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366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4
本技术公开了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CoreXY结构、Z方向移动结构、焊蜡装置、抓取装置、蜡树转台、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控制盒,所述机架顶部固定有CoreXY结构,CoreXY结构中部竖向固定有Z方向移动结构,Z方向移动结构侧边竖向固定有焊蜡装置,Z方向移动结构下部安装有抓取装置;所述机架内部底面置设有蜡树转台;所述CoreXY结构、Z方向移动结构、焊蜡装置、抓取装置、蜡树转台、激光测距传感器均与控制盒电性连接;所述CoreXY结构的左移动端子或右移动端子上、Z方向移动结构的电机架及移动架上均固定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本技术应用于石膏型精密铸造生产,通过预设信息完成自动种蜡树,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种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面向石膏型铸造的种蜡树辅助装置的,特别是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的。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当下,国内外对传统领域的失蜡法铸造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发展和研究空白,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广泛应用在较低端的工业生产领域。而如今,针对在传统失蜡法铸造工业中面临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人力成本较高和生产精度较差等严峻现实问题,在未来,对传统工业上的失蜡法铸造进行智能化和自动化转型的相关研究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实际发展前景。并且,本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其中具有重复性和有序性特点的“种蜡树”这一步骤进行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现实研究和实物制作,以达到解放人力,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2、面向珠宝加工的精密铸造过程包括:制胶模、注蜡模、种蜡树、制石膏模、烧结、浇铸、铸件后处理等。种蜡树就是将制作好的蜡模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焊蜡器沿圆周方向依次分层地焊接在一根蜡棒上,使最终得到一棵形状酷似大树的蜡树。种蜡树必须“种”在一个圆形橡胶底盘上。这个橡胶底盘的直径是与不锈钢筒的内径配套的。一般橡胶底盘的直径有3寸、3寸半和4寸。底盘的正中心有一个突起的圆形凹孔,凹孔的直径与蜡树的蜡棒直径相当。“种蜡树”的第一步,就是将蜡棒头部蘸一些融化的蜡液,趁热插入底盘的凹孔中,使蜡棒与凹孔结合牢固。第二步,逐层将蜡模焊接在蜡棒上,可以从蜡棒底部开始(由下向上),也可以从蜡棒头部开始(由上向下)。种蜡树时应倾斜45度。

3、传统人工种蜡树操作是将制作好的蜡模按照上述的顺序,用焊蜡器沿圆周方向依次分层地焊接在一根蜡树芯杆上,最终得到一棵形状酷似树木的蜡模树。

4、但这种传统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为四个方面:

5、1.生产危险:工作人员在进行失蜡法铸造操作时,尤其在“种蜡树”步骤时易被上百度高温的焊蜡器烫伤并且吸入蜡熔化后产生的有毒气体,极大程度上危害人体健康;

6、2.操作误差:人工“种蜡树”操作时,工作人员因肉眼观察和手动操作将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导致大量误差的产生,同时易受生产环境的影响,极大影响生产质量;

7、3.效率低下:传统“种蜡树”步骤包括熔蜡及种蜡的繁琐步骤,在大规模生产时,需要依靠大量劳动力生产,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8、4.操作重复:传统“种蜡树”操作,具有重复性和有序性,宜于进行智能化生产,解放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能够实现自动种蜡树,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本技术应用于石膏型精密铸造生产中的种蜡树工序,通过预设信息完成自动种蜡树。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corexy结构、z方向移动结构、焊蜡装置、抓取装置、蜡树转台、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控制盒,所述机架顶部固定有corexy结构,corexy结构中部竖向固定有z方向移动结构,z方向移动结构侧边竖向固定有焊蜡装置,z方向移动结构下部安装有抓取装置;所述机架内部底面置设有蜡树转台;所述corexy结构、z方向移动结构、焊蜡装置、抓取装置、蜡树转台、激光测距传感器均与控制盒电性连接,控制盒内部包括上位机、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

3、所述corexy结构的左移动端子或右移动端子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固定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z方向移动结构的电机架右侧面上朝右固定有激光测距传感器,z方向移动结构的移动架右部上表面中部朝上固定有激光测距传感器;

4、所述抓取装置包括抓取气缸、l型齿条、双齿轮和z字型夹爪,所述移动架右部内侧纵向固定有抓取气缸,抓取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l型齿条;所述移动架右部顶面安装有双齿轮、z字型夹爪,双齿轮由上下固连的2个齿轮组成,z字型夹爪上部的后端面为齿形面且所述的齿形面与双齿轮的下齿轮相啮合;所述l型齿条与双齿轮的上齿轮位于同一平面,且在抓取气缸动作后,l型齿条向前运动并与双齿轮的上齿轮相啮合。

