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21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包括铁板加热装置、油温加热装置及温差发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板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铁板及围于所述的加热铁板底部四周的围板,所述的加热铁板底部设有热源,所述的热源四周螺旋缠绕有导热丝,所述的导热丝延伸至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内,所述的围板及油温加热装置四周均设有温差发电片,所述的温差发电片与动力电源相连,所述的动力电源与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相连,所述的温差发电片热端均朝内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量利率量高、温差发电效果好,既使用热辐射进行发电又使用热传导进行发电,可以实现自循环发电的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

A kind of electric vehicle burning iron plate based on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
技术介绍
铁板烧,是一种菜的吃法。先将铁板烧热,旋即在上面放置鲜肉和蔬菜,盖一下就吃。铁板烧是在十五、六世纪时西班牙所专利技术,当时因为西班牙航运发达,经常扬帆遨游殖民于世界各地,由于船员成日与大海为伍,海上生活十分枯燥乏味,只好终日以钓鱼取乐,再将鱼炙烤得皮香肉熟,这种烹调法,后来再由西班牙人传到美洲大陆的墨西哥及美国加州等地,直到二十世纪初由一位日裔美国人将这种铁板烧熟食物的烹调技术引进日本加以改良成为今日名燥一时的日式铁板烧。目前的大多铁板烧都没有对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设计出了很多专利,如公告号为CN10536172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薄烧烤炉,包括烧烤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烤炉本体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燃烧室组件及风机组件,所述燃烧室组件包括燃烧桶及设置在燃烧桶外的集热内胆,所述燃烧桶底部与集热内胆底部之间设置有温差发热片,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侧面或底部侧面边缘的风机,所述风机通过风道连通至燃烧室组件。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对烧烤炉热量的利用率不高,温差发电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热量利用率低、温差发电效果差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量利率量高、温差发电效果好,既使用热辐射进行发电又使用热传导进行发电,可以实现自循环发电的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包括铁板加热装置、油温加热装置及温差发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板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铁板及围于所述的加热铁板底部四周的围板,所述的加热铁板底部设有热源,所述的热源四周螺旋缠绕有导热丝,所述的导热丝延伸至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内,所述的围板及油温加热装置四周均设有温差发电片,所述的温差发电片与动力电源相连,所述的动力电源与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相连,所述的温差发电片热端均朝内设置。所述的热源给加所述的热铁板进行加热用来对事物进行烹饪,所述的热源四周螺旋缠绕有所述的导热丝,所述的导热丝延伸至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内,这样热源不仅可以给加热铁板加热又能给导热丝加热,热源对导热丝进行加热以后通过导热丝对热能进行传导用来对油温加热装置内的油进行加热,热源在加热的同时产生的热辐射被位于加热铁板底部四周的围板所吸收而围板四周设有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热端朝向围板,这样就可以通过热源产生热辐射的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通过温差发电片进行发电然后将电量储存在动力电源中,动力电源与油温加热装置相连这样,当油温加热装置靠导热丝对油温进行加热可能不足以把油温加热到适合烹饪的温度,这样动力能源就可以给油温加热装置提供电能,这样在加热装置油温不足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动力能源给油温加热装置提供电能,而且在油温加热装置四周设有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热端朝向油温加热装置,这样就可以通过油温加热装置产生的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差通过温差发电片进行发电然后将电量储存在动力电源中,这样油温加热装置通过温差发电装置为动力电源提供电量,动力电源为油温加热装置提供加热油温需要的电量,这样就可以实现自循环发电,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而且温差发电效果更好,所述的热源四周缠绕有导热丝的作用是这样导热效果会更加的好,这样通过温差发电的储存在动力电源中的电量既可以作为铁板烧电动车的动力源又可以为油温加热装置供电。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源为煤气灶,所述的导热丝由所述的煤气灶的灶眼处向所述的加热铁板处逐渐垂直螺旋向上缠绕构成螺旋缠绕盘,所述的螺旋缠绕盘开口由所述的灶眼向所述的加热铁板逐渐增大。所述的热源为煤气灶,所述的导热丝由所述的煤气灶的灶眼处向所述的加热铁板处逐渐垂直螺旋向上缠绕构成螺旋缠绕盘,所述的螺旋缠绕盘开口由所述的灶眼向所述的加热铁板逐渐增大的作用是这样导热丝的受热会更加的均匀受热的效果会更加的好,而且整个缠绕盘向上螺旋缠绕且开口原来越大这样对于火焰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热量就会更加的集中,加热铁板的受热效果就会更加的好,当有风的时候还是可以进行防风。