸二酸锂、全氟十二酸锂、全氟十四酸锂、全氟十六酸锂、全氟十八酸锂、五氟苯甲酸锂、四氟对苯二甲酸锂、三氟乙酸钠、全氟癸酸钠、全氟癸二酸钠、全氟十二酸钠、全氟十四酸钠、全氟十六酸钠、全氟十八酸钠、五氟苯甲酸钠、四氟对苯二甲酸钠、三氟乙酸铝、全氟癸酸铝、全氟癸二酸铝、全氟十二酸铝、全氟十四酸铝、全氟十六酸铝、全氟十八酸铝、五氟苯甲酸铝、四氟对苯二甲酸铝。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氢氧化锆为粒径在20nm~30μm之间氢氧化锆,所述氢氧化锆可以为带结晶水的氢氧化锆,也可以为不带结晶水的氢氧化锆。所述氢氧化锆更优选粒径在80nm~1μm之间纳米氢氧化锆。所述纳米氢氧化锆优选为湿式ZrO(OH)2·nH2O和/或Zr(OH)4·nH2O在炼制温度下的炼制产物,其中的n为0~20之间的整数。所述炼制温度优选140~230℃。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选地,所述湿式ZrO(OH)2·nH2O和/或Zr(OH)4·nH2O的制备方法包括A’方法和/或B’方法:所述A’方法包括使ZrOX2·nH2O、ZrO(NO3)2·nH2O、Zr(NO3)4·nH2O和ZrOSO4·nH2O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碱发生接触反应的步骤,其中的X基团选自F、Cl、Br或I,n为0~20之间的整数;所述B’方法包括使Zr(OR)4与水反应的步骤,其中R各自独立地选自C1-C12的烷基、C5-C12的环烷基和C6-C12的芳香基。所述的碱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锆和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氢氧化钠和/或氨水,所述氨水的浓度优选为10%~28%。所述接触反应的条件优选为:接触反应的温度为1~100℃,接触反应的时间为0.5~3h。所述的X基团优选选自F、Cl。所述ZrOX2·nH2O、ZrO(NO3)2·nH2O、Zr(NO3)4·nH2O和ZrOSO4·nH2O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碱的摩尔比为化学反应计量比,为使反应更为充分,所述碱的摩尔数可以过量1%~5%。所述Zr(OR)4与水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的温度为10-140℃,优选为70-110℃,反应的时间为0.2-3h,优选为0.5-2h;所述Zr(OR)4与水的摩尔比为1:4-20。所述Zr(OR)4中可以选用甲醇锆、乙醇锆、丙醇锆、异丙醇锆、丁醇锆、叔丁醇锆和戊醇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湿式ZrO(OH)2·nH2O和/或Zr(OH)4·nH2O中的水含量优选为15%~85%,更优选30%~70%。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在所述接触反应后对反应产物进行水洗,水洗的方法和条件可以参考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和条件,只要能够去除反应产物表面的杂质即可。水洗的用量以及水洗的次数和每次水洗的时间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水洗的次数可以为1-5次,优选为2-4次,每次水洗的时间一般为1-20min,优选为3-5min。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润滑脂用添加剂选自抗氧剂、极压抗磨剂和防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优选芳胺类抗氧剂,所述芳胺类抗氧剂选自二苯胺、苯基-α-萘胺和二异辛基二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异辛基二苯胺;以润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抗氧剂的含量优选为0.01%~5%,更优选为0.1%~2.5%;所述极压抗磨剂选自二硫代二烷基磷酸锌、二硫代二烷基氨基甲酸钼、二硫代二烷基氨基甲酸铅、三苯基硫代磷酸酯、有机钼络合物、硫化烯烃、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硫代磷酸钼、氯化石蜡、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二硫化钨、二硫化硒、氟化石墨、碳酸钙和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润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极压抗磨剂的含量优选为0.5%~12%,更优选为0.8%~8%;所述防锈剂选自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钠、苯骈噻唑、苯骈三氮唑、环烷酸锌和烯基丁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润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所述防锈剂的含量优选为0.01%~4.5%,更优选为0.