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纹识别模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1986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53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具有背光模组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传感器和透射单元;透射单元用于接收指纹产生的反射光,并将反射光聚焦至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上,指纹传感器用于将反射光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用于生成指纹图像;透射单元的视场角大于预设角度,其中,视场角为以透射单元为顶点、感应区域的边界为界限所确定的边界光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小夹角。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可以保证指纹图像的完整性,从而使得屏下指纹识别过程可以顺利完成。

Off scre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odule, LCD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屏下指纹识别模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指纹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面屏逐渐成为当下电子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的主流设计元素,而搭载屏下指纹识别功能的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LCD)屏幕将会在显示屏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搭载屏下指纹识别模组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从上至下依次包括:LCD液晶面板100、背光模组200和LCD屏下指纹识别模组300。其中,该LCD液晶面板10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玻璃盖板101以及液晶层102,背光模组20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棱镜膜201、第二棱镜膜202、扩散膜203、导光板204、反射膜105和钢板106。其中,两层棱镜膜的作用是利用折射和全反射原理使分散的光线集中于一定的角度从背光源中发出。LCD屏下指纹识别模组300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透镜和光学传感器,透镜用于接收指纹产生的反射光,并将该反射光聚焦至光学传感器上,光学传感器用于将反射光转化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以使处理器根据电信号生成指纹图像。然而,由于棱镜膜的存在,指纹图像会存在从中间被分割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指纹图像的完整性,进而使得指纹识别过程难以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以保证了指纹图像的完整性,从而使得屏下指纹识别过程可以顺利完成。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具有背光模组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所述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传感器和透射单元;所述透射单元用于接收指纹产生的反射光,并将所述反射光聚焦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上,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将所述反射光转化为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用于生成指纹图像;所述透射单元的视场角大于预设角度,其中,所述视场角为射至所述感应区域上的光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透射单元平行设置在所述棱镜膜以及所述指纹传感器之间;所述透射单元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偏离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中心位置,所述投影偏离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视场角为经所述透射单元射至所述感应区域的光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屏下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朝向所述棱镜膜设置;所述透射单元位于所述棱镜膜和所述反射单元之间,以将所述反射光经所述透射单元透射至所述反射单元的所述反射面上,并经所述反射面再次反射后聚焦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所述感应区域上;所述视场角为经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射至所述感应区域的光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设角度为35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棱镜膜为单层膜层。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屏下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指纹光源;所述指纹光源设置在所述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的液晶面板上,以使所述指纹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油墨层后,经玻璃盖板射出至指纹视场区域,以使所述指纹产生所述反射光,其中,所述液晶面板包括所述玻璃盖板,所述油墨层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的下侧;和/或所述指纹光源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钢板上,所述钢板上设置有用于出射所述指纹光源光线的开孔,以使所述指纹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背光模组以及所述液晶面板射出至所述指纹视场区域,以使所述指纹产生所述反射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指纹光源为红外光源。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所述感应区域上还设置有滤波片,所述滤波片用于截止除红外光线之外的其他波段的光线。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液晶面板、背光模组以及如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的下侧,所述屏下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下侧。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第二方面提供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所述处理器与所述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电性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模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通过将透射单元的视场角大于预设角度之后,指纹产生的反射光可以穿透单层棱镜膜进入透射单元,并使得透射单元将反射光聚焦至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上,在通过指纹传感器将反射光转化为电信号,以生成用于进行屏下指纹识别的指纹图像,并且所生成的指纹图像不会存在从中间被分割的现象,从而保证了指纹图像的完整性,进而促进指纹识别过程顺利完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搭载屏下指纹识别模组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棱镜膜和棱镜膜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图像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模组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图像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模组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注册方法流程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具有背光模组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传感器和透射单元;/n所述透射单元用于接收指纹产生的反射光,并将所述反射光聚焦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上,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将所述反射光转化为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用于生成指纹图像;/n所述透射单元的视场角大于预设角度,其中,所述视场角为射至所述感应区域上的光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具有背光模组的LCD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指纹传感器和透射单元;
所述透射单元用于接收指纹产生的反射光,并将所述反射光聚焦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上,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将所述反射光转化为电信号,所述电信号用于生成指纹图像;
所述透射单元的视场角大于预设角度,其中,所述视场角为射至所述感应区域上的光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单元平行设置在所述棱镜膜以及所述指纹传感器之间;
所述透射单元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偏离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中心位置;
所述视场角为经所述透射单元射至所述感应区域的光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单元;
所述反射单元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朝向所述棱镜膜设置;
所述透射单元位于所述棱镜膜和所述反射单元之间,以将所述反射光经所述透射单元透射至所述反射单元的所述反射面上,并经所述反射面再次反射后聚焦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所述感应区域上;
所述视场角为经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射至所述感应区域的光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3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