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源与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之间的所述的导热丝表面覆有隔热材料。所述的热源与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之间的所述的导热丝表面覆有隔热材料的作用是这样在将热量从热源至油温加热装置输送之间就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缠绕盘为圆锥形,所述的螺旋缠绕盘相邻两导热丝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螺旋缠绕盘为圆锥形的作用是这样就对火焰起到一个向加热铁板导向的作用这样加热铁板的受热效果会更加好,所述的螺旋缠绕盘相邻两导热丝之间有空隙这样就不会因为氧气导致火熄灭。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热丝均匀来回折叠铺设于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内。所述的导热丝均匀来回折叠铺设于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内的作用是这样导热丝在油温加热装置内的加热效果就会更加好。作为优选,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内设有用于检测油温的热敏感应器,所述的热敏感应器与设有油温下限值的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控制模块与所述的动力电源相连。热敏感应器实时检测油温加热装置内的油温,并将检测到的油温实时发送至设有油温下限值的控制模块,当热敏感应器检测到的油温与控制模块内的油温下限值比较,当热敏感应器检测到的油温低于控制模块的油温下限值的时候控制模块就控制动力电源给油温加热装置供电这样油温加热装置的油温就可以实现一直保持在油温下限以上,实现自动控制。作为优选,所述的油温下限值为190℃-210℃。作为优选,所述的围板上对应设有若干对空气对流口。所述的围板上对应设有若干对空气对流口的作用是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热源有足够的氧气保证这样就不会产生熄火的现象。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铁板上方三面围有挡板,所述的挡板外四周均设有温差发电片,所述的温差发电片热端均朝向所述的挡板设置,所述的温差发电片与所述的动力电源相连。所述的加热铁板上方三面围有挡板,所述的挡板外四周均设有温差发电片,所述的温差发电片热端均朝向所述的挡板设置,所述的温差发电片与所述的动力电源相连的作用是这样就可以通过加加热铁板上方的挡板上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作为优选,所述的围板与所述的挡板为导热材料,所述的温差发电片冷端设有冷媒板,所述的冷媒板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冷媒板内部注有冷却液。所述的围板与所述的挡板为导热材料,所述的温差发电片冷端设有冷媒板,所述的冷媒板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冷媒板内部注有冷却液的作用这样提高温差发电片冷端与热端的温差这样就能提高温差发电片的发电效率。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热量利率量高、温差发电效果好,既使用热辐射进行发电又使用热传导进行发电,可以实现自循环发电的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节能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铁板加热装置与油温加热装置的一种主视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铁板加热装置与油温加热装置的一种俯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铁板加热装置与油温加热装置的一种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包括铁板加热装置、油温加热装置及温差发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板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铁板及围于所述的加热铁板底部四周的围板,所述的加热铁板底部设有热源,所述的热源四周螺旋缠绕有导热丝,所述的导热丝延伸至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内,所述的围板及油温加热装置外四周均设有温差发电片,所述的温差发电片与动力电源相连,所述的动力电源与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相连,所述的温差发电片热端均朝内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包括铁板加热装置、油温加热装置及温差发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板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铁板及围于所述的加热铁板底部四周的围板,所述的加热铁板底部设有热源,所述的热源四周螺旋缠绕有导热丝,所述的导热丝延伸至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内,所述的围板及油温加热装置外四周均设有温差发电片,所述的温差发电片与动力电源相连,所述的动力电源与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相连,所述的温差发电片热端均朝内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为煤气灶,所述的导热丝由所述的煤气灶的灶眼处向所述的加热铁板处逐渐垂直螺旋向上缠绕构成螺旋缠绕盘,所述的螺旋缠绕盘开口由所述的灶眼向所述的加热铁板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与所述的油温加热装置之间的所述的导热丝表面覆有隔热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铁板烧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缠绕盘为圆锥形,所述的螺旋缠绕盘相邻两导热丝之间留有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侍园园董聪丁铭黄永丽朱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董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