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前面所述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所述的A方法、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脂,以所述润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以质量分数计,含有以下组分:50%~95%的润滑基础油、1%~49.9%的氟化羧酸盐、任选的0~30%的氢氧化锆和任选的0~20%的润滑脂用添加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脂,以所述润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以质量分数计,含有以下组分:50%~95%的润滑基础油、1%~49.9%的氟化羧酸盐、任选的0~30%的氢氧化锆和任选的0~20%的润滑脂用添加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润滑脂的总质量为基准,以质量分数计,含有以下组分:60%~80%的润滑基础油、10%~35%的氟化羧酸盐、5~20%的氢氧化锆和任选的0~10%的润滑脂用添加剂。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基础油选自全氟聚醚基础油(优选100℃运动粘度为4~150mm2/s的全氟聚醚基础油)。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羧酸盐选自如式(I)结构所示的氟化羧酸盐:
[R(COO-)a]bMx+(I)
其中R基团为C1~25的脂烃基或C6~25的芳烃基(优选C1~20的脂烃基或C6~20的芳烃基),且R基团中的部分氢原子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Mx+选自Li+、Na+、K+、Ca2+、Ba2+、Al3+、ZrO2+中的至少一种,x相应地为1、2或3;a为与R基团结合的羧基的数目,a为1、2或3;b为[R(COO-)a]基团的数目,b为1、2或3;a与b之积等于x。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羧酸盐选自如式(II)结构所示的氟化羧酸盐和/或式(III)结构所示的氟化羧酸盐:
(R1-COO-)xMx+(II),(-OOC-R2-COO-)x/2Mx+(III),
其中,R1基团为C1~25的脂烃基或C6~25的芳烃基(优选C1~20的脂烃基或C6~20的芳烃基),且R1基团中的部分氢原子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R2基团为C1~25的亚脂烃基或C1~25的亚芳烃基(优选C1~20的亚脂烃基或C6~20的亚芳烃基),且R2基团中的部分氢原子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Mx+选自Li+、Na+、K+、Ca2+、Ba2+、Al3+、ZrO2+中的至少一种,x相应地为1、2或3。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羧酸盐为氟化羧酸的锂盐、钠盐、钾盐、钙盐、钡盐、铝盐和锆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选用三氟乙酸、全氟癸二酸、全氟十六酸、全氟十八酸、五氟苯甲酸、四氟对苯二甲酸的锂盐、钠盐、钾盐、钙盐、钡盐、铝盐、锆盐,也可以选用根据三氟乙酸、全氟癸二酸、全氟十六酸、全氟十八酸、五氟苯甲酸和四氟对苯二甲酸中的多种酸的锂盐、钠盐、钾盐、钙盐、钡盐、铝盐、锆盐或复合盐)。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羧酸盐选自三氟乙酸锂、全氟癸酸锂、全氟癸二酸锂、全氟十二酸锂、全氟十四酸锂、全氟十六酸锂、全氟十八酸锂、五氟苯甲酸锂、四氟对苯二甲酸锂、三氟乙酸钠、全氟癸酸钠、全氟癸二酸钠、全氟十二酸钠、全氟十四酸钠、全氟十六酸钠、全氟十八酸钠、五氟苯甲酸钠、四氟对苯二甲酸钠、三氟乙酸铝、全氟癸酸铝、全氟癸二酸铝、全氟十二酸铝、全氟十四酸铝、全氟十六酸铝、全氟十八酸铝、五氟苯甲酸铝和四氟对苯二甲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锆为粒径在20nm~30μm之间的氢氧化锆。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锆为粒径在80nm~1μm之间的纳米氢氧化锆。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氢氧化锆为湿式ZrO(OH)2·nH2O和/或Zr(OH)4·nH2O在炼制温度下的炼制产物,其中的n为0~20之间的整数(所述炼制温度优选140~230℃)。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ZrO(OH)2·nH2O和/或Zr(OH)4·nH2O的制备方法包括A’方法和/或B’方法:所述A’方法包括使ZrOX2·nH2O、ZrO(NO3)2·n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懿峰孙洪伟张建荣段庆华刘中其郑会庄敏阳刘欣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