5、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为由铝型材组成的框架体。

6、作为优选,所述corexy结构包括y轴光杆、左定带轮端子、带轮、左移动端子、杆套、左定端子、第一电机、x轴光杆、右定带轮端子、右移动端子、右定端子、第二电机、x轴移动端和同步带,所述机架顶部四端固定有左定带轮端子、左定端子、右定带轮端子和右定端子,左定带轮端子与左定端子之间、右定带轮端子与右定端子之间固定有纵向设置的y轴光杆,y轴光杆上套装有杆套,左侧的所述y轴光杆的杆套上固定有左移动端子,右侧的所述y轴光杆的杆套上固定有右移动端子,左移动端子与右移动端子之间固定有横向设置且数量为2的x轴光杆,x轴光杆上套装有杆套,杆套上固定有x轴移动端,x轴移动端上安装有竖向设置的z方向移动结构;所述机架上部内侧左右分别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有带轮,左定带轮端子、左移动端子、右定带轮端子、右移动端子内均固定有带轮,带轮外周面上配合有同步带,同步带数量为2,其一的所述同步带一端连接x轴移动端的左侧下端,所述同步带另一端依次与左移动端子内的带轮、第一电机输出端上的带轮、左定带轮端子内的带轮、右定带轮端子内的带轮、右移动端子内的带轮相啮合且同步带另一端端部固定于x轴移动端的右侧上端;另一的所述同步带一端连接x轴移动端的左侧上端,所述同步带另一端依次与左移动端子内的带轮、左定带轮端子内的带轮、右定带轮端子内的带轮、第二电机输出端上的带轮、右移动端子内的带轮相啮合且同步带另一端端部固定于x轴移动端的右侧下端。

7、进一步地,所述左定带轮端子与右定带轮端子的结构相对称,所述左定带轮端子右部为纵向设置的方形环且方形环内竖向安装有数量为2的带轮;所述左定带轮端子两端设有竖向设置的通孔,左定带轮端子利用通孔固定于机架顶部;所述左定带轮端子左部后侧设有用于固定y轴光杆且纵向的孔;

8、所述左移动端子、右移动端子的结构相对称,所述左移动端子左部为朝下的弧形套且弧形套固定于y轴光杆的杆套上;所述左移动端子右部为纵向设置的方形环,方形环前侧内底面、后侧内顶面均竖向设有短轴,且前侧的短轴上方、后侧的短轴下方均安装有带轮;所述左移动端子右端面上设有用于固定x轴光杆且横向的孔;

9、所述杆套为圆环形套,且圆环形套内壁面上设有滚珠槽,滚珠槽内置设有滚珠;

10、所述左定端子、右定端子的结构相对称,所述左定端子前侧设有用于固定y轴光杆且纵向的孔;所述左定端子两端设有竖向设置的通孔,左定端子利用通孔固定于机架顶部;

11、所述x轴移动端上下对称设有横向设置的弧形槽,且弧形槽与x轴光杆的杆套相配合;所述x轴移动端中部设有横向的方形孔且方形孔内固定有同步带;所述x轴移动端上竖向固定有z方向移动结构。

12、作为优选,所述z方向移动结构包括电机架、第三电机、联轴器、丝杆、移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CoreXY结构(2)、Z方向移动结构(3)、焊蜡装置(4)、抓取装置(5)、蜡树转台(6)、激光测距传感器(7)和控制盒,所述机架(1)顶部固定有CoreXY结构(2),CoreXY结构(2)中部竖向固定有Z方向移动结构(3),Z方向移动结构(3)侧边竖向固定有焊蜡装置(4),Z方向移动结构(3)下部安装有抓取装置(5);所述机架(1)内部底面置设有蜡树转台(6);所述CoreXY结构(2)、Z方向移动结构(3)、焊蜡装置(4)、抓取装置(5)、蜡树转台(6)、激光测距传感器(7)均与控制盒电性连接,控制盒内部包括上位机、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由铝型材组成的框架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reXY结构(2)包括Y轴光杆(21)、左定带轮端子(22)、带轮(23)、左移动端子(24)、杆套(25)、左定端子(26)、第一电机(27)、X轴光杆(28)、右定带轮端子(29)、右移动端子(210)、右定端子(211)、第二电机(212)、X轴移动端(213)和同步带(214),所述机架(1)顶部四端固定有左定带轮端子(22)、左定端子(26)、右定带轮端子(29)和右定端子(211),左定带轮端子(22)与左定端子(26)之间、右定带轮端子(29)与右定端子(211)之间固定有纵向设置的Y轴光杆(21),Y轴光杆(21)上套装有杆套(25),左侧的所述Y轴光杆(21)的杆套(25)上固定有左移动端子(24),右侧的所述Y轴光杆(21)的杆套(25)上固定有右移动端子(210),左移动端子(24)与右移动端子(210)之间固定有横向设置且数量为2的X轴光杆(28),X轴光杆(28)上套装有杆套(25),杆套(25)上固定有X轴移动端(213),X轴移动端(213)上安装有竖向设置的Z方向移动结构(3);所述机架(1)上部内侧左右分别固定有第一电机(27)、第二电机(212),第一电机(27)、第二电机(212)的输出轴上均固定有带轮(23),左定带轮端子(22)、左移动端子(24)、右定带轮端子(29)、右移动端子(210)内均固定有带轮(23),带轮(23)外周面上配合有同步带(214),同步带(214)数量为2,其一的所述同步带(214)一端连接X轴移动端(213)的左侧下端,所述同步带(214)另一端依次与左移动端子(24)内的带轮(23)、第一电机(27)输出端上的带轮(23)、左定带轮端子(22)内的带轮(23)、右定带轮端子(29)内的带轮(23)、右移动端子(210)内的带轮(23)相啮合且同步带(214)另一端端部固定于X轴移动端(213)的右侧上端;另一的所述同步带(214)一端连接X轴移动端(213)的左侧上端,所述同步带(214)另一端依次与左移动端子(24)内的带轮(23)、左定带轮端子(22)内的带轮(23)、右定带轮端子(29)内的带轮(23)、第二电机(212)输出端上的带轮(23)、右移动端子(210)内的带轮(23)相啮合且同步带(214)另一端端部固定于X轴移动端(213)的右侧下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定带轮端子(22)与右定带轮端子(29)的结构相对称,所述左定带轮端子(22)右部为纵向设置的方形环且方形环内竖向安装有数量为2的带轮(23);所述左定带轮端子(22)两端设有竖向设置的通孔,左定带轮端子(22)利用通孔固定于机架(1)顶部;所述左定带轮端子(22)左部后侧设有用于固定Y轴光杆(21)且纵向的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方向移动结构(3)包括电机架(31)、第三电机(32)、联轴器(33)、丝杆(34)、移动架(35)、导向法兰(36)、导向杆(37)和导向杆固定件(38),所述CoreXY结构(2)中部前侧、后侧分别固定有导向杆固定件(38)、电机架(31),电机架(31)上端固定有第三电机(32),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3)固定有丝杆(34),丝杆(34)上螺纹配合有移动架(35),移动架(35)左侧面上竖向固定有焊蜡装置(4),移动架(35)内纵向安装有抓取装置(5);所述移动架(35)后侧右部上表面前部固定有导向法兰(36),导向法兰(36)中部设有导向杆(37),导向杆(37)上部固定于导向杆固定件(38)上、下部穿过导向法兰(36)、移动架(35)。

