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599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煤化工废水通入聚结器进行油水分离;步骤二、将步骤一经过除油后的废水通入气浮机中,向气浮机中加入絮凝剂,经絮凝沉降,制得气浮废水和气浮污泥;步骤三、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气浮废水,加入丁戊醇与氧丙二酮混合物以及淀粉,调节废水pH值在7.5~10.0;步骤四、经过步骤三的废水从下自上进入树脂吸附塔,进行吸附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较低、出水达标排放。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废水处理
,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工业,此过程中废水排放量很大。煤化工企业排放废水以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为主,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属于生化性能较差、有机污染物以难降解劣质碳源为主、C/N较低的难降解化工废水。目前常用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一级处理即预处理,包括隔油、气浮、沉淀、水解酸化等;二级处理主要是生化处理,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的普遍方法是混凝沉淀、高级氧化、后续生化处理等。现有的处理主要以生物处理法为主导,这种处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废水中COD和氨氮的污染问题,但对废水中总氮的去除效率较低,且传统“硝化-反硝化”模式和厌氧氨氧化脱氮方式导致废水处理费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煤化工企业的经济负担。且煤化工废水中存在着大量难降解和抑制生物降解的化合物的存在,使得二级处理中的生化处理不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显的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有效的去除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较低、出水达标排放。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煤化工废水通入聚结器进行油水分离;步骤二、将步骤一经过除油后的废水通入气浮机中,向气浮机中加入絮凝剂,经絮凝沉降,制得气浮废水和气浮污泥;步骤三、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气浮废水,加入丁戊醇与氧丙二酮混合物以及淀粉,调节废水pH值在7.5~10.0;步骤四、经过步骤三的废水从下自上进入树脂吸附塔,进行吸附处理。上述的煤化工废水中重油含量为5000~25000mg/L;总酚含量为8000~15000mg/L;COD值为10000~15000mg/L;总氨氮含量为5000~15000mg/L;煤化工废水的pH值为6~8。上述步骤一中进入聚结器中的煤化工废水的流速为2~5m/s;聚结器的工作温度为55~70℃。上述步骤二中,所述絮凝剂由聚合硅酸铝铁盐、聚合硫酸铝铁盐和助凝剂三部分构成,上述组分聚合硅酸铝、聚合硅酸铁、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和助凝剂按质量分数比为(40~50):(20~30):(10~20):(8~15):(0.1~0.5);絮凝沉降时间为4~6h。上述丁戊醇与氧丙二酮混合物组合比例为10:1,且加入量为55~75ppm;淀粉加入量为30~70mg/L;上述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LS106大孔吸附树脂或LS600大孔吸附树脂。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预处理以及吸附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煤化工废水,工艺结构简单,处理效果较好。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絮凝剂由聚合硅酸铝铁盐、聚合硫酸铝铁盐和助凝剂混合而成,絮凝效果号,可以有效的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降低后续工艺的有机负荷,提高处理效果以及降低成本。3、本专利技术吸附处理时,废水采用逆向的吸附方式,增大废水与吸附材料的接触面,吸附效率提高。4、本专利技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占用空间较小,操作简单,能有效的吸附废水中的酚类物质以及对废水进行脱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煤化工废水通入聚结器进行油水分离,进入聚结器中的煤化工废水的流速为2~5m/s;聚结器的工作温度为55~70℃;步骤二、将步骤一经过除油后的废水通入气浮机中,向气浮机中加入絮凝剂,经絮凝沉降,制得气浮废水和气浮污泥,絮凝剂由聚合硅酸铝铁盐、聚合硫酸铝铁盐和助凝剂三部分构成,上述组分聚合硅酸铝、聚合硅酸铁、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和助凝剂按质量分数比为(40~50):(20~30):(10~20):(8~15):(0.1~0.5);絮凝沉降时间为4~6h;步骤三、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气浮废水,加入丁戊醇与氧丙二酮混合物以及淀粉,调节废水pH值在7.5~10.0;丁戊醇与氧丙二酮混合物组合比例为10:1,且加入量为55~75ppm;淀粉加入量为30~70mg/L;步骤四、经过步骤三的废水从下自上进入树脂吸附塔,进行吸附处理,吸附树脂为大孔吸附树脂;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LS106大孔吸附树脂本专利技术所处理的煤化工废水中重油含量为5000~25000mg/L;总酚含量为8000~15000mg/L;COD值为10000~15000mg/L;总氨氮含量为5000~15000mg/L;煤化工废水的pH值为6~8。实施例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为:先将废水通入聚结器进行油水分离脱除重油,除去重油后的废水经过絮凝沉降以及除去其中的氨氮后,进入吸附塔用树脂吸附除去酚类物质以及脱去废水颜色,使得废水的各项参数达到GB8978~1996国家排放标准。实施例1预处理煤化工废水中总氨氮含量为8000mg/L,总酚含量为10000mg/L,COD为12000mg/L,重油含量为10000mg/L,先调节废水温度在30℃,并调节pH值至5,将废水先以4m/s的流速通入聚结器,聚结器工作温度为60℃,通过聚结器后的废水中重油含量降低至2600mg/L,COD值为9410mg/L;接着将废水加入气浮机中,并加入由聚合硅酸铝、聚合硅酸铁、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和助凝剂按质量分数比为45:20:20:15:0.1组成的絮凝剂,絮凝沉降时间为6h,制得气浮废水和气浮污泥,此时废水中重油含量降至762mg/L,COD值为8546mg/L;沉降分离后,在向气浮废水中加入50ppm丁戊醇与氧丙二酮混合物,35mg/L淀粉,调节废水pH值在8,搅拌反应至产生白色絮状沉淀,最后废水中的氨氮降至1000mg/L;最后在35℃下,将上述废水以2m/s的流速流经LS106树脂进行逆向吸附处理,经树脂吸附处理后废水中总酚的含量为15mg/L,总氨氮含量为14mg/L,COD值为96mg/L。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放。实施例2预处理煤化工废水中总氨氮含量为10000mg/L,总酚含量为13000mg/L,COD为12000mg/L,重油含量为10000mg/L,先调节废水温度在30℃,并调节pH值至6,将废水先以4m/s的流速通入聚结器,聚结器工作温度为70℃,通过聚结器后的废水中重油含量降低至400mg/L,COD值为8475mg/L;接着将废水加入气浮机中,并加入由聚合硅酸铝、聚合硅酸铁、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和助凝剂按质量分数比为50:30:10:10:0.1组成的絮凝剂,絮凝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煤化工废水通入聚结器进行油水分离;/n步骤二、将步骤一经过除油后的废水通入气浮机中,向气浮机中加入絮凝剂,经絮凝沉降,制得气浮废水和气浮污泥;/n步骤三、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气浮废水,加入丁戊醇与氧丙二酮混合物以及淀粉,调节废水pH值在7.5~10.0;/n步骤四、经过步骤三的废水从下自上进入树脂吸附塔,进行吸附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煤化工废水通入聚结器进行油水分离;
步骤二、将步骤一经过除油后的废水通入气浮机中,向气浮机中加入絮凝剂,经絮凝沉降,制得气浮废水和气浮污泥;
步骤三、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气浮废水,加入丁戊醇与氧丙二酮混合物以及淀粉,调节废水pH值在7.5~10.0;
步骤四、经过步骤三的废水从下自上进入树脂吸附塔,进行吸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中重油含量为5000~25000mg/L;总酚含量为8000~15000mg/L;COD值为10000~15000mg/L;总氨氮含量为5000~15000mg/L;煤化工废水的pH值为6~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秋成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煤化工产业促进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