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04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发光效率和亮度优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在阳极与形成于基板上的阴极之间层积有两个以上的层的结构,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金属氧化物层,与该金属氧化物层相邻地在阳极侧具有由含氮膜构成的平均厚度为0.1nm以上且小于3nm的层。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用作电子设备的显示部等的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作为能够适用于显示用器件或照明的新的发光元件而受到期待。有机EL元件具有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夹有包含含有发光性有机化合物而形成的发光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层而成的结构,利用从阳极注入的空穴与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发生再结合时的能量对发光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激发而得到发光。有机EL元件为电流驱动型元件,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所流通的电流,对元件结构进行了各种改良,并且对构成元件的层的材料也进行了各种研究。对于利用从阳极注入的空穴与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发生再结合时的能量对发光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激发而得到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而言,从阳极的空穴注入、从阴极的电子注入均顺利地进行是很重要的,因此为了更顺利地进行空穴注入、电子注入,对空穴注入层、电子注入层的材料也进行了各种研究,最近报道了一种正向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参见非专利文献1~3),其使用了聚亚乙基亚胺或对聚亚乙基亚胺进行修饰而得到的化合物作为能够涂布的电子注入层的材料。不过,阴极与阳极之间的层全部由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结果是,容易因氧、水而发生劣化,为了防止它们的侵入,严密的密封是不可或缺的。这成为使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工序变得繁琐的原因。对此,提出了阴极与阳极之间的层的一部分由无机氧化物形成的有机无机混合型电致发光元件(HOILED元件)(参见专利文献1)。在该元件中,将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变更为无机氧化物,由此能够使用作为导电性氧化物电极的FTO或ITO作为阴极、使用金作为阳极。从元件驱动的观点出发,这意味着消除了对电极的限制。结果不再需要使用碱金属或碱金属化合物等功函数小的金属,能够在无严密密封的情况下进行发光。除此以外,该HOILED元件还具有如下所述的反向结构的特征:阴极紧邻在基板上方是标准的,阳极来到上部电极的位置。随着氧化物TFT的发展,在面向大型有机EL显示器的应用的研究中,反向结构的有机EL由于n型的氧化物TFT的特征而受到关注。作为反向结构有机EL元件的备选,该HOILED元件的发展受到期待。另外,还提出了这样的HOILED元件,该元件具有平均厚度为3nm~150nm的由聚亚乙基亚胺等含氮膜构成的层(参见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095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68014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TaoXiong及另外3人“AppliedPhysicsLetters”93卷、2008年、123310-1页非专利文献2:YinhuaZhou及另外21人“Science”336号、2012年、327页非专利文献3:JianshanChen及另外6人“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2012年、22卷、5164页非专利文献4:Young-HoonKim及另外5人“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24号、2014年、3808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对元件的构成、材料进行了各种研究,但为了应用于显示用器件或照明,要求进一步提高发光效率及亮度,要求开发出这些特性更为优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状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效率和亮度优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对发光效率和亮度优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与阳极与阴极之间所具有的金属氧化物层相邻地在阳极侧形成由含氮膜构成的、平均厚度为0.1nm以上且小于3nm的厚度的薄层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和亮度提高,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在阳极与形成于基板上的阴极之间层积有两个以上的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金属氧化物层,与上述金属氧化物层相邻地在阳极侧具有由含氮膜构成的平均厚度为0.1nm以上且小于3nm的层。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是无需严密密封的具有有机无机混合型的反向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光效率和亮度优异,因而能够适合用作显示用器件及照明装置的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中所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层积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实施例1中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的(a)电压-亮度特性、(b)恒流密度下(相当于1000cd/m2)的亮度和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图3是示出实施例2中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2的(a)电压-亮度特性、(b)恒流密度下(相当于1000cd/m2)的亮度和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图4是示出实施例3中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的(a)电压-亮度特性、(b)恒流密度下(相当于1000cd/m2)的亮度和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图5是示出比较例1中制作的比较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的电压-亮度特性的图。图6是示出实施例4中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4的(a)电压-亮度特性、(b)恒流密度下(相当于1000cd/m2)的亮度和电压的经时变化的图。图7是示出实施例5中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5的(a)电压-亮度特性、(b)恒流密度下(相当于1000cd/m2)的亮度的经时变化的图。图8是示出实施例6中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6的电压-亮度特性的图。图9是示出实施例7、8和比较例2、3中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7、8和比较有机电致发光元件2、3的电压-亮度特性的图。图10是示出实施例9中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9的电压-亮度特性的图。图11是示出对实施例2、3中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2、3的退火有无所致的元件特性的偏差进行评价的结果的图。图12是示出对实施例1、2、10、11中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1、2、10、11的大气下与氮气气氛下的退火所致的元件特性的偏差进行评价的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将以下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各优选方式两种以上组合而成的方式也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是所谓的反向结构的有机无机混合型的电致发光元件(HOILED元件),其在基板上形成有阴极,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金属氧化物层,其特征在于,与金属氧化物层相邻地在阳极侧具有由含氮膜构成的平均厚度为0.1nm以上且小于3nm的层。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要点在于,利用金属氧化物的金属与含氮膜中的氮之间的偶极子、以及含氮膜中的偶极子来降低电子注入势垒,因此将金属氧化物和含氮膜材料以所期望的方向(相对于电子注入的方向,按照金属氧化物、之后为含氮膜材料的顺序)进行配置(例如层积)。可以说本专利技术的平均厚度为0.1nm以上且小于3nm的厚度的薄层对于后者的偶极子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在阳极与形成于基板上的阴极之间层积有两个以上的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n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金属氧化物层,/n与该金属氧化物层相邻地在阳极侧具有由含氮膜构成的平均厚度为0.1nm以上且小于3nm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19 JP 2017-178914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在阳极与形成于基板上的阴极之间层积有两个以上的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金属氧化物层,
与该金属氧化物层相邻地在阳极侧具有由含氮膜构成的平均厚度为0.1nm以上且小于3nm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膜为来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井克行前田果步栗山明子深川弘彦清水贵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日本放送协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