6.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corexy结构(2)、z方向移动结构(3)、焊蜡装置(4)、抓取装置(5)、蜡树转台(6)、激光测距传感器(7)和控制盒,所述机架(1)顶部固定有corexy结构(2),corexy结构(2)中部竖向固定有z方向移动结构(3),z方向移动结构(3)侧边竖向固定有焊蜡装置(4),z方向移动结构(3)下部安装有抓取装置(5);所述机架(1)内部底面置设有蜡树转台(6);所述corexy结构(2)、z方向移动结构(3)、焊蜡装置(4)、抓取装置(5)、蜡树转台(6)、激光测距传感器(7)均与控制盒电性连接,控制盒内部包括上位机、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由铝型材组成的框架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rexy结构(2)包括y轴光杆(21)、左定带轮端子(22)、带轮(23)、左移动端子(24)、杆套(25)、左定端子(26)、第一电机(27)、x轴光杆(28)、右定带轮端子(29)、右移动端子(210)、右定端子(211)、第二电机(212)、x轴移动端(213)和同步带(214),所述机架(1)顶部四端固定有左定带轮端子(22)、左定端子(26)、右定带轮端子(29)和右定端子(211),左定带轮端子(22)与左定端子(26)之间、右定带轮端子(29)与右定端子(211)之间固定有纵向设置的y轴光杆(21),y轴光杆(21)上套装有杆套(25),左侧的所述y轴光杆(21)的杆套(25)上固定有左移动端子(24),右侧的所述y轴光杆(21)的杆套(25)上固定有右移动端子(210),左移动端子(24)与右移动端子(210)之间固定有横向设置且数量为2的x轴光杆(28),x轴光杆(28)上套装有杆套(25),杆套(25)上固定有x轴移动端(213),x轴移动端(213)上安装有竖向设置的z方向移动结构(3);所述机架(1)上部内侧左右分别固定有第一电机(27)、第二电机(212),第一电机(27)、第二电机(212)的输出轴上均固定有带轮(23),左定带轮端子(22)、左移动端子(24)、右定带轮端子(29)、右移动端子(210)内均固定有带轮(23),带轮(23)外周面上配合有同步带(214),同步带(214)数量为2,其一的所述同步带(214)一端连接x轴移动端(213)的左侧下端,所述同步带(214)另一端依次与左移动端子(24)内的带轮(23)、第一电机(27)输出端上的带轮(23)、左定带轮端子(22)内的带轮(23)、右定带轮端子(29)内的带轮(23)、右移动端子(210)内的带轮(23)相啮合且同步带(214)另一端端部固定于x轴移动端(213)的右侧上端;另一的所述同步带(214)一端连接x轴移动端(213)的左侧上端,所述同步带(214)另一端依次与左移动端子(24)内的带轮(23)、左定带轮端子(22)内的带轮(23)、右定带轮端子(29)内的带轮(23)、第二电机(212)输出端上的带轮(23)、右移动端子(210)内的带轮(23)相啮合且同步带(214)另一端端部固定于x轴移动端(213)的右侧下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corexy结构的智能种蜡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定带轮端子(22)与右定带轮端子(29)的结构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和俊王黎航邵柯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